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個省市區、各個批次的錄取通知書的發放時間不一樣,從本月15日前后到8月底一直在發放錄取通知書。第一批(提前批、一本)已經或就要開始錄取,正常情況下應該從現在到20日前后就能發放錄取通知書。具體的時間以學校為準。 經過6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學校現已成為一所學科門類齊全、辦學特色鮮明的綜合性大學。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10個學科門類,形成了以民族學、社會學、歷史學、民族語言文學、東南亞南亞語言文化、化學(民族藥)、民族藝術為優勢特色,文理并重、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與專業格局。擁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聯合博士點、1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9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8個專業碩士點和78個本科專業。現有14個省級重點學科和優勢特色學科,8個國家特色專業,17個省級特色、重點專業。
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0多人,其中研究生2400人,本科學生21000多人,本科生中少數民族學生占50%以上,還有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500多人,成人教育學生近1萬人。現有教職工1314人,其中教授184人,副教授333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全國高校優秀思想政治理論教師1人,全國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1人,云南省教學名師13人,云南省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和創新人才9人,云南省教學科研帶頭人2人。著名民族學家、歷史學家、教育學家馬曜教授,著名民族學和考古學家汪寧生教授,著名史學家謝本書教授,中國近現代史著名專家張建國教授等一批專家學者享譽國內外。
學校占地1700多畝,校舍建筑面積65萬平方米。現有21個學院(部), 1個省屬研究機構?云南省民族研究所,1個民族博物館,館藏文物近20000件,3個有特色、有影響的研究機構“云南省東南亞南亞西亞研究中心”、“云南省民族文化研究院”、“云南藏學研究中心”。學校是“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示范基地”、教育部“西部基層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首批100個“全國職業院校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示范專業點”、云南省“中國?東盟語言文化人才培養基地”、“ 云南省高級會計人才培養基地”、“云南跨境民族宗教社會問題研究基地”、“云南省人口較少民族經濟社會發展研究基地”等國家及省部級教學、科研基地;有國家民委?教育部民族藥資源化學重點實驗室、云南省聚乳酸基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高校民族文化資源信息技術運用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省級科技創新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