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改革最新消息:正確認識養老金缺口
最近,一些地方對養老保險采取“運動式”征繳擴面的做法引起關注,一些人認為是為了解決養老金缺口問題。因此,有必要理性、客觀地認識養老金缺口的含義和意義,消除認識中的誤區。我國養老金存在缺口嗎?首先必須了解養老金缺口的概念,它是指養老保險基金收不抵支的狀況,可以分為養老金歷史缺口、當期缺口和未來缺口,它們分別反映了養老保險制度在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收支狀況,其中當期缺口和未來缺口尤為重要。
我國養老金確實存在著歷史缺口,但正在逐年化解
從歷史視角出發,我國養老金確實存在著歷史缺口,它源自職工養老保險制度的轉軌,突出地體現在現行養老保險制度所提供的在舊制度中已退休的“老人”養老金待遇中扣除基礎養老金的部分和參加新制度的“中人”退休者的過渡性養老金支出上,這兩筆支出形成了養老保險制度的歷史缺口。經過簡單估算,當前退休職工養老金的替代率約為上一年社會平均工資的45%,而根據2005年確定的基礎養老金的計發公式,當前基礎養老金的替代率水平在35%左右(這是基于當前約35年的平均繳費年限,且結合每繳費1年獲得1%的替代率的規定所進行的計算),剩下10%的替代率即是歷史缺口在當前的體現。在實踐中,每年都有部分歷史缺口轉化為當年的養老金支出,且隨著逐期的轉化,歷史缺口逐漸化解,并將會最終消失。當前每年由歷史缺口所轉化的養老金支出占養老金總支出的比重在22%左右,而當前財政補貼占養老金總支出的比重較為穩定地保持在16%的水平上。這說明在歷史缺口的化解中財政補貼和社會統籌制度各自承擔了約70%和30%的責任,這個責任分擔比例是比較合理的,也說明歷史缺口已有了相應的化解機制,所以不需要過分擔憂。
當期養老金總體上并不存在缺口
養老金的當期缺口是指當期的養老保險基金支出超過收入的部分。養老金改革最新消息顯示,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所發布的數據,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的收入為2.27萬億元,養老金支出為1.85萬億元,且累計結余為2.83億元。這一數據反映出的是我國總體上并不存在當期養老金缺口。但在實踐中,由于養老保險制度是省級統籌的,有的還局限在省級以下,這一現實格局導致了各地區之間的養老金收支余缺無法互濟,使得部分養老保險制度負擔比高的地區存在收不抵支而出現了部分省份的地區性缺口,另一部分省份則出現了地區性結余,地區性結余大于地區性缺口,因而全國養老保險制度總體是收支平衡并有結余的。只要實現養老保險制度的全國統籌,并在全國各省間采用統一的繳費率和統一的繳費基數,部分地區性收支缺口就可以徹底化解,從而恢復養老保險制度健康和持續發展,并增強參保者對養老保險制度的信心。
未來養老金收支狀況需要理性判斷
養老金的未來缺口是指預測的可能存在的基金收不抵支狀況。在預測中,需要假定三種參數:一是人口統計方面的參數,包含未來的分年齡、分性別人口的生存率,女性的總和生育率,新生人口的性別比以及制度內外覆蓋人口的流動情況等;二是反映制度所處的經濟環境因素,包含勞動年齡人口的勞動參與率情況、參保繳費者的工資增長率、同期銀行存款的回報率和通貨膨脹率等;三是養老保險制度的運行狀況參數,包含覆蓋率、遵繳率、繳費率、替代率、養老金的待遇調整率和財政對養老金支出的分擔率等。只有在這些參數給定的條件下,才可以預測未來各年養老保險基金的未來收入和支出,從而計算出年度收支缺口,并在此基礎上得到了未來測算期內的養老金累計缺口。
據養老金改革最新消息,需要指出的是,養老金未來缺口的預測結果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這是因為預測是建立在相關參數屬于假設的基礎之上的,而假設的參數與未來的實際情況之間必然存在不確定性,且這種不確定性隨著時期推延而不斷增加,所以預測越遠,結果的不確定性就會越大。不同研究者或機構使用不同的參數假設,其結果也會大相徑庭。如果采用只匯報未來缺口測算的平均值的做法,則會人為地忽視測算結果的不確定性,這樣對公眾認識和政府決策而言必然存在著誤導性。真正客觀的預測,必定采用通過對所選參數進行敏感性分析或通過設置樂觀、中觀和悲觀的參數組合情景來較為全面地匯報測算的平均水平和不確定性。因此,任何單一的預測結果均存在著不準確性。
同時,未來的養老金缺口具有潛在性。假定以當年為基年測算發現未來30年中養老金存在累計缺口,如果將此缺口平均分配到未來各年中,則它相當于各年度繳費工資的1%。這樣,只要從下一年開始執行調整繳費率的政策,將未來每年的繳費率都提高1%,未來30年的累計缺口就化解了。又或者可以通過立法調整退休年齡,伴隨法定退休年齡的提高,也可以起到消除未來養老金收支缺口的作用。所以,未來養老金缺口具有潛在性,對它的測算的根本目的,是要說明在不同的設定下未來養老金收支可能的結果,它可以為調整養老保險政策提供重要參考,但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狼來了”。
要正確解讀未來養老金累計缺口的測算結果,還要避免將未來累計缺口與當前年度GDP進行簡單比較。因為未來的養老金累計缺口是一個將很多年份情況綜合起來的概念,而年度GDP是單個年度的流量概念,兩者之間層次不同,不宜進行簡單的比較。正確的方式應當是將累計缺口與同時期的收入指標的累計值進行比較。美國社會保障總署采用的是以養老金累計缺口占預測期內的繳費工資累計值的比重來衡量養老金缺口相對水平的方法,它實際上等于為了消除未來的養老金累計缺口而需要在未來每年中增加的繳費率水平。例如,美國社會保障總署預測未來75年中養老金累計缺口為9.6萬億美元,它占未來75年的繳費工資累計值的比重為2.72%,換言之,在未來每年提高2.72%的繳費率就可以化解未來75年的養老金累計缺口?紤]到美國養老保險繳費率目前僅為12.4%,通過適度提高繳費率來化解這種風險是完全可能的,但由于美國民眾對養老金缺口的認識存在誤區,因而認為這一制度不可靠、不可持續,從而導致了民眾的悲觀預期和對制度的不信任,這種不信任又進一步使美國政府難以在提高繳費率以實現制度健康、持續發展方面得到國民支持,最終使得必需的改革被一再拖延,改革成本也越來越高。所以,向公眾正確、理性地解讀養老保險制度的未來缺口非常重要,不當的解讀會引起公眾不必要的疑慮和擔憂,從而不利于制度的健康發展,并將最終損害所有參保者的利益。(作者: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副教授 楊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