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日前發布《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點》,核心目標是基本實現具備條件的學校互聯網全覆蓋,多媒體教室占普通教室比例達到80%,基本形成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框架。
《要點》強調,要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礎環境建設,加快推進中小學“寬帶網絡校校通”。結合精準扶貧、寬帶中國和貧困村信息化等工作,采取有線、無線、衛星等多種形式,加快推進農村學校互聯網接入,進一步提升學校網絡帶寬,推進“無線校園”建設。
《要點》指出,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目標是:一是基本實現具備條件的學校互聯網全覆蓋、網絡教學環境全覆蓋,接入帶寬10M以上的中小學比例達到70%,多媒體教室占普通教室比例達到80%,普通教室全部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學校比例達到60%。
二是基本形成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框架。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實現與全部省級平臺及一批市縣級平臺、企業平臺互聯互通。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服務用戶超過7000萬人,支持全國200萬個以上的班級實現“優質資源班班通”。
三是資源服務供給能力進一步提升,組織開發266學時的農村中小學教學資源,免費播發使用。開展職業教育資源庫16個項目立項建設和5個項目升級改進。270萬名教師參加“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曬課”,征集年度“優課”2萬堂。
四是以“一生一空間、生生有特色”為目標,力爭網絡學習空間開通數量超過7500萬個,實現90%以上教師和60%初中以上的學生開通和應用網絡學習空間。完成中小學、職業院校校長和骨干教師“人人通”專項培訓1萬人。
五是深入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針對不同信息化教學應用模式,試點組建若干區域、學校聯盟。出版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試點優秀案例集,在基礎教育領域培育形成30個區域和60個學校示范案例。
六是基本完成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1000萬名中教師的培訓任務。完成教育廳局長教育信息化專題培訓800人。
七是管理信息化水平和教育治理能力顯著提升。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進一步完善,基礎數據實現有序共享。印發《教育部教育數據管理暫行辦法》。
八是深入貫徹《網絡安全法》,全面完成教育行業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定級備案和測評整改,信息技術安全監測和檢查常態化。完成網絡安全綜合治理行動。完成網絡安全專項培訓6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