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愛的黨組織:
*機關報《人民日報》連續發表評論員文章,論述“四個全面”戰略——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深刻意義,稱其為“我們黨治國理政方略與時俱進的新創造、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相結合的新飛躍”。
從去年在江蘇調研時第一次提出“四個全面”,而后,在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在黨校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上、在中央政治局會議和集體學習中、在春節團拜會上……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斷強調,既體現論述治國理政的一貫風格,也表明“四個全面”已成為黨中央治國理政的全新布局,也讓“四個全面”成為備受關注的“新提法”。
作為重大理論突破,“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清晰展現,屬于高屋建瓴的頂層設計,有著十分龐大、深厚的實踐根基——有十八大以來一系列治國理政上的推進,有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的鋪墊,有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經驗總結。可以說,“四個全面”是堅持和發展的最新理論成果,是我們奪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理論武器,其現實意義和歷史影響,將會在中國現代化的進程中充分體現出來。
“四個全面”,概括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推動中國現代化、推動改革開放的四個關鍵問題,抓住了中國發展的“牛鼻子”。“四個全面”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缺一不可。正如在論述四者之間的關系時所說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的戰略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三大戰略舉措。”毫不夸張的說,每一個“全面”都具有重大戰略意義,任何一個“全面”遲滯、落后都有可能成為制約中國全面發展的短板。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在這一年以及今后若干年,“四個全面”的提出,勢必會使黨和國家各項工作關鍵環節、重點領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內在邏輯更加嚴密,治國理政總體框架更加成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畫卷,也會更加波瀾壯闊地展開。
我們要做的就是繼續,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深刻領會近平系列重要講話的重大意義、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實踐要求,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精神,緊緊依靠人民,從人民中吸取智慧,從人民中凝聚力量,更好地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上來,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不懈奮斗。
2015.10.21
敬愛的黨組織: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全局出發,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四個全面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總方略。作為地方國家權力機關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必須全面認識和把握四個全面的深刻內涵,找準結合點、把住著力點,切實發揮人大在推進四個全面中的重要作用,并以此引領和推動人大工作創新發展。
一要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推動轉型發展、科學發展、率先發展中主動作為。要進一步增強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擔當意識,緊緊圍繞市委四屆十次全委(擴大)會議和市四屆人大三次會議的部署,加強對經濟轉型升級、預算決算審查、國有資產收益及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等工作的監督,督促政府在想問題、辦事情、作決策時,充分考慮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內在要求和趨勢性變化,準確把握發展大勢,扎實推進轉方式、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等項工作。要不斷拓展作為空間,對帶有全局性、長遠性、根本性的重大問題以及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及時提出有針對性、前瞻性的意見和建議,為加快四個轉向,建設三大產業集群,做好八個方面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堅強的法制保障。
二要緊緊圍繞全面深化改革,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中主動作為。憲法、法律的定位決定了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不僅應該在深化民主法制領域改革中積極作為,更應該為全面深化改革輸入正能量。因此,要積極主動地推進涉及人大的改革任務部署落實,進一步完善人大組織制度、工作制度、議事程序,更好發揮根本政治制度優勢。要進一步完善監督方式,綜合采取聽取和審議工作報告、執法檢查、專題詢問和工作評議等監督方式,發現問題,提出建議,監督一府兩院始終在法治軌道上全面深化改革。要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來自群眾、聯系廣泛的優勢,當好改革的宣傳者、支持者、參與者和推動者。
三要緊緊圍繞全面深入推進依法治市,在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主動作為。人大必須主動適應國家和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把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作為主要任務,按照國家和自治區總體安排,認真做好行使地方立法權的各項工作;要加強和改進監督工作,推動憲法和法律法規的實施,堅決糾正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和司法不公、徇私枉法等問題,推動一府兩院更好地依法履職;要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開展好國家憲法日系列宣傳活動,在全社會營造學法守法尊法用法的濃厚氛圍。
2015.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