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城市白領月薪不如農民工的傳聞引人關注,甚至于部分網友還在網上曬出了農民工工資條:有動輒七八千元的,也有不少月薪破萬元的……那么,問題來了:高薪是否是傳說?在求職的農民工心目中,哪些行業是高薪行業?
排行榜一
行業:鋼筋工(建筑業)收入:日薪300至400元
“高薪意味著高風險”
來自廣安區廣福鎮白塔村的黃福慶今年40歲出頭,在成都從事建筑領域鋼筋捆扎已有十余個年頭。也正是憑著這一門手藝,他供出了家里一個大學生,一個中專生。如今他還在成都航空港附近,按揭了一套市值約50萬元左右的商品房。
談及自己的“高薪”,黃福慶直言,目前基本上維持在日薪300至400元之間,前三四年也多在200至300元上下。同時,他也告訴記者:“一般一個月工作20天左右,遇上趕工的話,一個月上滿,也有可能。”“今天來市場里轉,也是為了找找看有沒有合適的工人,現在工地上缺熟手。”一邊在市場里轉著,黃福慶一邊告訴記者。
而對于記者拋出的“高薪”話題,黃福慶苦笑著說:“高是高,但你們又知不知道這個工,一般一天要工作10個小時以上;手掌經常被鋼筋捅破;稍不留神,還有生命危險。”
他給記者講述了一個發生在身邊的故事:2011年,自己的一個工友,由于長時間加班趕工疲勞過度,作業前忘記了系安全繩,從18樓墜下來,萬幸的是16樓有安全網把他給掛住了,但他的右腳掌還是被鋼筋扎穿,至今腳上都有殘疾。
“我當時就在他旁邊,伸手去抓都沒抓住。你想,萬一沒有完全網,他該咋辦!”黃福慶告訴記者,“所以說高薪也意味著高風險、高付出,現在上哪兒掙錢都難哦!”
排行榜二 職業:月嫂(家政業) 收入:月薪超8千元
“雖然收入高,但很考手藝”
來自成都市龍泉驛區文安鎮紅光村13組的何家秀,從2003年前后就在成都市內一家政服務業公司從事月嫂工作,至今已有十余個年頭。她也從一名普通月嫂漸漸成長為金牌月嫂,月薪從早先的1000多元,漲到3000多元,再到如今的8880元。“現在一個月,刨除掉公司購買的各類保險,固定收入7000多元吧。”對于自己的月收入,何家秀毫不避違,“如果照顧雙胞胎的話,價格乘以2,最低也要一萬五1個月。”據她介紹,做月嫂這一行,一般雇主都會請上一到兩個月,每個月4天假,工作26天,沒有加班。工作時間大多集中在晚上10點至于次日七八點鐘,“尤其是照顧新生兒,基本上晚上不睡覺,第二天上午補補瞌睡。”
“而且現在生活水平好了,人口老齡化也很嚴重,越來越多的家庭在有了寶寶之后都會請月嫂。有技能有經驗的月嫂,基本供不應求,而且大多月薪都在八九千,技能越高,經驗越豐富的越貴,我的月薪也是這兩三年開始漲起來的。”何家秀說。
那么憑什么月嫂可以拿這么高的工資呢?面對記者的問題,何家秀泰然自若,她介紹說,照顧新生兒、做月嫂,非常講究。比如:什么時候給寶寶喂奶,可以改掉寶寶吃夜奶的習慣?怎樣給寶寶養成良好的吃輔食習慣?如果寶寶出現“反奶”又該怎么辦?產婦奶水堵塞怎么處理……這些問題都非常專業,沒有經過專業培訓,一定時間的上手經驗,一般人根本無從下手。
休息少、要求高,這對于何家秀而言,僅僅是“入門級困難”。真正困難的是如何跟雇主家人交流。“一個寶寶出生,牽涉到全家上下的神經,有的認為該那樣,有的認為該這樣。作為月嫂,如果不能及時和雇主方溝通,很容易形成誤會,更容易產生矛盾。所以,月嫂雖然收入高,但很考手藝,要想拿高薪,沒有五六年起早貪黑的經驗,根本不可能。”
排行榜三 行業:油漆木工(家裝業) 收入 :月薪七八千元
“污染多,很難干一輩子”
同樣的“高薪”職業,農民工推薦的是裝修行業。尤其是泥工、漆工、木工等工種。在記者近段時間的走訪當中,他們月薪大多維持在七八千元左右,有經驗、有水平的“老手”,年收入超10萬元,也并不少見。
來自三臺縣西平鎮三圣村的周師傅,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43歲的周師傅,從事裝修木工行業有近20年的時間,擁有《中級木工證》,月薪大多維持在1萬上下。按理說,有經驗、是熟手、收入高,更有證書的周師傅,正值“當打之年”。但他卻準備“最多干到45歲,這兩三年我就帶帶徒弟,到時間了就回家養老。”
究其原因,周師傅坦言,常年從事裝修行業,擺弄各類木料、漆料,對身體傷害比較多,“我本身又抽煙,最近這兩三年感覺特別明顯,心肺功能趕不到以前了。”
無獨有偶。樂至縣的農民工何小輝,也覺得“待遇雖然不錯,月薪基本上能有七八千元。但裝修行業對身體傷害太大,等掙夠了錢就回家修房子,種田養老。”
何小輝,從事的是漆工,主要是給雇主家墻面刷漆。由于工序要求,必須“砂墻—上膩子”,反復兩三次后才能上乳膠漆。一套完整的工序走下來,“基本上全身都是白色的粉塵。遇到高檔小區,物業要求‘不能因裝修影響其他業主正常生活’,所以還不能開窗通風,做一次‘砂墻’,鼻孔都是白色的,對身體傷害太大。”
“這么掙錢,能和‘進門有座,出門有車’的白領比嗎?”何小輝笑著說。
排行榜四 行業:快遞(服務業) 收入:5000元以上
“幾乎全年都在路上”
3月16日,成都零星小雨,氣溫卻漸漸上升突破20攝氏度,街上行人春裝簡行。與之不同的是,騎著“電馬兒”穿著夾棉沖鋒衣的快遞小哥。他們的打扮和時下氣溫不成正比。
“我們年初三就要求上班輪休了。春節班組的,幾乎是全年無休。”順豐快遞成都石羊片區快遞員之一的賈濤告訴記者。
來自遂寧市大英縣農村的賈濤,高中畢業后選擇了到成都打工,“送快遞”已經是他干過的第五份工作,也是干得最久的。“總比去工地搬磚、刷墻好吧,雖然每天風吹日曬地,但是只要自己勤快點兒,待遇也還可以。”賈濤介紹說,自己一個月基本上能在5000元以上。
早上6點出門,公司簽到、領件、清點、裝箱、出發、派件;中午12點左右返回公司,又簽到、領件、清點……一直到晚上八九點,才吃上一口熱食。每天類似這樣的工作流程,作為“85后”的賈濤早已習慣。甚至于碰上“雙11”這樣的電商促銷節點,從早跑到晚,吃兩口面包、灌兩口瓶裝水,又馬不停蹄地接著派件,賈濤也并無怨言:“沒辦法,讀書不行,要生活要吃飯,只能比其他人勤快一點兒了。”
來自攀枝花的農民工王燦平四十出頭,是匯通快遞的一名快件派送員。由于年齡偏大,王燦平的體力肯定趕不上賈濤這樣的壯小伙,再加上公司在薪資方面的規定:送一件只有2至5元。有時候忙上一整天,老王才派出去50幾件,待遇相對較低,月薪不足4000元。
即便如此,相比起月薪兩三千元的普通工人而言,老王的待遇也算可以。不過,對于這樣的說法,老王顯得極不樂意:“咋個能這么比?我們是‘跑班’,幾乎全年都在路上,沒啥子休息時間。”
后記
從采訪的情況看,大部分農民工心中的高收入行業與實際情況基本符合。同時,據人力資源市場透露,雖沒有正式統計過農民工高薪職業,但根據市場內近幾年調查走訪的情況來看,家政、建筑、服務等行業農民工月薪偏高也是客觀事實。但市場負責人也同時表示:“勞動強度不一樣,技能水平不同,這些都是影響農民工收入的因素,有技能、能吃苦,收入自然高。”一些行業的高收入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還意味著有生命危險。
也因此,在求職過程中,了解自己的客觀需要和自己的條件,注重對自我技能的鍛煉,才是求職者應當有的心態。而且也只有這樣,才能去適應社會的發展變化。因為,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每個人的價值都在不斷變化,不斷被重新估量,而只有學會了適應,才能在變化中,真正意義上去展現、實現自我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