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五險一金繳納比例為多少呢?想必大家也很想知道吧,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相關內容吧!
延伸閱讀:關于“五險一金”法律糾紛處理的10個常見問題
一、企業因未繳納社保而造成員工經濟損失的,人民法院予以受理。
《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一條:勞動者以用人單位未為其辦理社會保險手續,且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能補辦導致其無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為由,要求用人單位賠償損失而發生爭議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如果單位沒有為員工繳納社保且無法補辦的,員工有權利要求企業賠償經濟損失。這里的經濟損失,指的是將賠償金直接支付給員工,并非把錢補繳到社保機構。
二、員工要求企業補繳社保的糾紛案件屬于法院不予受理的范圍,員工應當找到當地社保局進行協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的有關規定,征繳社會保險費屬于社會保險費征繳部門的法定職責,不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的范圍。
員工若遇到此類情況,可以向有關社保機構提出建議,要求其針對勞資雙方引發的社保繳納問題加強調查并妥善處理,依法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三、單位為員工繳納社保后,發生欠繳或拒繳事件,不屬于法院審理范疇。
若企業在為員工辦理了社保登記后,不按照法律規定繳納社保,發生欠繳或拒繳事件的,社保機構可以依法強制征繳。
社保管理部門與繳費義務主體之間是一種管理與被管理的行政法律關系,因用人單位欠繳或者拒繳社會保險費引發的糾紛,不宜列入人民法院民事案件的受案范圍。
四、由第三條可知,員工和企業就社保繳納基數、年限所引發的爭議,也是由社保相關部門進行協調,不屬于法院管轄。
五、企業和員工均不得以補償或其他形式規避或逃避社保,即使員工自愿放棄社保也無效。
《勞動法》第七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社會保險法》第四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
企業為員工繳納社保是企業的法定義務,具有強制性且不可變通。
六、關于企業和個人因公積金引發的糾紛,按照目前的司法慣例是一般不予受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發生的下列糾紛,屬于《勞動法》第二條規定的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裁決,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一)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在履行勞動合同過程中發生的糾紛;
(二)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沒有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已形成勞動關系后發生的糾紛;
(三)勞動者退休后,與上位參加社會保險統籌的原用人單位因追索養老金、醫療費、工傷保險待遇和其他社會保險費而發生的糾紛。
據該條法規可知,人民法院應當受理的幾種勞動爭議案件里,住房公積金爭議并不在其中。
七、單位未繳納社保,而是員工代單位繳納的,有權要求單位返還其應繳納的費用。
如果單位拒絕為員工繳納社保,員工自己繳納了個人和單位兩部分的費用時,員工可以要求單位返還為其墊付的部分。
八、員工以單位沒有為員工辦理社保為由,要求單位將其應繳納的部分折現補償的,于法無據,法院不予支持。
九、已依法享有社保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與用人單位為勞務關系,單位終止勞動關系時仍需支付員工相應的經濟補償金。
《最高人民法院勞動爭議司法解釋三》第七條: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務關系處理。
十、單位為員工購買的商業保險不能代替社保。
單位購買的商業保險受益人是員工時,并不能沖抵單位未繳納社保的賠償責任。但發生相關事故時,商業保險賠償金可抵償單位應承擔的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