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委有關負責人4日透露,根據生源數據排摸,今年上海市適齡入學兒童人數約18萬左右。其中,上海市戶籍生源比例預計高于非本市戶籍生源。
根據往年情況,這一預測人數與最終報名入學人數并非完全一致。市教委基教處調研員朱蕾解釋,在入學信息登記、正式報名驗證等環節,可能會有一些不符合條件的情況發生。例如,2015年預估報名人數20萬人,實際入學人數15.9萬人。
值得關注的是,上海市在一段時間內,小學新生中滬籍人口比例低于非滬籍人口。2015年起,這一“倒掛”現象得到扭轉,當年入學新生中,滬籍人口占53%。今年這一趨勢預計將得到延續。
上海市教委4日公布《本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上海市義務教育入學報名系統(www.shrxbm.cn)將于4月5日向社會開放。有關負責人提醒,為進一步優化服務、促進入學報名工作中的公平高效,報名入學流程有多處微調。
關鍵信息確認比對時間前移
,上海市繼續實行小學一年級新生入學信息登記辦法。年滿6周歲(2009年9月1日-2010年8月31日出生)上海市戶籍的適齡兒童和符合條件的非上海市戶籍的適齡兒童,均須先進行入學信息登記。
去年,由于信息比對、修改較為集中,部分地區出現“排隊”情況。今年,入學關鍵信息確認比對時間前移,2月25日前,家長可對幼兒在讀幼兒園提供的相關人口信息、靈活就業信息進行比對確認;非上海市戶籍適齡兒童所持的《上海市臨時居住證》上的居住地址,應與父母所持居住證(或臨時居住證)上的居住地址相一致。4月9日-4月23日,在園適齡兒童家長在幼兒園登記孩子入學信息,獲取小學入學信息登記表;未入園適齡兒童家長在各區縣指定地點登記孩子入學信息,獲取小學入學信息登記表。5月21日-5月22日為全市公辦小學報名驗證日,各區縣指定的報名驗證點對已填寫入學信息登記的適齡兒童以及家長的證件進行現場核對。
3月31日前公布實施細則時間
3月31日前,各區縣將公布本市戶籍“人戶分離”適齡兒童入學實施細則,若確有困難不能在戶籍地入學的,憑街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出具的《本市戶籍人戶分離人員居住登記申請回執》(截止日4月23日),申請居住地登記入學。市教委重申,區縣教育局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相關實施細則,先安排戶籍地與實際居住地一致的適齡兒童就近入學,再在區域內統籌安排“人戶分離”適齡兒童入學。
隨遷子女入學條件日期有變
,本市進一步優化完善進城務工人員適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條件,其中日期計算較上一年有變:適齡兒童須持有效期內《上海市臨時居住證》,父母一方須持有效期內《上海市居住證》;或者父母一方持有效期內《上海市臨時居住證》滿3年(從首次發證日起至6月30日),且連續3年(從首次登記日起至6月30日)在街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辦妥靈活就業登記。,區縣教育局受理隨遷子女辦理入學手續截止日為6月30日。
民辦學校提前告知面談入選條件
今年,市教委進一步強調,明確民辦學校招生簡章公開內容應包括“三個承諾”,即不提前開展報名和面談等工作、招生不收取各種特制的學生個人簡歷及各類獲獎證書、招生錄取不與任何社會教育培訓機構掛鉤。家長可登錄“上海市義務教育入學報名系統”(www.shrxbm.cn)網上報名,4月24日—27日接受民辦小學網上報名,4月28日—30日接受民辦初中報名。每個適齡兒童、少年可填報2所民辦小學或者3所民辦初中。今年民辦學校將提前告知面談入選范圍。民辦小學面談時間為5月7日,民辦初中面談時間為5月7日—5月8日。
民辦學校首次按志愿批次錄取
今年民辦學校招生首次實施按志愿分批次錄取。5月9日-5月10日進行第一志愿錄取,5月12日-5月13日進行第二志愿錄取,5月15日-5月16日進行第三志愿錄取(限民辦初中)。
家長可憑孩子的身份證件號碼和密碼,登錄“上海市義務教育入學報名系統”查詢民辦學校錄取通知。(記者 彭德倩 通訊員 焦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