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是一門高度依賴于實踐經驗的技藝,對于火情發展的判斷、對救火策略的調整、團隊的協作,依賴長時間的經驗積累。消防事業,需要體力、經驗、知識、意志力等多方面的綜合素養。所以,對于消防隊員來說,實踐經驗,甚至比體力、書面知識更為重要。
關于建立國家“消防安全部”的建議方案
1 國家組建消防安全部
將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和分屬于公安部的消防局(武警消防部隊)、國家林業總局的護林防火辦公室、森林指揮部(武警森林部隊)、水利部的防汛局、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氣象局、地震局、人防辦公室和城市“120醫療急救”等集中于一體,組成國家“消防安全部”,統一負責全國各種災害事故防治的監督管理和搶險救援工作。其任務是防止和減輕自然災害、人為事故對公民造成的傷害;各種災害事故的搶險救援,并改善和發展救助方法和技術。
消防安全部的規格與公安部并列,內部人員屬于人民警察序列,下設若干專業司、局及相配套的政治人事管理機構、后勤保障機構、科研教育機構和監測服務機構等。
2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分別組建消防安全廳、局、站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組建消防安全廳,各市、縣(旗)、區人民政府組建消防安全局,各鄉、鎮人民政府建立消防安全站,縣級以上地方各級消防安全部門內部分別設置與中央相對應的專門機構,職能基本與中央相同。省以下消防安全部門的人員、編制、經費直屬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統一管理。
推行職業制的難度:
我們都想推行盡快實行職業制,這樣我們也不用整天算計該什么時候晉職,如果晉職了還能再干幾年,不晉職的話多少歲之前就該卷鋪蓋走人了。我們常說,不要考慮明天,因為明天有著太多的未知和待定,沒有安全感和穩定感,這就是現役制的缺點之一。如果推行職業制的話,也不是輕而易舉,這應該是一個系統的工程,要花很多錢,要雇傭很多人,還要補很多以前的欠賬。
1、消防站的數量應當增加
受到現役制體制的約束,我們的編制有著嚴格的限制,有的大隊需要增編中隊,但編制不允許,這就很難辦。一個蘿卜一個坑,現實需要我們挖更多的坑,種更多的蘿卜,但編制不允許,編制不允許,財政也就不允許。我在沿海的某消防站,轄區最遠的地方開車要一個小時,到了黃花菜也涼了,一個小時,遠遠超過了 15 分鐘的理論要求。在某些趕時間的警情,如溺水救助的時候,這是最讓人心焦的時候。家屬著急,罵人不停,我們也沒辦法,只能說好的,那心情真心很難過。
現在很多地方也迫不得已采取變通方法,比如建一個新站,從別的中隊調劑干部過來,戰士以合同制消防員為主,但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其實應該像美國一樣,每個街區一個小消防站,小到只有兩部車,但可以迅速趕到現場處置,同時再調配力量增援。不過想想市區的地皮價格,我覺得這事兒不好辦……現在,地產商建設區附帶學校,或許未來會附帶小型消防站?
在這方面,我們的欠賬很多,這是需要還賬、補課的工作。
2、消防員數量需要增加
一個普通消防站的消防員數量一般在 20 人左右,指揮員 2-4 人,通信員 2 人,駕駛員 3 人,戰斗員 11-13 人,按每部車 4 名戰斗員計算,能維持 3 輛車。但還不夠,每年都會有各類培訓任務,最少的時候真如前文所說,一個站只有 10 人,打掃衛生都不夠。如果要增設消防站的話,消防員也得同步增加。
另外,如果實行職業制,那就不能像現在一樣了,得有輪休,有周末和節假日,怎么也得兩個班次吧。如果 20 人的站,兩個班次,得接近 40 人吧。當然如果像國外一樣以建設小型站的話,人數需要會少一點,但在整體層面來講,消防員的數量會迅速增加才能滿足輪班的要求。
3、消防專業學校的數量需要增加
目前的消防院校只有 3 個,廊坊,昆指,南京士官學院,應該像港臺、歐美一樣,或者說像公安一樣,建立更多的,甚至每個省一所的全日制本科院校,面向所有高中畢業生擇優錄取。四年的學習后,才可以入職成為消防員,并從經驗豐富的消防員中選拔消防站指揮員,這才是健康的循環體系。
4、福利待遇需要增加
物質方面:隨著近年來全軍的增漲工資,消防部隊官兵的工資同步增加,軍官、士官的待遇提升明顯,但義務兵的待遇還是很低,當然目前三軍都是如此。但這個問題不解決,職業化后,沒有人會來干這份高危工作。話說國外消防員的待遇,真心豐厚。
精神方面:我就想說一點,每年都有消防員陣亡,但烈士們每年都會被遺忘。當年震驚全國的衡陽大火,有幾個還記得呢?美國在這方面做得不錯,大概是每年的十一月,有一個陣亡消防員紀念日,總統為紀念碑獻花,是一個長期的機制。最早是數年前在 Twitter 上看到的,抽空翻墻去驗證一下。
5、消防員職業健康體系有待進一步加強
消防員的健康問題,其實也很嚴重,只是不像陣亡犧牲那么突出,所以掩蓋在冰層之下。身邊的戰友,隊上的小兄弟們,很多身上都有傷病,有的是在出警的時候受傷,有的是訓練的時候受傷。急性的傷病最好,慢性病最令人頭痛。而且有的慢性病,如韌帶、骨骼的問題,比如腰椎、脊椎、頸椎、膝關節等,不適合動手術,只能保守治療,保守治療就沒資格評殘,不評殘,有朝一日退出部隊后就沒人管了,自己想辦法,帶著傷病討生活。
現在雖然各地有建立消防員職業健康體系的提法,有的地方也嘗試做了點工作,但,遠遠不夠。因公導致的傷病都處理不好,是很令人寒心的。我就是慢性傷病患者之一,去看了很多醫院,但目前沒什么辦法,父母和家人都擔心以后年齡大了身體怎么辦,說實話我也不知道該怎么辦。疼的時候,貼膏藥,推拿,不疼的時候小心點,也就這樣吧。希望職業化的時候,能建立與之配套的健康體系。
【相關閱讀】
消防隊員職業化的老問題
但現實是,我國的消防體系基于武警的現役制度,消防武警的服役期短則兩年,即使轉為士官也不過多延續幾年,除非由戰士提干,否則消防員難以職業化、終身化。這樣一來,消防員的火場經驗就缺乏必要的積累;
反觀很多實行了消防員職業化的國家和地區,比如香港—香港電影《救火英雄》里,任達華飾演的五十多歲的一線消防隊員,那種經驗豐富、舉重若輕的職業范兒,讓人們印象深刻。再以日本來說,職業消防隊伍屬于政府公務員,從社會上招募,考試合格后被送入消防學校進行9個月到1年的消防知識的學習和訓練,畢業以后被分配到各個消防署。而且消防員的平均收入比一般公務員高出大約12%,平均年齡是40.5歲。這樣就實現了消防員的職業化、終身化,實現了“社會分工”,讓部分優秀人士終身專注于消防事業。
此外,中國消防還有一個嚴重的現實問題,即編制嚴重短缺。去年4月,武漢一名消防員抱著呼呼冒火的液化氣瓶疾奔的照片讓無數網民感動。但讓公眾吃驚的是,這位“抱火哥”竟是一名臨時工—“合同制消防隊員”,而且當月月底,他的合同就將到期。
中國城市迅速擴張,但包括警力、消防隊等在內的公共服務,很多還是按戶籍人口配置的,導致很多城市的消防員編制短缺,嚴重落后于現實需求,如此一來沒有編制的“合同制消防員”應運而生。但這終究是權宜之計,對于合同制消防員個人、對于消防事業的長遠發展都是不利的。
所以,解決之道還在于實現消防員的職業化,讓好漢子們一輩子專注于這項利國利民的事業,給他們充足的職業保障(包括職業發展進階路徑、薪酬、養老、醫療、意外傷害等保障)。
鑒于目前中國消防員的武警現役制度,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白景富,曾在人大上提出:應該采取現役制的職業制,實行軍事化管理;但在服役年限上,實行職業制,增加服役的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