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江蘇醫藥職業學院招生網和云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錄取數據,云南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績在390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121525名左右,才可以考上江蘇醫藥職業學院,不過每年江蘇醫藥職業學院在云南招生人數不同、試卷難度也不同,所以錄取的分數也不會相同。
一、云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江蘇醫藥職業學院
1、云南高考2022年考生上江蘇醫藥職業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0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7251名;
2、云南高考2021年考生上江蘇醫藥職業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9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1525名;
3、云南高考2020年考生上江蘇醫藥職業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1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0698名;
二、江蘇醫藥職業學院在云南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江蘇醫藥職業學院在云南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云南 | 理科 | 專科 | 401 | 117251 | 省政府 |
2、2021年江蘇醫藥職業學院在云南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云南 | 理科 | 專科 | 390 | 121525 | 省政府 |
3、2020年江蘇醫藥職業學院在云南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云南 | 理科 | 專科 | 411 | 110698 | 省政府 |
排名靠前的二本院校有哪些
序號 | 批次 | 學校名稱 | 類型 |
1 | 二本 | 重慶師范大學 | 師范 |
2 | 二本 | 北華大學 | 綜合 |
3 | 二本 | 重慶工商大學 | 財經 |
4 | 二本 | 泰山醫學院 | 醫藥 |
5 | 二本 | 魯東大學 | 綜合 |
6 | 二本 | 湖南商學院 | 財經 |
7 | 二本 | 聊城大學 | 綜合 |
8 | 二本 | 山東建筑大學 | 理工 |
9 | 二本 | 齊齊哈爾大學 | 綜合 |
10 | 二本 | 北京聯合大學 | 綜合 |
11 | 二本 | 山東中醫藥大學 | 醫藥 |
12 | 二本 | 北方工業大學 | 理工 |
13 | 二本 | 鄭州輕工業學院 | 理工 |
14 | 二本 | 重慶理工大學 | 理工 |
15 | 二本 | 青海師范大學 | 師范 |
16 | 二本 | 天津商業大學 | 財經 |
17 | 二本 | 青海民族大學 | 民族 |
18 | 二本 | 貴州民族大學 | 民族 |
19 | 二本 | 贛南師范大學 | 師范 |
20 | 二本 |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 財經 |
21 | 二本 | 吉林財經大學 | 財經 |
22 | 二本 |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 | 師范 |
23 | 二本 | 長春中醫藥大學 | 醫藥 |
24 | 二本 | 北京服裝學院 | 理工 |
25 | 二本 |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 理工 |
26 | 二本 | 大連海洋大學 | 農林 |
27 | 二本 | 青島農業大學 | 農林 |
28 | 二本 |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 | 師范 |
29 | 二本 | 長春大學 | 綜合 |
30 | 二本 | 吉首大學 | 綜合 |
公辦二本大學排行榜
全國排名 | 院校名稱 | 辦學性質 | 批次 |
1 | 廣東財經大學 | 公辦 | 二本 |
2 | 貴州醫科大學 | 公辦 | 二本 |
3 | 重慶醫科大學 | 公辦 | 二本 |
4 | 遵義醫科大學 | 公辦 | 二本 |
5 | 上海海關學院 | 公辦 | 二本 |
6 | 廣東金融學院 | 公辦 | 二本 |
7 | 天津理工大學 | 公辦 | 二本 |
8 | 西安郵電大學 | 公辦 | 二本 |
9 | 四川外國語大學 | 公辦 | 二本 |
10 |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 | 公辦 | 二本 |
11 | 集美大學 | 公辦 | 二本 |
12 | 重慶理工大學 | 公辦 | 二本 |
13 | 北京聯合大學 | 公辦 | 二本 |
14 | 上海商學院 | 公辦 | 二本 |
15 | 蘇州科技大學 | 公辦 | 二本 |
16 | 成都大學 | 公辦 | 二本 |
17 | 福建中醫藥大學 | 公辦 | 二本 |
18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 公辦 | 二本 |
19 | 廣東醫科大學 | 公辦 | 二本 |
20 | 重慶工商大學 | 公辦 | 二本 |
21 | 貴州師范大學 | 公辦 | 二本 |
22 | 廈門醫學院 | 公辦 | 二本 |
23 | 云南師范大學 | 公辦 | 二本 |
24 | 天津外國語大學 | 公辦 | 二本 |
25 | 新鄉醫學院 | 公辦 | 二本 |
26 | 湖北醫藥學院 | 公辦 | 二本 |
27 |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 公辦 | 二本 |
28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 公辦 | 二本 |
29 | 溫州大學 | 公辦 | 二本 |
30 | 廈門理工學院 | 公辦 | 二本 |
三、江蘇醫藥職業學院學校介紹
江蘇醫藥職業學院是省衛健委直屬全日制公辦專科層次普通高等學校,是江蘇省示范性高職院校和省市三方共建學校。學校前身為新四軍軍部于1941年7月創辦的華中衛生學校,1958年成立鹽城醫學專科學校、鹽城中醫專科學校,1964年7月改辦江蘇省鹽城衛生學校。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制度后,較長時間承擔普通大專及本科的培養任務。1996年開始五年制高職招生,開展高等職業教育。2005年3月18日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蘇政發〔2005〕25號)、教育部備案,升格為鹽城衛生職業技術學院。2017年2月起更名為江蘇醫藥職業學院。 學校坐落在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的東方濕地之都、仙鶴神鹿世界——鹽城。學校占地面積843.3畝,建筑面積28.57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超6億元,教學設備總值1.44億元,圖書館藏書75.46萬冊。有護理學院、醫學院、藥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等11個教學單位,開設護理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中醫學、藥學等醫藥衛生大類專業21個。 學校是中國職教學會衛生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全國衛生行指委康復治療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全國食藥行指委藥學服務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全國醫藥衛生職業教育聯盟發起單位和主席團單位,江蘇省醫藥職教集團副理事長單位和教學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江蘇省衛生高職院校教學協作會牽頭單位。 學校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專業建設水平全面提升。獲教育部《創新發展行動計劃》認定骨干專業5個、省級A類品牌專業1個、首批全國職業院校健康服務類示范專業點1個、省高水平骨干專業5個、省高校重點專業群3個、省級特色專業2個、央財支持建設專業2個;有教育部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項目2個,國家級在線開放課程1門、省級在線開放課程23門、中國醫學教育慕課聯盟優秀在線課程項目2門,國家規劃教材10本、省精品教材4本、省重點教材13本、“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優秀典型案例”項目1項、教育部《創新發展行動計劃》認定生產性實訓基地2個,省產教深度融合實訓平臺建設項目2個、省產教融合集成平臺項目1個;國家級、省級實訓基地5個。 學校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師資隊伍建設成效明顯。現有校內外專、兼職教師944人,校內專任教師453人,其中教授31人、碩士學位以上教師372人,博士學位教師56人。有省優秀教學團隊2個,省教學名師1人、省“333工程”(第三層次)培養對象8人、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5人、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7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師培養對象25人。 學校牢固樹立質量立校意識,人才培養質量全國領先。學校護理專業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連續7年保持近100%,臨床醫學專業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連續2年保持在90%左右,預防醫學專業公共衛生執業助理考試通過率95.35%;學生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獲金牌總數16枚。目前,已累計獲全國職業技能大賽個人和團體獎127個,其中特等獎2個、一等獎42個。2021年,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改革試點賽高職組護理技能賽項中獲一等獎1項;在第十六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江蘇省選拔賽決賽中獲得省賽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成為全省唯一一所入圍國賽的高職院校。 學校始終堅持校地融合發展,科研與社會服務能力顯著提升。近5年,新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5項,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社會科學基金等省部級項目13項,其他縱向課題670余項,共獲資助經費近1000萬元;承擔橫向課題85項,合同經費總額近3000萬元。獲淮海科學技術獎、鹽城市自然科學進步獎等科研獎項35項。首次發布國內唯一省級層面的基層衛生發展與改革報告——《江蘇基層衛生發展與改革報告》;累計發表高水平論文126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以上190篇,SCI收錄論文170篇,獲國家專利710余件。同時,學校建有江蘇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江蘇省藥物一致性評價工程研究中心、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和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等4個省級以上科研平臺,有效促進鹽城及蘇北地區創新能力和科研成果轉化水平提升,不斷提高科教聯動服務區域健康產業發展的能力。 辦學80年來,學校始終堅持“質量立校,特色立業,醫德立身”的辦學理念和“面向基層、立足蘇北、服務長三角、輻射全國”的辦學定位,秉承“行方智圓”的校訓精神,弘揚“誠、愛、美、潔、精”的校風、“博學卓識、慎思篤行”的教風和“業精于勤、技進乎道”的學風,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五萬余名高素質技能型醫藥衛生人才。先后涌現出以“全國中醫藥杰出貢獻獎”獲得者袁今奇,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優秀護士”周桂娟,全國無償獻血金獎獲得者王兆軍,學校護理專業創始人、捐資180萬設立“獎教金、獎學金”的“中國好人”奚家凱,舍己救人的“中國好人”徐兆學、“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劉啟慧等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校友。 近年來,學校先后獲江蘇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江蘇省和諧校園等省級以上表彰30余項。展望*,逐夢新征程。站在新的起點上,全校師生員工將繼續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扎實提升內涵建設水平,全面提高協同創新能力和人才培養質量,為加快建設“強富美高”新蘇醫而不懈奮斗! 修改日期:2021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