養老金雙軌制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已經擬定,并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審議通過。今后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將建立與企業相同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這是昨天上午國務院副總理馬凱代表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關于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工作情況報告透露的消息。
昨天上午, 國務院副總理馬凱代表國務院向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做了關于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
報告中首次明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已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審議通過。
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一個統一、五個同步。“一個統一”,即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建立與企業相同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行單位和個人繳費,改革退休費計發辦法,從制度和機制上化解“雙軌制”矛盾。“五個同步”,即機關與事業單位同步改革,職業年金與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同步建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與完善工資制度同步推進,待遇調整機制與計發辦法同步改革,改革在全國范圍同步實施。
聚焦一:養老制度
“并軌”方案已通過
馬凱說,雖然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形成,但公平性不足。其中,由于機關事業單位仍實行單位退休養老制度,與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雙軌”運行,待遇差距矛盾突出,社會反響強烈。
談到下一步工作重點時,馬凱透露,將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建立與城鎮職工統一的養老保險制度。
馬凱說,按照中央部署,有關部門經過廣泛調查研究和反復論證,已經擬訂了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并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審議通過。
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一個統一、五個同步。
“一個統一”,即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建立與企業相同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行單位和個人繳費,改革退休費計發辦法,從制度和機制上化解“雙軌制”矛盾。
“五個同步”,即機關與事業單位同步改革,職業年金與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同步建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與完善工資制度同步推進,待遇調整機制與計發辦法同步改革,改革在全國范圍同步實施。
聚焦二:社保待遇調整
實行“多繳多得”激勵
對于社保待遇的調節機制,馬凱說,將根據經濟發展、居民收入水平、物價變動和財政承受能力等情況,適時調整職工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并將多繳多得的激勵機制延伸到待遇調整政策之中。
馬凱表示,要綜合考慮人力資源供需、教育水平、人均預期壽命、基金收支等因素,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改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撫養比。
聚焦三:參保登記
尚有1億人未參保
報告指出,由于我國社保體系建設采取先城鎮后農村、分人群漸次推進的方式,再加上農村社保制度實施時間不長,而且實行自愿參保政策,目前全國還有1億多人沒有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主要是部分非公經濟組織員工、城鎮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以及部分農村居民等。
報告指出,我國將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計劃,加快實現城鄉基本養老保險人員全覆蓋。
養老金
企業軌道
●1月 1日起,我國實施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所得稅遞延納稅優 惠 政策。
●2005年至今,國務院以每年10%的比例,連續 10年提高企業退休養老金。
機關事業單位軌道
●2008年,國務院出臺《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確定在晉、滬、浙、粵、渝五省市進行試點。
●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5月,國務院公布《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規定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應依法參加社會保險。
●12月中央通過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
■ 新聞背景
養老雙軌飽受質疑
有研究顯示,我國城鎮職工繳納養老保險,退休后養老金僅為其工作時收入的50%左右;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不需要繳費,卻能拿到70%-80%,這種現象長期以來飽受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