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資待遇水平怎么樣?南京工資水平和每個求職者都息息相關,下面一起了解下相關情況。
根據江蘇統計年鑒的內容,2013年,江蘇省城鎮單位從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57177元,其中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57985元,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5703元、5606元。那么,江蘇13個省轄市的平均工資情況如何?
近日,現代快報記者查閱各市統計局的官方網站,并結合統計年鑒的數據,得到了13市的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數據。在13個省轄市中,南京以66381元的平均工資位居第一,繼續領跑省內其他市。蘇州則以61416元繼續穩居第二名的位置,而從蘇州的各市區來看,市區平均工資是63595元,在各區中最高,其次則是太倉市,去年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61812元。
從2012年的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數據來看,只有南京超6萬元,而到了2013年時,超過6萬元的城市增加到了4個,蘇南的蘇州、常州、無錫在一年的追趕后,到2013年平均工資都突破了6萬元大關。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2年時,常州的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比無錫少了1124元,但到了2013年,常州則趕超了無錫674元,位居全省第三,這也讓很多無錫的小伙伴有點不服氣。
早在2012年時,多數城市的平均工資都在4萬元“檔位”,宿遷的平均工資還只有3萬多,而到了2013年后,包括宿遷在內蘇北各市全部邁入4萬元大關。
南通上漲最快,同比增幅近兩成
從江蘇全省的數據來看,與2012年相比,江蘇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同比名義增幅達13%,高于2012年的11.5%,這說明江蘇的在崗職工的工資增速在加快。不過,江蘇各市的上班族們很關心的是,到底哪個城市的工資漲最快呢?根據統計數據來看,工資漲最快的是南通市,這里的上班族平均工資在2012年是49399元,2013年漲到了58573元,盡管在各市依然是排名第五,但增幅高達18.57%,遠超其他城市。
工資漲幅超過一成的城市有四個,分別是南通、揚州、宿遷、鎮江,多數都集中在排名中游的城市。不過,現代快報記者也注意到,宿遷在2013年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是42337元,但宿遷的同比增幅高達15.6%,工資增長的勢頭比較迅猛。相對來說,連云港的在崗職工同比名義增速為4.82%,在各市中增幅最小。
以往,每當上班族們看到這些工資數據,都會拿來跟自己的情況做對比,然后就有了“拖后腿”、“被增長”的感覺。統計部門相關人士解釋說,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在崗職工的平均工資數據,是統計部門的年度統計的平均數,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崗位都存在著差距,所以具體到個人的話感覺也不一樣。
近半南京白領“騎驢找馬” 欲找更好“下家”
在南京一家財富管理公司工作的90后小羅,在2月中旬,順利拿到了公司發給自己的3萬元年終獎,不過,他并沒有準備在這個已服務了1年半的“老東家”久留,“公司副總經理找我談了3次話,想挽留我,但我還是準備繼續遞交辭職報告。”羅先生對記者說。他認為,除了薪水較同業低之外,綜合企業發展前景以及對個人的發展空間,這是讓自己堅定選擇離開的重要原因。
日前,智聯招聘通過對超過萬組提交簡歷應聘者的大數據研究中發現,自春節之后,都市白領跳槽意愿開始顯著提升,而在南京,一個職場人相對流動性較弱的城市,白領們似乎也“春心萌動”起來,通過提交簡歷,尋找新的、更好的機會。大數據調研顯示,南京地區已經有14.7%的白領開始辦理離職或入職手續,47.7%“春心萌動”的白領,已經開始找尋新的機會。而同樣有意向的白領也占到了32.1%。僅有5.5%的白領堅定表示“肯定不會跳槽”。
“南京跳槽意向指數在62.39%,這個水平并不是最高的,僅列全國城市第13位。”智聯招聘人士表示。數據顯示,廣州、天津、蘇州、福州、北京成為有跳槽意向人群占比前五的城市,南京跳槽意向指數低于蘇州、無錫、重慶、杭州。
跳槽原因:
選擇“留”與“跳”,工資待遇并非唯一原因
“從大量研究來看,南京白領選擇春季跳槽的原因,并非只是歸因于工資待遇及年終獎的厚薄。”智聯招聘人士稱。該人士指出,從大數據得到的分析來看,薪水原因確實是跳槽的主要因素,“在跳槽動因的多項選擇中,薪酬水平誘發的跳槽,雖然達到了46.33%以上,但我們也注意到,企業發展的前景成為都市白領選擇跳槽的第二大因素,占比達到了44.95%。”此外,分析人士說,職位晉升受限、福利待遇也成為誘發跳槽的重要因素。但近年的調查發現,工作生活嚴重失衡、對目前工作不感興趣以及復雜的上下級關系,也成為了都市白領選擇離開的關鍵誘因。
不過,智聯招聘人士表示,員工跳槽是一個綜合原因導致的結果,這就需要企業的人力資源部在春季格外重視員工心理的波動狀態。
人群特點:
80后、90后成跳槽“主力軍” IT 金融跳槽率高
記者從調查數據發現,不同年代的白領,春季跳槽實際行動比例大不相同,智聯招聘數據顯示,80后、90后正是當前職場的主力大軍,尤其對職場的流動貢獻較大。此次調查數據顯示,80后和90后職場人中,已經有跳槽實際行動(包含正在辦理入職/離職和已經更新簡歷找工作中)的比例已經高達61.8%,70后中已經有跳槽行動的比例略低為59%。在60后中跳槽實際行動的比例下降到49%。
分析人士認為,80后、90后雖然跳槽比例較高,但兩個年代的人,跳槽原因還有所不同,80后跳槽可能更看重個人職業的發展和職位空間,而獲取報酬的多少,也是主導其是否跳槽的重要原因。而90后跳槽,可能更多是從個人興趣、個人價值是否被單位認可的角度思考的。
什么行業的人最容易跳槽?數據顯示,IT通訊、互聯網的南京白領,跳槽率相對最高,其次是咨詢、財會、法律、廣告行業的人才,金融行業、能源環保、批發零售列第三到第五位春季跳槽高發的行業。
專家提醒:
選擇與興趣結合的行業,盲目跳槽的成本會很高
業內人士稱,都市白領如在春季選擇跳槽,要有三看:一看自身,一定要了解自己的能力,并且能客觀評價自己的實力,尋找工作可優先選擇自身有興趣的行業。二看企業的發展前景,一個增長迅速、管理規范的企業,往往能給入職員工提供一個較好的發展環境;三看相關行業的朋友、同學的情況,他們進入相關行業時間偏長,會對行業有較深的理解,往往會在自己跳槽前,提供較有價值的信息。
此外,智聯招聘人力資源專家建議,職場的經驗都是需要積累的,在發現自己并不適合當前的行業或崗位時,及早轉型或換崗,才能減少之前付出的時間和精力成本。不過,也要注意,跳槽自我成本很高,切忌盲目跟風跳槽,在跳槽前一定要仔細調研相關行業、公司的狀況。而從過往經驗看,在一個快速發展行業,“骨灰級”的員工領取的薪水可能要高于在不同行業、公司頻繁跳槽的白領。記者黃陽陽
日前,國內某大型招聘網站通過對萬名都市白領調研發現,春季成為白領跳槽的高發期。數據顯示,南京白領的跳槽指數列全國第13位,47.7%的南京白領“春心萌動”,開始尋找新的機會,這其中,80后、90后成為跳槽的主力軍。除了薪水問題,企業的前景、職位晉升空間,也成為了都市白領選擇“留”與“跳”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