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北京市多所學校的授課方式將悄然變化。新京報記者王遠征攝
長短課、大小課;四五個教師同上一堂課;綜合實踐課納入課表……9月新學期開學,中小學學生們將會發現課堂發生了悄然變化。
一堂課不再統一為40分鐘,出現了20分鐘、30分鐘的課堂;一堂課也不再是只有一位老師講課,或許能看見兩三位甚至四五位老師同上一堂課的場景。
記者了解到,隨著今年北京市推出一系列教改政策,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將在秋季新學年按照修訂后的課程計劃進行教學。
1大小課長短課拓展課表內容
9月份新學期開學,東城區景泰小學的學生們會發現,今年的課程表明顯與往年不同。周一到周四下午的課程不再只有兩節,每節40分鐘,取而代之的是20分鐘、30分鐘的短課,科目也由過去的兩節增加到三至四節。
今年7月,北京市教委出臺了《北京市實施教育部的課程計劃(修訂)》(以下簡稱課程計劃),將課程自主權下放到學校,鼓勵學校根據學科、課型等積極開展長短課、大小課相結合的課程實驗。
“這學期我們就在校本課程和地方課程上加大了靈活性。”景泰小學副校長王慧瑾表示,隨著教育改革推進,現在學校自主研發的校本課程科目越來越多,調整課程時間后,學校研發的校本課程可以真正走進課表。
據介紹,從這個學期開始,學校將自主研發的校本課程“快樂英語人人唱”、“經典名篇人人讀”、“精彩故事人人聽”全部納入課表里。
2跨學科課堂多位教師齊上陣
這個暑假,豐臺區草橋小學正在琢磨新學期增加一堂“大課”,這節課涉及語文、科學等多個科目,上課的老師也由過去的一位變為四五位。
據草橋小學校長林艷玲介紹,新學期學校擬將信息技術、綜合實踐和語文、科學等科目進行整合,采用兩節課連著上的大課時方式,按照需要進行上課。“國家規定的課標是不變的,但在內容上和進度上會根據需要適當調整。”
據了解,今年公布的《課程計劃》明確提出,部分學科拿出10%的學時用于開設學科實踐活動,共計453學時。在內容上可以某一學科內容為主,也可綜合多個學科內容,開設跨學科綜合實踐活動,尤其是加強語言、數學、信息等素養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的應用。
“之前我們曾嘗試過這種跨學科的整合,效果不錯,學生在各方面的素質提高都很快,學起來也很快樂。”林艷玲表示。
3綜合實踐課正式納入課表
今年新學期開學,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學的課表也發生了變化,每周五下午成為固定的綜合實踐活動課。
據北京市24中副校長白可介紹,原來,學校開設的綜合實踐活動課沒有進行統一規定,也沒有正式納入課表,各個年級根據自己的情況安排時間進行。新學期開始,初一、初二年級的綜合實踐課將固定在每周五下午進行,會安排學生外出參觀,或者在學校進行研究性學習。“比如有些學科要走進博物館,要去科技館等場館進行。”
白可說,這種綜合實踐課絕對不是帶學生外出游玩,而是有教學計劃,會安排作業,并且進行考核。“我們有可能會把在場館參觀的內容、在社會大課堂所學的內容體現在測試里。”白可說,今年中考,有兩道題就是跟科技館有關的。
■新學期?新政策
小學作業大變臉
《北京市實施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的課程計劃(修訂)》9月正式實施。
《課程計劃》要求,低年級學生的作業需要在課內完成,要求教師在分配教學時間時,預留作業時間。同時教師要對作業進行設計,要為學生設計適合的、個性化作業。
其他年級的書面作業“一周布置一次”,應該是體現綜合性、研究性、創造性的“大作業”,教師應全批全改。
對于實踐類課程的作業,鼓勵小學各年級布置跨學科、跨年級的綜合類、探究類作業。
初一新生愛科學
從9月起,全市11萬初一新生都將享受“團購”式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共有百余個項目供學生選擇。學生可通過數字學校的網絡平臺完成選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