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清潔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養成講清潔講衛生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冬天來了,天氣將越來越冷了。而那些我們肉眼看不見的、空氣中到處飄浮著的可細菌可不怕冷,這時如果你不注意講衛生,細菌就會來危害我們的身體,所以我們應該怎樣做呢?(講衛生)對了,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講一講關于清潔衛生的一些知識。
二、組織討論:
1、細菌最喜歡躲藏在哪里?
學生暢所欲言。
師歸納小結。
2、那么,我們從哪些方面來注意清潔衛生呢?
⑴個人衛生
生1:每天洗兩次臉、飯前便后要洗手。
生2:拿了臟東西要洗手。
生3:每天要刷兩次牙。
生4、每兩個星期要洗澡一次.
……
師:很多細菌都通過手來傳播到我們的身體,那你們知道怎樣預防嗎?
學生:經常洗手。
師:那你們知道怎樣洗手呢,才叫真正的洗手呢?
學生茫然。
老師講解洗手方法:
養成良好的洗手習慣,可以預防流感。而大多數人沒有養成洗手的良好習慣,也不知道如何正確科學地洗手。怎樣才算是正確科學的洗手方法?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般人在洗手時,多半只是簡單快速的搓洗一下手心、手背,就以為已經完成任務。要有效預防甲流等傳染性疾病,醫生建議,洗手需要按照七步法:第一步,雙手手心相互搓洗;第二步,手心對手背交叉相疊搓洗;第三步,手心對手心搓洗手指縫;第四步,指尖搓洗手心;第五步,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洗;第六步,指尖摩擦掌心搓洗;第七步,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手腕轉動搓洗。
洗手看似簡單,殊不知學問很大,教師還提醒大家,全部的洗手時間至少約需30秒,以達到有效的清潔。
懂得了如何洗手,也要懂得什么情況下該洗手,除了我們所熟知的“飯前便后”之外,還有很多情況是必須要洗手的。比如從醫院出來,外出回家,打噴嚏或咳嗽后,接觸錢幣之后都要馬上洗手,這樣可以降低患病的風險。
除了要做好個人衛生,我們還要注意什么呢?
⑵班級衛生、校園衛生
師:剛才我們都是從個人的方面來講了要從哪些方面來注意清潔衛生。那么我們的第2個家——四(1)班也要從哪些方面來注意呢?
①不能隨地吐痰。要吐在紙里包起來后在仍到垃圾桶里。
②教室要注意通風。
③每天都要擦柜門和窗臺。
④隨時關注教室衛生,發現附近有垃圾及時把它清理干凈。
⑤不隨手亂拋紙片,不隨處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不在建筑物上留下鞋印、球印,不在校園墻壁、走廊、桌面等處亂寫亂畫、不損壞公物。不在教學區內吃零食,不在餐桌上倒剩飯、剩菜、剩湯,不向樓下拋雜物等。
生成:同時要在告別不衛生習慣的同時,逐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自覺的、隨時隨地的撿拾地上的垃圾,擦洗墻上、桌面上、黑板上、地磚上的污點、污痕。
師:我們不僅要注意自己的衛生,同時也要注意我們學習和生活的環境。希望大家能真正引起注意,讓我們在健康積極的環境中生活。為創建一個衛生整潔的校園環境多作貢獻。
三、講解衛生知識:
據了解,流感病毒通過病人噴出的飛沫散播到空氣中,可以黏附在物體上,存活時間較長,而傳播這些病菌的重要媒介就是人的手。醫生建議,最好每天幾次用肥皂和溫水清洗雙手,以減少病毒的侵害。
因為病原體、細菌、病毒在一定常溫下是可以存活一段時間的,如果我們的手接觸了那些帶病原體的東西,我們要常洗手,較少病毒(侵害),病從口入。
每天由值日班長巡視教室內外環境衛生情況,及時反饋提醒。保證同學們在一個整潔的環境中生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