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山東教師工資改革內容有哪些?下面為廣大教師整理了相關信息,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教師漲工資、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等問題都是廣大人民教師呼聲比較關注的話題。事實上,在義務教師發展到今天,許多以前的制度確實有不合理的地方確實需要改變。例如義務教育學校,上課多的老師反而沒有那些行政領導的工資高,這是否違背了多勞多得的原則。個人覺得,學校一定要去行政化,要讓更多的老師把主要的目光集中到如何提高教師水平和教學質量上來,不僅僅是評職稱,拿職稱工資。山東將健全向農村中小學傾斜的教師管理機制,農村、偏遠地區中小學和薄弱學校中高級職稱崗位設置比例,可在規定的比例上限內上浮1-2個百分點。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將開展。
“山東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基礎教育綜合改革的意見》中提出,健全向農村中小學傾斜的教師管理機制。”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介紹說,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促進校長教師優質資源的合理配置,重點引導優秀校長和骨干教師向農村學校、薄弱學校流動。積極探索在農村學校、薄弱學校設立中小學高級、正高級教師崗位。在特級教師評選中向農村學校、薄弱學校適當傾斜。在職務(職稱)評聘和特級教師評選工作中,將教師到農村學校、薄弱學校任教1年以上的工作經歷作為申報評審高級教師職稱、正高級教師職稱和評選特級教師的必備條件。在鄉村學校任教3年以上(含城鎮學校交流、支教教師)、經考核表現突出并符合具體評價標準條件的教師,同等條件下優先評聘。優先任(聘)用具有農村學校或薄弱學校管理崗位任職經歷的人員擔任校長。在薪酬福利、評優表彰等工作中,要切實保障參加交流輪崗校長、教師的工資待遇,在績效工資分配中予以傾斜,對從城鎮交流到農村偏遠地區的校長教師,加大傾斜力度。加快建設農村艱苦邊遠地區學校教師周轉宿舍,切實解決到農村任職任教的校長教師食宿問題。對參加交流輪崗并做出突出貢獻的校長教師,在有關評先樹優活動中優先考慮。
二是在山東統一城鄉教職工編制標準并落實農村學校機動編制政策的基礎上,對學生規模較小的村小、教學點,按照教職工與學生比例和教職工與班級比例相結合的方式核定教職工編制。教育行政部門在核定的編制總量內,按照班額、生源以及師資結構等情況具體分配到各學校,實行動態調整。
三是在分配專業技術中、高級崗位時應向農村學校、薄弱學校傾斜。農村、偏遠地區中小學和薄弱學校中高級職稱崗位設置比例,可在規定的比例上限內上浮1-2個百分點。
四是對學生規模小、教職工人數少的學校,以及安排教師支教走教的學校,年度考核優秀等次人數或比例可統籌使用。
五是把五年一周期教師應完成不少于360學分且每年不少于48學分的繼續教育作為剛性規定,有利于維護鄉村教師依法接受繼續教育的權利,政府為每一位教師提供平等的學習機會,使每一位鄉村教師都能夠走出來參加免費的學習培訓。
上述措施,將有力推動山東鄉村教師隊伍建設。
“近期,我們還將深入進行研究,在《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正式出臺后,盡快制定我省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政策措施,進一步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基礎教育綜合改革的意見》,把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多措并舉,定向施策,精準發力,努力造就一支素質優良、甘于奉獻、扎根鄉村的教師隊伍。”張志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