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是重要的貨幣政策工具,利率市場化是在中央銀行基準利率的前提下,由貨幣需求與貨幣供給共同決定的。下面為大家分享有關利率市場化論文,歡迎借鑒!
摘 要:在我國,利率市場化指的是利率管理體制由國家集中管理型體制向市場自由決定型體制的轉換過程。利率市場化后,國家只控制基準利率,其他利率則基本放開,其水平由市場上的供求關系決定,其數量結構、期限結構和風險結構由市場自主選擇。近年來,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上限上調意味著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進一步提速,在提高商業銀行對于存款利率定價自主權的同時,也對其經營業績提出了更高的挑戰。
關鍵詞 :利率市場化改革 銀行
1、我國利率市場化現狀
在我國,利率市場化指的是利率管理體制由國家集中管理型體制向市場自由決定型體制的轉換過程。利率市場化后,國家只控制基準利率,其他利率則基本放開,其水平由市場上的供求關系決定,其數量結構、期限結構和風險結構由市場自主選擇[1]。
央行已于2012年7月6日不對稱降息允許存款利率最高上浮10%。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機構貸款利率0.7倍的下限。11月21日,央行宣布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下調0.25和0.4個百分點,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1倍調整為1.2倍,并對基準利率期限檔次作適當兼并。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上限上調意味著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進一步提速,在提高商業銀行對于存款利率定價自主權的同時,也對其經營業績提出了更高的挑戰。
近期由國務院正式發布的《存款保險條例》將于5月1日正式實施!洞婵畋kU條例》不僅明確規定50萬最高償付限額為99.63%存款人全額保護,而且較征求意見稿增設7日償付時限以進一步保護存款人利益。存款保險制度真正落地,保障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下一步繼續向前推進。
2、利率市場化改革對銀行業的影響
2.1 銀行業利息收入減少
長期以來,銀行的存貸款基準利率均由央行制定統一標準,固定息差讓銀行持續享受著政策紅利。金融危機之后,在經濟緩慢復蘇過程中,銀行也一直保持著較高的盈利。如今利率市場化改革被進一步推進,放松實際存款利率上限后,隨著銀行的高利差不斷由市場自發調節而縮小,銀行利息利潤將不斷降低至合理水平。中國銀行業利息收入占比勢必會呈下滑趨勢,銀行業高利潤將不會持續。
截至3月30日,5大國有上市銀行已悉數披露了業績報告。從凈利潤上看,工商銀行實現凈利潤2763億元,同比增長5.1%;農業銀行實現凈利潤1795.10億元,同比增長8.0%;中國銀行實現稅后利潤1771.98億元,同比增長8.22%;建設銀行實現凈利潤2282.47億元,同比增長6.10%;交通銀行實現凈利潤658.50億元,同比增長5.71%[3]。受國內外復雜宏觀經濟形勢、利率市場化改革和互聯網金融迅猛發展等諸多原因的影響,上述五大行的利潤增速均降至個位數。
2.2 銀行業格局調整
利率市場化改革會激化銀行間的競爭,這將逐漸改變之前的銀行行業格局。央行取消了金融機構貸款利率0.7倍的下限,將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1倍調整為1.2倍,銀行可以根據商業原則自主確定存、貸款利率水平,中小銀行為了與大型銀行爭奪客戶資源,會通過降低本行貸款利率的方式,放棄一部分利潤,從而吸引部分央企、國企與他們合作,同時中小銀行會選擇適當提高存款利率以吸收更多的居民存款。央行對票據貼現利率的放開,同樣可以驅使中小銀行降低自身貼現利率,從大型銀行中搶走客戶。顯然,銀行需要在維護客戶資源與維持利潤之間不斷尋找微妙的平衡,這對銀行的監管和風險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