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國稅是樹,基層是根,管理是本,文化是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美稅務人演講稿,更多相關信息請關注思而學教育網!
最美稅務人演講稿【一】
各位領導、同志們,大家好:
我非常有幸地走上這三尺演講臺,與這么多年青上進的稅務干部一起展示才華,證明能力,闡述觀點。
首先我簡單介紹一下我的個人經歷,我是一九九四年稅務機構分設時,分到博樂市地稅局工作,時任市局管理科科長,一九九六年擔任紀檢員一職,分管業務科和稽查局工作,一九九九年八月調任州局征管科科長,負責征管科工作,二OO一年任州局業務科科長,負責業務科工作至今。幾年來,無論是稅政管理、征收管理、稅務稽查,還是紀檢糾風,無論是在市局,還是在州局,本人都能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履行職責,加強自身政治思想及業務知識的學習,秉公執法,嚴格律己,熱情服務于納稅人。
地稅分設以來,本人多次被為市地稅局先進工作者,博樂市優秀黨員,97年被市政府評為"十佳執法員",在州局征管科和業務科任職期間,所主持的各項工作均名列全疆前列,多次受區局通報嘉獎。
本人這次參加競聘的第一志愿是稅政法規科科長,讓本人填報這個崗位的直接原因是本人有能力、有信心在現有的基礎上將稅政法規科的工作做的更好。
在談本人競聘稅政法規科科長職務的優勢和工作思路之前,本人想先談談競聘這一職務的劣勢。
年齡相對較大是本人參加此次競聘的主要劣勢,年齡的問題在本人參聘之初可以說是最大的心理障礙。在看到區局機構改革和人員分流的文件時,本人也想過不參加競聘或者享受區局的優惠條件告老還鄉。
接下來我將從五個方面談談本人參加此次競聘的優勢和今后的工作思路。
一、老馬識途,輕車熟路。
本人參加工作以來,從事財會工作19年,從事稅收工作13年,在稅務工作期間,主要從事稅政法規管理和稅收征收管理,可以說對這方面的工作非常熟悉,本人在市局工作時主要負責集體財務管理、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地方各稅的稅政管理,主持制定了《博樂市地稅局非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辦法》、《博樂市地稅局關于加強客貨運輸市場稅收征管辦法》等規定,使市局的稅收征管更趨完善,到州局后主持修訂了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考核管理辦法。從97年企業所得稅實行自匯自繳以來,本人親自主講每年的企業所得稅培訓,1995年本人主講了對黨政機關的個人所得稅培訓,主講了對水利系統的財務人員業務培訓等。因此,本人盡管年齡相對較大,但經驗豐富,能熟練掌握現行稅收法規,業務水平較高,對稅政法規科各項職能設置,非常熟悉并且熟練,主持稅政法規科工作可以說是"老馬識途,輕車熟路"。
二、德能雙過硬,一顆赤誠心。
稅收工作是一項執法行為,稅收工作直接面對的是納稅人,隨著經濟的發展,公民法律意識的提高,稅收工作越來越貼近人們的生活,稅務人員的執法形象、工作作風和工作態度,直接反映了稅務部門的形象,越來越受到整個社會的關注,因此僅有過硬的業務素質和業務能力是不夠的,必須要做到業務素質和道德素質雙過硬。本人從參加稅務工作以來始終不忘加強自身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質建設,自覺地將自己的形象作為稅務部門一個窗口,自己要對自己所承擔的那份形象負責。在執法工作中嚴格遵守稅務人員十五不準的各項規定,廉潔奉公,秉公執法。對待納稅人熱情細致、耐心周到,始終堅持善待納稅人就是善待自已的觀點。如果此次本人競聘稅政法規科科長成功,本人將一如既往地追求思想道德素質和業務素質雙過硬這一目標,并且會嚴格要求本科室人員加強思想道德素質和業務素質的提高,使整個科室成員都成為德能雙過硬,適應形勢,符合時代發展的新時期稅務人。
本人是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從在黨旗下莊嚴宣誓的那一刻起,就將這顆滾燙的赤誠之心獻給黨的事業,無論在任何時刻,任何工作崗位上,也無論此次競聘的結果如何,本人一顆赤誠之心都將獻給我所熱愛的稅收事業。
三、融合征管查,協調上下級。
稅政法規科的工作在區局的文件中歸納為八項,這些都是稅政法規科所必須做的本職內的工作,但在實際工作,稅政法規科的工作則遠遠不止這些。除此之外,稅政法規科的工作還必須體現"融合征管查,協調上下級"的特性,這是征管法和現行征管體制所要求的。稅政法規科負責地方各稅的政策業務管理,不只是簡單說明對什么征稅,按多少征的問題,還要搞清如何征、怎么查。
隨著新征管軟件的啟用,網絡運行的深入,信息工作將成為各項工作的先行軍,稅政法規科應當將最新的稅收法規通過信息科公布,將稅政法規管理與信息管理有機結合,相互促進發揮更大作用。按照稅政法規科的職能要求,就必須將稅政法規科放在一個洞察全局、高屋建瓴的位置上去展開工作,因此,稅政法規科的工作將不再是過去的一種簡單配合,而是將各業務性科室融合起來。同時,稅政法規科還負責對區局稅政法規工作的上傳下達,報表總結報送,接受上級檢查,對下級局的稅政法規工作進行檢查督導等工作,因此協調上下級也是稅政法規科的一項重要工作。這種上下級關系協調處理的好壞將影響全州整體的稅收工作。
四、傳教幫學帶,點撥后進人。
全州稅收工作的進步關鍵體現在縣市局工作的進步上。而縣市局工作的進步則最終要落實到一大批熱愛稅收事業,道德素質高、業務水平強的中、青年干部肩上,做為稅政法規科的科長更有責任和義務,將自己的工作經驗傳授給他們,同時要擅于學習、總結、汲取他人的工作經驗,其他地州的先進經驗和工作做法,并將這些經驗及時的傳教給基層干部,如果本人此次競聘成功,本人將親自定期到縣市局蹲點督促檢查指導工作,開展調查研究,與縣市局的干部共同工作,互相學習,共同使博州地稅系統的稅收業務工作邁向一個新臺階。一個人在一個崗位上不可能干一輩子,工作經驗是一點一滴積累總結出來的,經驗是自己的,也是大家的,在位時,應當毫無保留地傳給別人,承上啟下,承前啟后,這樣才能使我州的稅收工作持續穩步的發展,才能使我州稅收工作不落后于其他地州。今天,我在競聘演講中提出"傳教幫學帶,點撥后進人",是對我今后工作的一個要求,同時也把這句話送給所有經驗豐富的稅務干部,讓我們共同關心、支持、幫助身邊的同事,讓不強的變強,讓強的更強,在整個博州地稅系統營造一種"傳教幫學帶,后進趕先進"的積極向上、團結一致、好學實干的工作、學習氛圍。
最美稅務人演講稿【二】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志:
大家好!
上下五千年,縱橫數萬里,歷史的長河為后人積淀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無數先賢哲人在探索如何做人處世的道路上苦苦求索,皓首窮經。古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情懷,也有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無私奉獻精神。今天,在我的身邊,有一位老黨員,她雖然沒有轟轟烈烈的壯舉,沒有流芳千古的偉業,但,平凡折射出偉大,壯舉出自平凡,她用十幾年來的從稅生涯,揭示了怎樣做人,如何執法的真諦,用真情譜寫了一曲為黨的稅收事業奮進的凱歌,她就是博州地方稅務局一位可敬可親的老大姐--畢仁菊同志。
做人難,做一個嚴于執法,剛直不阿的稅務干部更難。在權利與義務間,在法與情中,心中的天平該怎樣傾斜?時刻考驗著每個稅務干部,畢大姐以自己平凡的人生向黨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九四年地稅機構分設以來,她多次被州、市地稅局評為先進工作者,博樂市優秀黨員,自治區稅收財務物價大檢查先進個人,97年被市政府授予十佳執法員稱號,近三年在公務員考核中被評為優秀,在這些閃光的榮譽背后,有理想的追求、艱辛的跋涉,有金錢和權力的考驗!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奏響了一曲為稅收事業忘我拼搏的輝煌樂章。
作為一名執法者,常常行走在權力與責任、親情與法律之間,進一步可為國聚稅、為民生財,退一步可用權生勢、中飽私囊,在這進與退之間,便有了無數個選擇。對畢大姐來說,該征的稅,錙銖必較,對符合減免稅政策的困難企業,則滿腔熱忱、積極扶持。自96年她擔任市局紀檢員以來,先后分管業務科和稽查局,不但掌握著稅政管理、監督和稅收檢查的權力,還負責資產報損、削價的審批,對很多納稅人來說,畢大姐可謂大權在握,但她從不以此作為任何謀取私利的資本。有人說,在匯算清繳工作中,你的筆在審核各種費用時稍微松一點,大家都有好處,但她始終堅持原則,她經常說:稅務工作連著千家萬戶,不能認為吃吃喝喝是小事,豈不知千里之堤潰于蟻穴,九四年至九九年,她參加檢查企業230多戶,查補各稅360萬元,在下企業檢查中,多次拒絕接受納稅戶的宴請,就是路途再遠也堅持回家就餐,不僅如此,有時她還將企業會計帶回家吃飯,和她打過交道的會計提到她都贊不絕口。95年畢仁菊得了高血壓病住院后,買藥花錢開支很大,有一企業提出給她報300元藥費,也被她婉言拒絕了,就這樣,畢大姐在工作中不求索取,甘于奉獻,充分發揮了一名老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同志們心里樹立了一個廉潔奉公的稅務干部形象。
長期以來,畢大姐對工作始終兢兢業業,精益求精,多年的工作經驗和知識積累,使她對稅收業務真正做到了老馬識途,輕車熟路,在市局她親自主持制定了一系列稅收業務管理辦法,每年舉辦的企業財務人員納稅輔導班也由她親自上課,她講課注重結合實際,既詳細又耐心,她主管的市局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工作,從94年到98年連續5年被評為全州第一名,她在任州局征管科科長期間,又親自制定了詳細的征管質量考核辦法,把考核內容融入日常的征管工作中,掃除了管戶死角和肓區,在XX年度的征管質量考核工作中,博州被自治區局評為優秀單位,這些榮譽的取得與畢大姐恪盡職守,率先垂范是分不開的。
畢大姐在長期的稅收工作中,深感現代化辦公對促進稅收工作的重要性,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她感覺到為自己充電已是當務之急。XX年8月,她已經48歲了,人們常說,人過三十不學藝,但一切為了工作已成了她的座右銘,她積極參加了計算機中級培訓班,克服年齡大、記憶力較差的困難,以優異的成績取得了中級上崗證。作為一名老干部,又是老科長,她沒有擺架子,耍姿態,而是以務實的態度投入到工作中,嫻熟地使用計算機辦公,成為州地稅局學以致用的先進典型。在今年5月機構改革時,她正擔任著州局業務科科長,為了順應黨和政府的人事制度改革,她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自勉,勇敢地站出來同年輕人競爭,以優異的成績遙遙領先。由于組織上要培養鍛煉年輕干部,要求她更好地發揮傳幫帶的好作風,她又一次表現了高風亮節,甘為人梯的奉獻精神,愉快地接受了組織安排。
一片冰心在玉壺,在新的崗位上,她壯心不已,老而彌堅,凡事親歷親為,任勞任怨,她以自己對稅收事業滿腔熱愛的火種,點燃了獻身稅收事業的激情,大家都由衷地稱贊說:畢大姐真是識大局、顧大體,德能雙過硬,一顆赤誠心哪! 畢大姐曾說,頭頂國徽,身穿稅服,這是我心中最神圣的愛,為了國徽更亮,稅服更藍,我愿付出我的一切,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那是1996年夏天,畢大姐的獨生女兒正面臨著高考的嚴峻考驗,盡管她一直學習優異,可是誰家高考不是一人上陣,全家備戰呢?可對畢大姐來說,她不僅是母親,更重要的是她已把生命融入了藍色的稅海,當時正值全國三年一次換證,工作量大,責任重,作為分管業務科的紀檢員,她一頭扎進工作中,連續兩個多月在征收大廳為納稅人填表、審核,在換證的700戶企業中,有近五百戶是由她親自辦理的。
驗證工作~結束了,決定女兒命運的高考錄取通知書也到了,盡管女兒考了高分,卻只被一所名不見經傳的學校錄取為大專,在這之前,很多人勸她請幾天假去聯系一下,爭取上一個好些的學校,但大姐說:雖說我是紀檢員,手中也有一定的權力,但權力是人民給的,身為黨員,更應堅決抵制這種不正之風,我的女兒只能靠她自己的真本事,就這樣,通情達理的孩子沒有埋怨母親就去上學了,但畢大姐的心里始終對女兒心懷一份愧疚。是啊,母愛是勝過一切的,但畢大姐早已把對家庭、對女兒的愛融入到工作中,在她心里,稅收最重!
自古忠孝難兩全,在家庭和事業的天平上,畢大姐的心靈之秤時常是傾斜的,記得1997年初,當時畢大姐的養父已告病危,想到一生清貧正直的養父,想到含辛茹苦把自己撫養成年的恩人,她多么想時刻陪伴在床前,但養父的話又回響在耳畔,上班要走在人前,下班要走在人后,多想公家的事,少想自己的事。是啊!工作是一刻也不能耽誤的,但養父對自己恩重如山,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如今還未盡孝,他老人家就要走了,想到這,畢大姐的心在流淚。就這樣,她上班一心撲在工作中,抽休息日搭班車去看望養父,從未動用過單位的小車,直到養父臨終那天,她匆匆處理完公務,才心急如焚地奔向病塌,彌留之際的老人看
了心愛的女兒最后一眼,沒來得及留下一句話便撒手人寰。蒼天在上,你怎能忍心奪去一個善良的老人呢?巍巍天山不語,回報給她的是滿目蔥蘢,滔滔博河無聲,流淌著她對黨對人民的一片真情,填海的精衛,逐日的夸父啊,你們都來看看,她雖沒有彩衣飛舞,沒有功章閃耀,但她公而忘私,剛正不阿,不正是我們地稅干部精神之所在,不正是我們共和國稅魂精髓之所在嗎?
畢大姐在十幾年的從稅生涯中,用汗水和辛勞書寫著平凡,用無私奉獻追求著卓越,升華了自己,照亮了別人。我仿佛看到,在機聲隆隆的廠礦,在車水馬龍的集鎮,在熙熙攘攘的攤點,無數個畢大姐的身影。是啊,正是這些藍衣赤子在萬水千山間,在一分一厘中,為國聚稅斂財,支撐著崛起的中華!高高地樹立了一座座人民稅官獻身稅收事業的豐碑!
國徽在稅務干部的追求中更加閃亮,壓在我們肩上的是歷史的重托。新的世紀向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樣做人,如何執法。祖國的期待,人民的希望,心中的責任,正召喚著你、我、他,如果把稅收比作國家的大動脈,我愿奉獻最赤誠的熱血,如果把稅收比作大海上的巨輪,我愿駕起生命之舟為您護航!讓我們攜起手來,同鑄共和國的稅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