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內容:鄉村醫生的工資有多少呢?鄉村醫生的待遇會不會提高呢?下面一起了解下兩會關于提高鄉村醫生待遇的提案。
著名的“溜索醫生”、全國人大代表鄧前堆今年帶來了兩份關于村醫的建議:解決鄉村醫生養老問題、制定適合鄉村醫生的政策法規。
“這是我連續第三年建議解決村醫的身份、待遇和養老問題。”鄧前堆說。鄉村醫生是一支具有*、數量龐大的農村基層醫療服務隊伍。他們長期扎根農村,行走在田間地埂上,為8億農民提供基本的醫療服務。
“但這個群體目前面臨從業環境差、收入待遇低、養老沒保障等問題,導致農村衛生人才十分短缺。”鄧前堆說。
他告訴記者,現在鄉村醫生的待遇雖然比以前好多了,但總體還是較低。“2010年左右我的工資是每月154元。現在固定補助有600元,再加上多勞多得部分,共有1300元。但比起外出打工每月能賺三四千元,這點收入對年輕人沒什么吸引力。”
同樣來自云南的全國人大代表方連英也是一名鄉村醫生,每月收入只有700多元。因為村子人少,看病的就少,收入就更低。
除了工資待遇問題,年屆半百的鄧前堆、方連英更加關心的是養老問題。方連英告訴記者,她所在縣有300多名鄉村醫生,平均年齡50歲以上,都面臨“干不動了”的問題。但鄉村醫生工作一輩子,離崗之后卻享受不了應有的待遇。
由于養老保障不足,年輕鄉村醫生無法安心扎根農村而流失嚴重,年老鄉村醫生因無生活保障而不愿退出,退崗鄉村醫生則面臨生活無著落的境況。方連英說:“希望有關部門能解決鄉村醫生養老問題,讓我們沒有后顧之憂。”
鄧前堆、方連英建議,建立鄉村醫生養老保險機制,將鄉村醫生納入社會保險體系,可參照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辦法,所需經費由中央財政、地方財政和鄉村醫生按一定比例共同分擔。同時在醫療體制改革中,將鄉村醫生納入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編制,統一管理。
全國人大代表、泰山市中心醫院院長劉君表示,基層醫院留不住人確實是普遍現象。“現在基層醫院的硬件沒問題,缺的就是人才。鄉鎮一級的醫院,本科畢業的人才留不住,待遇低是主要原因。”劉君說,要通過政策傾斜,增加基層醫療崗位的吸引力。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由35元提高到40元,增量全部用于支付村醫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這說明國家已經關注到這個群體,相信問題會逐步得到解決的。”
網友給省委書記郭庚茂留言:建議提高鄉村醫生待遇
尊敬的郭書記:
您好,請關注鄉村醫生的待遇問題。
我公公是鄉村醫生,我看他每天白天上班,飯點在家吃飯還經常被叫去出診。晚上在家休息也經常被叫去出診。村里有人大病急診,他還陪著送去市里的醫院。他沒有節假日,沒有排班,一年365天,天天都是工作日,村里有病人隨叫隨到。他已經這樣默默奉獻了幾十年了,馬上要退休的他卻沒有退休工資,而只有區區300元的生活補助。
這樣的待遇對于這些即將退休的老一代鄉村醫生的養老來說已經顯得捉襟見肘。不知道在這老一代鄉村醫生退休后是否還有年輕人愿意來到偏遠的農村服務廣大的農民兄弟。
如果沒有鄉村醫生的分流,所有大病小病都擠去市級醫院,那將對市級醫院增加額外的巨大壓力,勢必會影響城市居民的醫療資源。
鄉村醫生存在的必要性對于農民,對于整個社會是不言而喻的,那么提高鄉村醫生的待遇,留住鄉村醫生對于方便農民兄弟就醫,緩和社會矛盾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