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而學教育為大家帶來臺灣小升初,希望可以幫到您!
就近入學是總原則
“我應該是讀信義初中吧!”家住臺北市信義區三犁里的林同學,是信義小學六年級學生,雖然馬上就要小升初了,但他沒覺得有什么煩惱。因為早在今年3月,他就填寫了所在學區信義中學的申請卡,如今正在審核過程中。對于最后的結果,林同學說:“即使信義中學額滿,學區附近的興雅中學也不錯啊!”
在臺灣,無論城鄉,小升初分兩種情況,一種公立學校,一種私立學校。臺灣簡稱公立中學為中學,公立小學為小學。公立學校,不論是所謂明星學校,還是普通學校,其招生原則一概是按照學區就近入學。臺北市教育局主任秘書陳順和介紹,臺北市特別制定了小升初的相關法規和操作細則。每年3月,開始啟動中學新生入學相關程序,由原就讀之小學將初審后的新生入學卡依學生學區送至中學,中學再依照法規審查學生的入學資格,最后按照資格排名錄取,如果額滿,那就調劑到附近學區的學校。
陳順和說,臺灣戶籍申設自由,小升初的審查主要是看學生及家長的學區設籍及居住情況,這有嚴格規定。比如,如果孩子居住的房子是租屋,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或監護人)要在該處連續住3年以上、租賃契約要經法院公證,并提供當年度水費及電費收據證明居住事實。雖有人覺得很麻煩,但是卻能杜絕極少數人的徇私舞弊。也因為一切照章操作,公開透明,所以基本上沒人有疑義。
私立學校,則又分兩類情況。一類是接受政府獎補助的,其招生范圍必須以本地為主,并由學校依當地教育主管部門核定班級數先行公布招生名額,再由新生自由登記,如登記人數超過招生名額時,采用抽簽方式決定。而且,這類學校被規定不得采用測驗、口試或任何類似考試、審查成績的方式進行招生。至于另一類未接受政府獎補助的私立學校,則可自行訂定該校招生入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