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發對黨忠誠、心系群眾、敢于擔當、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值得我們學習。小編整理了“愚公”黃大發的事跡材料,歡迎欣賞與借鑒。
“愚公”黃大發的事跡材料【篇一】
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平正鄉草王壩村老支書黃大發的事跡相繼在各大媒體報道。老黨員黃大發的事跡,深刻詮釋了對黨忠誠、心系群眾、敢于擔當、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為新時期共產黨員標注了最鮮明的時代符號。黨員干部無論身處哪個崗位,都應始終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傳承共產黨人優秀基因,更好地肩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歷史責任,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而不懈奮斗。
堅定信仰守初心。人生如屋,信仰如柱。老支書黃大發自23歲光榮入黨并被全村推選為大隊長開始,就決心為村民干三件事:引水、修路、通電,一干就是36年,把修渠引水、帶領全村群眾脫貧致富的責任和任務作為心中第一信念。他干在前面、克難攻堅,讓草王壩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用全村群眾高度認可的實績譜寫了為民奮斗終身的理想信念。黨員干部就應做到自覺堅定對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的信念,做到對黨和人民事業的無限忠誠,并轉化為干事創業的磅礴精神力量。做到在任何情況下都堅定跟黨走的信念,決不松懈動搖,始終受得住風險和困難考驗,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
踐行宗旨守初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守其初心,始終不變。老黨員黃大發從入黨并選為村支書開始,就始終把群眾冷暖記在心里,把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掛在心上、踐行在實際行動中,始終真情服務群眾,實現了他對群眾立下的“修不好我把名字倒過來寫,我拿黨籍來作保證,我拿命來換!”的錚錚誓言。廣大黨員干部無論身在那個崗位,都應自覺做到心中時刻裝著群眾,時刻為了群眾,始終把發展好、維護好、實現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群眾呼聲為信號、以群眾滿意為目標,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在躬身為民中不斷增添群眾福祉。
實干擔當守初心。擔當是立業之基、成事之要。擔當大小,體現著干部的胸懷、勇氣、格調。老黨員黃大發面對草王壩村山高地貧、缺水少錢的艱苦環境,沒有認命,沒有叫苦,沒有退卻,他毅然選擇自學技術修渠引水,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在他的帶領下,草王壩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老黨員黃大發為群眾能吃上米飯、喝上清泉、過上好日子而事不避難,體現了共產黨人敢于擔當的勇氣、敢于擔責的精神,令人敬佩。當前,我們正處在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廣大黨員干部就應樹立敢于擔當、實干苦干的精神,在困難面前不退縮、在矛盾和問題面前不推諉,在實干中落實好各項工作任務,在實干中破解發展難題,用實干擔當堅守初心、永葆本色。
“愚公”黃大發的事跡材料【篇二】
黃大發,一個跟大山較勁的人,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團結村草王壩原支書。為了讓村民能吃上大米飯,解決當地靠天吃水的困境,帶領200余名村民歷時36年三次修渠,繞三重大山、過三道絕壁、穿三道險崖,靠著鋤頭、鋼釬、鐵錘和雙手硬生生在絕壁上,鑿出了一條地跨3個村、長9400米的“生命渠”。2003年,當了45年村干部的黃大發從崗位上“退”了下來,但巡渠、清於成了他每月必做的一件事。即使已年過八旬,他仍時常穿把整條水渠從頭到尾巡個遍。
從2017年起帶領大伙種植柚子并套種辣椒,又向脫貧摘帽吹響了沖鋒號……
“我是一個孤兒,也是一名共產黨員,是黨和政府培養了我,所以要多做貢獻敢于擔當,為了村民有水喝有白米飯吃,我愿意拿我的生命換水渠”,這是黃大發發出的錚錚誓言,我想這也是激勵黃大發不忘初心、繼續前行的最大動力。
時代楷模、榜樣的力量!
向黃大發致敬、向黃大發看齊、向黃大發學習!
“愚公”黃大發的事跡材料【篇三】
古有愚公移山,今有黃大發修渠,他們都用畢生的精力堅持一件在他人看來不可能的事情。“從我當大隊長開始,我就決心為村民干三件事:引水、修路、通電。”自黃大發入黨被推選為大隊長,這便成了他的夢想。沒有技術他去學,沒有資金他去爭取,施工隊不敢冒的險他來,親人雙雙離世他也強忍淚水堅持在前線。作為共產黨員他將自己的一生奉獻出去,在他眼里村子的生存和發展高于一切,他是人民的好公仆、共產黨人的好典范、時代的楷模。
同樣作為基層干部的我們應當以黃大發為榜樣,心心念念為人民。要用堅持不懈的決心、求知若渴的熱心和無私奉獻的精神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