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服務稅費優惠政策有望出臺
“我們正在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養老服務業稅費方面的一些優惠政策……我們也在和相關部門研究制定醫養發展的有關文件。前段時間我們有關部門協商,希望今年能出臺,不管在社區還是居家的老年人,都希望在養老的同時能享受到醫療服務方面的保障。”
7月16日,民政部社會和慈善促進司副司長王素英在參與以“破題銀色中國”為主題的“2015中國應對老齡化社會發展論壇暨‘兒女孝親工程’研討會”上如是說。
據王素英透露,民政部已就公辦養老機構有了明確定位,即強化托底作用。公辦養老機構將來的發展方向主要是承擔應該由政府供養的這部分老年人以及經濟、養老困難的老年人。“即使是這部分老年人的養老服務,我們也可以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由社會組織承辦的養老機構去承擔。”
“二是推進公建民營,今后民政部門新建的政府投資的養老機構,一般要通過招投標、委托、協議等形式交由社會組織去運營;三是探索轉企改制,面向社會提供服務的公辦養老機構也要逐步通過改制這種形式變成企業。”王素英說,我們想通過公辦養老機構的改革將一方面更多的職能讓步給社會,另一方面公辦養老機構可以更好地發揮它們基本托底的保障性功能。
也就是說,把養老機構推向社會、按照市場化的模式進行運營將成為未來我國養老機構改革的方向,公辦養老機構面臨著改革和轉型的現狀。
據王素英介紹,在政策出臺和體制機制創新的推動下,我國養老服務發展目前呈現出了非常好的發展態勢。社會力量的投資也在逐年加大,據不完全統計,“十二五”社會力量對養老服務投入已達200多億元,養老服務和產品不斷豐富,市場管理不斷完善,管理機制正在從政府主辦到政府主導、多元參與主體方向轉變。
但全國老齡辦副主任閆青春坦言,如何調動方方面面的社會力量參與養老事業和產業的發展,依然是我國養老產業發展的最大難題,“另一個就是體制機制的障礙還很大,”體制機制障礙可能是阻礙社會力量進入,進入之后加快發展的一個最大障礙。
“政策是出臺了很多,但是中央出臺的政策是根據全國的實際來制定的,因此有一些指標、任務、目標不可能很具體很量化,原則性的東西多于可操作性的東西,這就需要相關職能部門、地方各級政府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各部門的職能把它具體化,現在來看我們缺少更多具體化的、可操作性的、能有剛性約束力的政策和措施。”閆青春說。
最大的體質機制障礙,在閆青春看來,就是現在整個養老服務領域面臨著二元化體制并存的狀況,公辦的養老機構政府用財政投入建房子、添設備、招人員,而民辦的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雖然現在有民辦公助的辦法和措施,但真正比較起來,主體投資還是民資,政府只是象征性、鼓勵性地資助。但是建成之后往往又是在同等的價格、同等的條件下去競爭,由此就造成了一種競爭上的極端不平衡。
而解決這些難題的最好辦法,閆青春認為,就是李克強總理說的必須深化改革,政府轉變職能,向改革要動力,要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