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下午,中央宣傳部、中央直屬機關工委、中央國家機關工委、教育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北京市委在京舉行“展望十三五”系列報告會第九場報告會,邀請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袁貴仁作題為“推進教育現代化提升全民教育水平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揮關鍵支撐作用”的報告。
報告全文如下:
今天按照安排,我向同志們匯報推進教育現代化,提升全民教育水平,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揮關鍵支撐作用。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確定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第一個百年目標。“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明確了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重大舉措,體現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反映了時代發展客觀要求,是經過努力完全可以實現的宏偉藍圖。
教育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指出,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繼續大力推進教育改革發展,使我國教育越辦越好、越辦越強。“十三五”規劃以推進教育現代化、提升全民教育水平為題,對未來五年教育改革發展作了全面部署。下面我圍繞這個主題,分別就“十三五”時期我國教育的新思路、新目標、新任務、新舉措和新作為這五個方面,向大家作個簡單介紹。
一、“十三五”時期我國教育的新思路。
經過全黨全社會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國教育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成功實現了從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大國的歷史性轉變。“十二五”規劃確定的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3%和高中階段毛入學率87%這兩個主要教育目標全部勝利完成。在總結“十二五”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教育發展成就時,“十三五”規劃用“教育水平明顯提升”,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用“教育公平和質量明顯提升”,兩個“明顯提升”,表明我國教育邁上一個大臺階,站在歷史新起點。2015年,我國學前教育毛入園率75%,達到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小學凈入學率99.95%,初中階段毛入學率104%,普及程度超過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高中階段毛入學率87%和高等教育毛入學率40%,都高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我國教育總體發展水平躍居世界中上行列。
當前,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創新成為大國競爭的制高點,人才競爭愈加激烈,需要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面臨速度換擋、結構調整、動力轉換的節點,需要更加注重加強教育和提升人力資本素質。人口老齡化加快、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對教育供給、教育布局和教育結構提出新的要求,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消除貧困任務艱巨,需要通過發展教育從根本上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科學發展理念指導的發展。發展理念是否對頭,從根本上決定著發展成效乃至發展成敗。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集中體現了“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包括教育在內的我國各項事業發展的思路、方向和著力點。下面我從五個方面介紹“十三五”時期教育改革發展的新思路。
(一)以創新發展激發教育活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十三五”規劃強調,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驅動實質是人才驅動,關鍵在自主創新能力。堅持創新發展,既是教育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使命,也是教育自身改革發展的必然要求。要加快創新人才培養觀念,著眼學生自我發展、全面發展、長遠發展,培養學生創新特別是原始創新意識,激發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培養他們自我學習的能力、適應社會的能力、終身發展的能力。要創新教育內容方式,深入掌握不同階段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知識和能力、必須形成的核心素養,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學水平。要充分發揮高校科技、學科、人才綜合優勢,聚焦國家戰略需求,突破核心關鍵技術,提升創新基礎能力,厚植創新驅動根基。要創新教育體制機制,充分調動學校、教師、學生積極性,激發全社會教育活力。
(二)以協調發展優化教育結構。協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制勝要訣。“十三五”規劃強調,推進新型城鎮化,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教育既是縮小經濟社會發展差距的重要內容,又是著力增強發展協調性整體性的重要支撐。要把農村教育作為重中之重,健全覆蓋城鄉的均等化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要加大對中西部教育支持力度,全面提升中西部教育水平。要主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學校布局結構、學科專業結構、人才層次類型結構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要通過發展教育,提高貧困地區勞動力素質,改善人力資本狀況,克服客觀上的不利因素,從根本上實現脫貧致富。
(三)以綠色發展引領教育風尚。綠色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十三五”規劃強調,提高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水平,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實現綠色發展,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培養青少年一代良好的環境意識和行為習慣,是教育服務綠色發展的首要任務,也是立德樹人的基本要求。要培養學生綠色觀念,崇尚勤儉節約,反對奢侈浪費,養成綠色的生活方式和行為規范。要把環境教育有機融入到地理、歷史、科學等各個學科,從小教育廣大青少年熱愛自然、保護自然,懂得節約、學會珍惜。要堅持綠色、低碳、節能、環保理念,完善各級各類學校建設標準,杜絕豪華學校,努力把全國50多萬所學校都建成美麗校園。要營造濃郁的人文氛圍,傳承歷史文化,提升文化品位,使學生在良好的校園環境中啟迪心智、陶冶情操。
(四)以開放發展拓展教育資源。歷史表明,開放兼容才能強大。“十三五”規劃強調,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更好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推動互利共贏、共同發展。教育對外開放是國家對外開放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要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以我為主、兼容并蓄,雙向交流、合作共贏,辦出*、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要服務國家對外戰略,培養國際化人才,深化人文交流,為國家開放提供有力支撐。教育開放還要注重擴大教育系統內部開放共享,校校協同、城鄉一體、科教結合、大中小學有機銜接。要主動加強與社會的聯系,用好社會資源,讓社會分享教育資源,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形成家校共育、學校社會協同的良好教育生態。
(五)以共享發展促進教育公平。共享的實質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十三五”規劃強調,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礎,具有起點公平的意義。要關注身處不同環境中的孩子,千方百計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殘疾兒童少年等提供更多的關愛和幫助。要大力支持民族教育,全面提高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教育發展水平。要更加重視發展繼續教育,為進城定居農民工、現代職業農民、現代產業工人和退役軍人等提供方便、靈活、個性化的教育培訓服務,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就業創業能力和職業轉換能力
二、“十三五”時期我國教育的新目標。
作為重要組成部分,教育目標要服從和服務于國家整體目標。“十三五”規劃在今后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中明確提出“教育現代化取得重要進展,勞動年齡人口受教育年限明顯增加”。這是中央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全局和我國教育發展的實際出發,作出的新的戰略部署,提出的新的目標要求。回顧歷史,“十五”規劃主要的目標是,各級各類教育加快發展,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成果進一步鞏固,初中毛入學率達到90%以上,高中階段和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力爭分別達到60%左右和15%左右。“十一五”規劃主要目標是國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到9年。“十二五”規劃主要目標是,九年義務教育質量顯著提高,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3%,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87%。我們比較這一系列五年發展規劃,“十三五”時期的主要教育目標更加綜合、更加全面、更加宏偉,也更具有根本性。
教育現代化是一個國家教育發展的較高水平狀態,是對傳統教育的超越,它包括教育觀念、教育體系、教育內容、教育裝備、教育體制和師資等諸多方面內容。教育現代化取得重要進展,意味著全民終身學習機會進一步擴大,全國學齡人口以及從業人員獲得正規教育和各類學習的機會更豐富,方式更便捷,渠道更多樣;意味著教育質量全面提升,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健康素質明顯提高,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顯著增強,自主學習、自我發展能力全面提高;意味著教育發展成果更加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城鄉、區域、校際、群體之間教育差距進一步縮小,覆蓋城鄉、更加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基本建成;意味著教育創新能力明顯提升,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和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水平都得到顯著增強,支撐和引領創新驅動發展能力整體提高,教育的國際吸引力、影響力、引導力都能得到大幅提升;意味著教育制度更加成熟定型,政府、學校、社會之間新型關系更加明晰,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形成良好的全社會共同推動教育發展的生動局面。
“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顯增加”是加快人力資源開發的必然要求。“十三五”規劃明確將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從10.23年提高至10.8年作為約束性指標。這是中央從我國人力資本開發現狀、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以及人口變化趨勢作出的戰略部署。世界各國經驗說明,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要以勞動力供給結構優化升級為基礎,目前經合組織(OECD)國家勞動年齡人口主要是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我們國家仍然是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這是剛才說到的10.23年。同時,我國人口結構出現新變化,勞動年齡人口絕對減少,這些都要求我們盡快提高勞動者能力素質。從近年來教育年限增幅看,勞動年齡人口大約每10年提高1年,適當加大這一指標增幅,5年提高0.57年,從10.23提到10.8,可以增加人力資源開發的紅利,來彌補勞動年齡人口減少的影響。從10.23年提高到10.8年,意味著今后五年我國教育重心將明顯上移,不僅僅滿足于九年義務教育,將來接受高中階段教育和高等教育人口將大幅增長,努力提升全民受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