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時候才能重視社工工資待遇問題?
1月28日,收入低、活多、沒有正式編制、缺乏上升空間,市人大代表、東城區東花市街道東花市南里社區居委會書記、主任楊立新掰著手指給記者列舉了目前社區工作者的“幾大難”,她說,社工的流失率現在高達25%,亟需政府出臺新政策將社工留在社區。
工資2300元 每年漲50元
楊立新告訴記者,以她們街道為例,去年計劃招22個社工,結果到現在1個人都沒招上來。流失的一部分社工去考了公務員,而另一部分則去了收入更高的企事業單位。
究其原因,楊立新覺得,工資太低是造成社工大量流失最重要的原因。“大概2009年的時候,社工的工資從1700元左右漲到了現在的2300元,一直沒再變過。我是居委會書記,今年48歲了,干了15年社工,一個月工資3100元,比剛來的社工多的就是每年50塊錢左右的工齡錢。”
楊立新說,自己社區有個社工,家住通州梨園,每天的公交費用需要14塊錢,一個月下來交通費就得300多元。午飯錢必須控制在15塊錢以內,一個月下來又是300多元。掙的工資都不足以支撐個人的花費,更不用說養家了。“我們社區有個研究生,在這干了3年了,對社區很有感情,工作也很出色。人家要走,我都不好意思留人,沒法開口跟人家說你別走,畢竟掙得太少,一個研究生每月掙2600元。”
是否能從北京周邊省市招收一些符合條件的人才補充到社工隊伍中呢?楊立新說,現在基本都是北京人來干社工,外地人很少。“外地人來到北京得租房啊,一個月掙2300的話,房租少說也得1500元,還得是跟別人合租,剩下800塊錢怎么吃飯啊?這是很現實的問題。”
加班沒加班費 不簽正式勞動合同
別看工資少,活卻一點都不少。楊立新說,各種考核、迎檢、活動,政府各個部門把活一股腦全“倒”到了社區,加大了社工的工作量。拿加班這件事來說,當社工就意味著沒完沒了的加班,大年三十兒晚上得值班,從頭天晚上6點要一直值守到凌晨2、3點,正月初一、初二、初三還要加班,卻沒有一分錢的加班費。
而且社工沒有編制,社工簽訂的是服務協議,不是正式勞動合同。“沒什么成長空間,一眼就能看見天花板。繁重的工作讓不少社工都萌生了跳槽的念頭,支出與社工承擔的任務不成比例,“但凡有其他更好的平臺,全跳槽走了”。
建議“沒什么成長空間,一眼就能看見天花板。”楊立新拿自己當例子說,“像我,最高只能當到社區書記了。”公務員的招收也沒有向基層社工傾斜,并沒有什么優惠政策。
社工工資建議與北京與市平均工資接軌
社區工作要求最講究連續性,社工剛來的時候往往由于不熟悉情況,無法和社區百姓很好的溝通,需要適應一段時間才能進入工作狀態。楊立新說,現在的情況是,社工剛剛適應,就跳槽走了,一換人,又得重新適應。
“有時候我也不怪他們跳槽走,有什么理由能支撐他們繼續在社區干下去呢?”楊立新說,社區工作不是誰都能干得了,瑣事多,除了得有特別強的責任心才行,還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知識,比如,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服務、組織社區活動等。
楊立新建議,社工的工資最起碼應該和北京市的平均工資接軌。或者,給社工一定的職業上升空間,比如說,在基層當社工滿一定年限,考公務員有優待等。進而吸引更多的人愿意到社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