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XX年,秦始皇的兒子胡亥欺壓平民百姓,讓百姓過不上安穩(wěn)的日子,百姓們再也忍不下去了,開始起義,封陳勝、吳廣做頭兒,一起打秦國都城咸陽。由于秦國關內難以攻下,陳勝對手下說,誰要攻入,封他為王。劉邦和項羽都是陳勝的手下,他們都想打倒秦國。開始時劉邦先殺入城內,項羽的部下得知,說:“大王,劉邦是一個對大王不利的文人。”項羽聽后,怕他奪了自己的王位,于是用了許多手段殺劉邦,劉邦得知項羽要殺自己,于是把秦國讓給了項羽,而自己卻逃跑了。在一次分劃土地始,項羽走向了死亡的道路。 劉邦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不善于打仗,可是他可以把功臣都集中在自己國,聽取他人的辦法。有好東西和大家分享。而項羽與劉邦恰恰相反,武藝高強,不愛聽別人的好辦法,自己有好東西自己分享,是一個令人看不上的人。正因如此,劉邦在劃分土地時,深處困境的他化險為夷,從落后到走上成功。
本來可以打贏劉邦的項羽最后還自刎而死,他總是在實力強時停止了進攻的腳步,而在實力弱時被別人追殺。 要想把事做成功,就不能半途而廢,要堅持到底。只要努力,就沒有做不成的事,一個人要連自信都沒有,那么他在這個世上就毫無意義。
在東漢時,河南郡有一位賢惠的女子,人人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只知道是樂羊子的妻子。一天,樂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塊金子,回家后把它交給妻子,妻子說:“我聽說有志向的人不喝盜泉的水,因為它的名字令人厭惡;也不吃別人施舍而呼喚過來的食物,寧可餓死。更何況拾取別人失去的東西,這樣會玷污品行。樂羊子聽了妻子的話,非常慚愧,就把那塊金子扔到了野外,然后到遠方尋師求學。一年后,樂羊子歸來。妻子跪著問他為何回家,樂羊子說:“出門時間長了想家,沒有其他緣故。”妻子聽罷,操起一把刀走到織布機前說:“這機上織的絹帛產自蠶繭,成于織機。一根絲一根絲地積累起來,才有一寸長;一寸寸地積累下去,才有一丈,乃至一匹。今天如果我將它割斷,就會前功盡棄,從前的時間也就白白地浪費掉了。”妻子接著說:“讀書也是這樣,你積累學問,應該每天獲得新的知識,從而使自己的品行日益完美。如果半途而歸,和割斷織絲有什么兩樣呢?”樂羊子被妻子說的話深深感動,于是又去完成學業(yè),一連七年沒有回家。樂羊子聽了妻子的話才沒有半途而廢,要不一年就白學了。項羽是一個反面例子,他本來能打贏,卻前功盡棄了。 讀書不但能增長知識,還能懂得道理。
語言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