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省農村戶口養老保險政策:
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準為每人每月55元。地方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提高基礎養老金標準,對于長期繳費的農村居民,可適當加發基礎養老金,提高和加發部分的資金由地方政府支出。
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標準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與現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系數相同)。參保人死亡,個人賬戶中的資金余額,除政府補貼外,可以依法繼承;政府補貼余額用于繼續支付其他參保人的養老金。
七、養老金待遇領取條件
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村有戶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
新農保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不用繳費,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但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按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距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于15年。
要引導中青年農民積極參保、長期繳費,長繳多得。具體辦法由省(區、市)人民政府規定。
相關閱讀:安徽省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政策問答
問:開展新農保試點的重要意義是什么?
2016-2017年安徽省農村戶口養老保險怎么交:
答:社會公平是的本質屬性。黨的十七大提出,2020年基本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探索建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決定第一次提出了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概念,并明確了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原則。2009年5月22日,中央政治局以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為主題進行集體學習,胡錦濤強調要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積極開展新農保試點。2009年6月24日,溫家寶總理主持國務院第70次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了《指導意見》,明確了新農保試點的基本原則、制度模式、籌資方式等重要政策。2009年8月18日至19日,國務院召開全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會議,進一步修改完善了新農保試點的政策措施,對試點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2009年9月1日,國務院印發《指導意見》,新農保試點工作正式啟動。當前,在全國范圍內按照統一的原則開展建立新農保制度的試點,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一)建立新農保制度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城鄉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我國目前還是一個農民占人口多數的國家,促進農村全面發展,必須在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的同時,更加注重加快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把農民養老問題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發展農村社會保障事業。建立新農保制度,可以促進縮小城鄉差別、破除城鄉二元結構,真正讓農民老有所養。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現在我們應當、也完全有條件建立新農保制度,讓數億農民解除養老的后顧之憂,讓老年農民得到基本生活保障,讓廣大農民群眾更好地分享社會經濟發展的成果。
(二)建立新農保制度是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工程。社會保障制度是社會的“安全網”,是政府最重要的社會政策和公共服務。養老問題是群眾最大的后顧之憂之一,因此,養老保險制度必須覆蓋城鄉全體居民。按照到2020年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的目標,目前我國醫療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已經在制度上基本實現了城鄉全覆蓋,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也逐步完善,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建設滯后。現在到2020年只有11年時間,而養老保險需要相當長時間的積累。因此,盡快建立符合國情的新農保制度,時間緊迫,任務繁重。開展新農保試點,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又一個重要工程,標志著我國向基本養老保障制度覆蓋城鄉全體居民的目標邁出了具有歷史意義的重要一步。
(三)建立新農保制度是促進農村改革發展的重大政策。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解決“三農”問題,改革開放30年來進行了3項重大改革:一是實行以土地家庭承包經營的農村經營體制改革,使農民獲得了生產經營自主權;二是實行以農村稅費改革的國民收入分配關系改革,主要是減免并最終取消農業稅,使農民負擔大為減輕;三是實行以促進農村上層建筑變革的農村綜合改革,主要是改革鄉鎮機構、轉變政府職能、加強基層政府對農村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推進農村義務教育和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近10年來,在公共財政覆蓋農村方面,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中央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惠農政策,包括全部免除農業稅,實行農業直補,免除義務教育學雜費、包括免費提供教科書、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寄宿生提供生活費補助等,基本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取得了明顯成效。建立新農保制度,逐步使全國農村居民都能有基本的社會養老保障,是又一項涉及數億農民切身利益、關系億萬農村家庭和諧幸福的重大惠農政策,使農民在“種地不交稅、上學不付費、看病不太貴”的基礎上,實現“養老不犯愁”,這對于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實現農村社會的和諧穩定將發揮巨大作用。
(四)建立新農保制度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重要舉措。戰勝國際金融危機挑戰、促進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關鍵是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擴大農村需求。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一攬子計劃,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農民收入水平不高,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是影響擴大農村消費需求的重要原因。建立新農保制度,逐步使每個60歲以上的農村老年人每年至少增加收入660元,可以直接增加農村居民消費;同時,解除了農民養老的后顧之憂,使農民愿意消費、敢于消費,促進擴大農村即期消費需求,進一步開拓和擴大農村市場。
建立新農保制度是一項惠及數億農民、造福億萬農村家庭的德政工程,必將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推動農村經濟又快又好的發展,促進建設,形成人民安康、家庭和睦、社會和諧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