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愛的黨支部:
周六的上午,我們小組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從學校出發來到紅樓,紅樓周圍早已不是當年的殘磚破瓦了,四周環繞著高樓大廈、花園錦簇,但紅樓本身依舊是紅磚綠瓦,依舊散發著濃濃的革命氣息。此刻,它靜靜的的聳立在這個早已遠離戰火的時代,但它卻以這種沉默的方式提醒著我們這一代革命的艱辛以及其偉大意義。
紅樓兩道鐵門旁掛著兩面當時的革命旗幟,從外部我們可以看到正中的那座紅色的標志性建筑“紅樓”,如此之景,一片肅穆油然而生,突暗的天色更添森嚴之感。進紅樓里面參觀之前需領票,好一個漫長的隊伍,隊伍的長度并沒有使游人的數量有絲毫減少,反而更有增加的趨勢,看來政府的“票免費”政策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又何嘗不是因為游人對革命時代的濃濃興致呢?懷著對革命以及革命人物的崇敬之情我們一行人終于如愿進入紅樓內部參觀,紅樓內部無意繼承了革命時期的氣息,安靜異常,游人們也沒有多少高聲交談,在這個寒冷的冬日下午讓人稍微能讓人心暖的便是這個革命圣地居然就在眼前、觸手可及,心中難免稍有激動,但也一時難以宣泄恐怕驚擾了長眠于此地的英魂。
繞過正中的標志建筑,我與幾個同學走進旁邊的參觀室,里面很長,有許多相片以及各種歷史文物展示于此。最令人難忘的莫過于那些一張張陌生又熟悉的照片了,這一張張照片是歷史的見證者,它掀起歷史塵封的記憶,讓我們有幸窺見那個時代的故事。那一段歷史是辛酸的,但它不是毫無用處的,至少它在一定程度上喚醒了一部分的國民,至少它推動了我國的前進的步伐。也正是那一場轟轟烈烈的起義掀起了一個時代的高潮,緊接武昌起義而來的便是有孫中山同志領導的辛亥革命,現在想起,這該是一個怎樣令人熱血沸騰的時代啊!隨意抬起頭來,便看到一幅頭像,模糊的頭像加上我并不豐富的歷史知識讓我無法知道此人是誰,簡單的線條勾勒出頭像的大致模樣,雖刻畫的稍許簡約,但透過那張堅毅的臉龐以及那雙不大的眼睛的攝人目光讓頭像本身絲毫不減奪人的氣勢,陡然一見,讓我們仿若見到一位革命者正屹立在風中指揮著革命戰斗,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根據那少有的歷史資料,我們了解到紅樓是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舊址,原系清朝政府修建的湖北咨議局局址,于公元1910年建成。在這里,1911年十月十日,孫中山先生領導下的湖北地區的革命黨人,成功的發動了武昌起義。翌日,在此組建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宣告廢除清朝宣統年號,建立中華民國,義聲所播,全國響應,從而結束了中國綿延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但我們永遠也無法再見到當年的情形了,令人慶幸的是我們的祖國成功的在那一次的革命推動下加快了成立的步伐。
看完這些掛在墻上的歷史痕跡,隨著人流我們踏進了軍政大樓??也就是正中的那棟大樓。地面很整潔,木質的地板他起來帶著沉悶的聲響,里面掛的是老式的吊燈,可以想象那是孫中山先生與眾人一起在昏暗的燈光下討論著整個作戰計劃,可以想見,當年,多少一份份情報從這里進入,同時又有多少指令從這里傳到全國各地,那時,我們的民族都是在一起的。內部布置據介紹是保留著當年的樣子,透出軍人的一貫嚴謹的氣質。軍人永遠是最值得尊敬的。 1 2
此次紅樓之行不可謂收獲不大,了解歷史是作為一位國民的“義務”,何況這是如此重要的歷史時代,以史為鑒!紅樓無疑是一座巨大的歷史寶庫,它不僅儲藏著歷史的文件,同時儲藏著歷史和一個時代的精神,常聽很多人說:“真是悲哀,這紅樓明顯就是重修過的,紅樓早已不是當年的紅樓了!我們又要參觀什么?”當然,我不能確切的說它是否經過重修,但我要說,即使是重修過的,它的歷史厚重感并未絲毫減少,我們參觀的不是風景名勝,我們參觀的是一座記載著歷史的建筑,但更重要的參悟其精神,觀看其精神面貌,形在外表,重修一番豈不是更好?
革命之所以稱之為革命,是因為它那無法替代的責任,民族的復興讓無數革命者拋頭顱、灑熱血,因為這是責任。我們的黨成功的完成了這個使命,如今人民安居樂業,社會穩定,一片欣欣向榮之景,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黨!斗轉星移,轉眼過將近百年,我們不能遺忘歷史的這一角,是革命的力量賦予了我們的一切,雖無法眼觀這一切的發生,但在我們心中永遠銘記。世界并不曾遙遠,只因我們還未能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