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言,“提綱而眾目張,振領而群毛理”。提綱挈領、把握關鍵,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新開局要有新作為,以什么樣的理念引領發展,以什么樣的方式推進改革,至關重要。下面是思而學教育網小編收集的關于再創業新發展解放思想大討論發言材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再創業新發展解放思想大討論發言材料1】
雄安新區的橫空出世,是構建區域發展新增長極的歷史選擇,更是經過科學研究、反復比較、嚴格論證后所做出的現實選擇
“如果有機會,就到雄安去!”雄安新區一設立,就成了公眾熱議對象。隨著短期投機心態和非理性聲音逐漸退場,社會各界對雄安新區的定位了解日益清晰,對其設立的合理性也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從我國發展歷史來看,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是非常重要的兩個增長極,它們與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相互拉動,相得益彰。北方雖然有京津冀城市圈,但北京有強大的虹吸效應,不僅落下了交通擁堵、霧霾鎖城、房價居高不下等大城市病,也與周邊地區形成了巨大的發展落差。有人曾用這樣一句順口溜來形容這種狀況,即北京吃太飽,天津吃不飽,河北吃不著。設立雄安新區,以更高效的資源配置,為21世紀中國的發展構建一個新的區域增長極,可謂恰逢其時,是歷史的選擇。
建設一座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的現代新型城區,承接北京疏解的非首都功能,距離不能太遠,也不能太近,在河北是非常合適的。然而,為何是雄安?從地理位置看,雄安新區與北京、天津正好形成等邊三角形,可以與周邊幾個大城市形成半小時通勤圈。而且,該區域地處華北平原和湖泊濕地,生態環境優良、資源環境承載力較強。此外,新區所涉及的三縣人口密度低、開發程度低,發展空間充裕,如同一張白紙,具備高起點高標準開發建設的基本條件。可以說,雄安新區的橫空出世,是從實際出發,經過科學研究、反復比較、嚴格論證后做出的現實選擇。
“如果你只注意到‘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載地’而忽視‘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范區’這一句,就會看不到雄安新區設計初衷的根本所在。”有外國媒體一語點出了雄安新區對國家發展的獨特意義。站在這樣的角度看,雄安新區的建設確實是重大的歷史性戰略選擇,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需要以“世界眼光、國際標準、*、高點定位”來建設。
“跳出去”建一座新城,不只是為了解決大城市病問題,更重要的是用最先進的理念和國際一流的水準進行城市設計,建設標桿工程,打造城市建設的典范。從現狀看,與那些國際社會公認的其他世界級城市群相比,京津冀城市群經濟總規模稍顯不足,在城市結構布局、空間結構設置上還有諸多不合理之處,河北的城市化水平和質量也需要進一步提升。雄安新區作為我國未來發展大棋局中的一枚關鍵落子,不僅能為加快構建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積累發展優勢,帶動冀中南乃至整個河北的發展,形成新的區域增長極,還肩負著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新模式、打造全國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的重大歷史責任。
對雄安新區而言,無論是建設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還是建設協調發展示范區、開放發展先行區,都是前所未有的探索和實踐。一些外媒把雄安新區稱為“中國新區3.0”,一點都不為過。
有人曾感慨: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東。如今,我們可以充滿信心地展望雄安新區。這個未來的發展高地,所面臨的京津冀區域關系之復雜、人口集聚之眾、經濟落差之大、文化背景之深,在全世界都難有參照,但只要堅持高標準、高起點,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干,我們一定能建設出一個經得起歷史檢驗的雄安新區,為子孫后代留下有價值的歷史遺產。
【關于再創業新發展解放思想大討論發言材料2】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階段演化的趨勢更加明顯,進一步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要求更加緊迫。全面落實“十三五”規劃綱要,我們必須立足自身優勢,堅持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以新理念引領發展新常態,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切實轉變發展方式,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堅持創新發展,注重解決發展動力問題。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當下,新一輪科技革命帶來的是更加激烈的科技競爭,如果科技創新搞不上去,發展動力就不可能實現轉換,我們在全球經濟競爭中就會處于下風。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目前我國創新能力不強,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因此,我們必須堅持創新發展,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著力形成新的發展動力源和增長極,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
堅持協調發展,注重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而我國發展不協調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突出表現在區域之間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差異較大、城鄉發展不平衡、經濟和社會發展不平衡、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手硬一手軟”,等等。如果發展不協調的問題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木桶短板”效應就會愈加突顯,一系列社會矛盾會不斷加深。這就需要我們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堅持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加強城鄉互動,推進城鄉公用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讓城市優質公共服務資源向農村傾斜,加快補齊發展“短板”,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不斷增強發展的協調性和整體性。
堅持綠色發展,注重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當前,我國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問題十分嚴峻,人民群眾對清新空氣、干凈飲水、安全食品、優美環境的要求越來越強烈,而只有保護好生態環境,才能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才能讓群眾“看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才能保障人民群眾健康生活。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持綠色發展,恪守生態環境“責任紅線”,積極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加快建設主體功能區、推動低碳循環發展、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加大環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態安全屏障,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
堅持開放發展,注重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開放是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打開窗子,才能實現空氣對流,新鮮空氣才能進來”。當前,我國對外開放水平總體上還不夠高,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還不夠強,應對國際經貿磨擦、爭取國際經濟話語權的能力還比較弱。這就需要我們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堅持內外需協調、進出口平衡、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引資和引技引智并舉,進一步擴大開放領域,進一步優化開放結構,進一步提高開放質量,完善內外聯動,為發展拓展新空間、注入新動力,實現資源優勢互補、產業良性互動的格局,全方位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
堅持共享發展,注重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共享是的本質要求,就是要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我們要看到,在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上,無論是實際情況還是制度設計,都還有不完善的地方。這就需要我們堅定不移地堅持共享發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緊抓好,“做到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進什么,通過改革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百姓,充分調動人民推動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朝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站在新起點,開啟新征程。“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但也面臨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要實現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我們必須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以新理念把握引領發展新常態,著力在優化結構、增強動力、化解矛盾、補齊短板上取得突破,不斷開拓“十三五”發展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