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習俗
現代中國的元旦,根據中國政府將其列入法定假日,成為全國人民的節日。放假一天,后常常將當日前或后雙休日調整,一般連續休息三天。現代中國對元旦的慶祝較之春節,重要性要小得多。一般機關、企業會舉行年終集體慶祝活動,但民間活動很少。
杯盤碎片送朋友
丹麥人在元旦前夜,家家戶戶都要將平時打碎的杯盤碎片收集起來,待夜深人靜時偷偷地送至朋友家的門前。元旦的早晨,如果誰家門前堆放的碎片越多,則說明他家的朋友越多,新年一定很幸運。
婦女坐上市長椅
西德人過元旦,要表演婦女奪權的喜劇。許多地方的婦女成群結隊地沖進市政府大廳,闖入市長辦公室,坐上市長辦公椅,表示接管市長權力。
元旦手抄報圖片
摔瓶打罐扔臉盆
意大利的一些地方,元旦前夜午夜時分,如果你在路上行走是很不安全的,因為這時人們都要把屋里的一些破舊瓶、缸、盆等扔出門外砸碎,以示除舊迎新。
喝光余酒交好運
法國人在新年到來之前,各家一定要把家中的余酒全部喝光,以致許多人喝得酩酊大醉。他們認為,元旦時如果家中還有剩余的酒,新一年里交厄運。
深更半夜吃葡萄
西班牙人在元旦前夜全家團聚。到12點時,以教堂鐘聲為號,爭著吃葡萄,每敲一下鐘,必須吃下一顆葡萄,而且要連著吃下12顆,表示來年一帆風順。
詩話
宋吳自牧《夢梁錄》中《正月》開篇話說:“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元旦”一詞最早出現于《晉書》:“顓帝以孟春三月為元,其時正朔元旦之春”,以及南北朝梁人蕭子云《介雅》:“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等詩文中。
古代元旦宮廷有賀歲之禮,規模宏大而隆重。三國時曹植《元會》詩:“初步元祚,古日惟良,乃為嘉會,宴此高堂”。
唐白居易《七年元日對酒五首》之二:“眾老憂添歲,余衰喜入春。年開第七秩,屈指幾多人!” 唐代另一詩人成文斡寫有《元旦》詩:“戴星先捧祝堯觴,鏡里堪驚兩鬢霜。好是燈前偷失笑,屠蘇應不得先嘗。”
唐人孟浩然寫了一首《回家元日》詩,云:“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桑野猶耕父,荷鋤隨牧童。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古代元旦有貼春聯的習俗。南宋詩人陸游的《已酉元旦》詩:“夜雨解殘雪,朝陽開積陰,桃符呵筆寫,椒酒過花斜。”宋伯仁《歲旦》詩:“居間無賀客,早起只如常,桃板隨人換,梅花隔歲香。”詩中的“桃符”、“桃板”即指春聯。
北宋改革家王安石的《元日》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明代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