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招生網和四川招生考試院公布的錄取數據,四川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績在408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193628名左右,才可以考上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不過每年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在四川招生人數不同、試卷難度也不同,所以錄取的分數也不會相同。
一、四川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
1、四川高考2022年考生上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6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7818名;
2、四川高考2021年考生上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0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93628名;
3、四川高考2020年考生上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3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80774名;
4、四川高考2022年考生上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1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7166名;
5、四川高考2021年考生上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6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6605名;
6、四川高考2020年考生上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5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8046名;
二、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在四川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在四川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467 | 137818 | 省政府 |
2022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510 | 37166 | 省政府 |
2、2021年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在四川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四川 | 理科 | 專科 | 408 | 193628 | 省政府 |
2021 | 四川 | 文科 | 專科 | 463 | 76605 | 省政府 |
3、2020年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在四川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四川 | 理科 | 專科 | 432 | 180774 | 省政府 |
2020 | 四川 | 文科 | 專科 | 457 | 68046 | 省政府 |
高考歷年錄取數據在哪里查詢
高考后考生可以通過高考升學網(www.creditsailing.com),免費查詢高考等效分、歷年高考位次、歷年高考一分一段表、歷年高考最低分、歷年高考招生計劃等數據
高考志愿如何選學校
一、學校概況不能略掉
填報志愿的時候,一定要去了解學校的性質、層次、辦學類型、收費標準。對于設有分校及多個校區的院校,考生要關注考生在哪個校區就讀,其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的印章是否帶有分校或校區的字樣。
二、錄取原則不能馬虎
如調檔比例、退檔情況、加分政策、專業級差、身體受限、外語語種、專業報考等具體要求,每個學校的招生章程都會給出明確的調檔比例、退檔情況等錄取標準。
當你知道自己的高考分數時,你就可以對比二者的齒輪是否吻合,用調檔分數線和自己高考分做比較,這會大大提高你的高考志愿錄取率。
三、單科成績不能忽視
有的高分考生,拿到高考成績單的時候,看見總分500多或600多,達到了理想院校的調檔線時就得意忘形,以為自己一定有希望了。哪知,最后卻還是因為沒注意《招生章程》里的單科成績,填錯了志愿,導致高分落了榜。
三、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學校介紹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毗鄰著名的鐘山風景區,是一所歷史悠久、底蘊厚重的百年名校。前身是我國近現代民主革命家、社會活動家、教育家黃炎培先生創建于1918年的中華職業學校——我國第一所以“職業”冠名的學校。1952年,黃炎培出任政務院副總理兼首任輕工業部部長,將學校交由輕工業部管理;1954年,更名為上海機械學校;1960年,整體搬遷至南京,更名為輕工業部南京機電學校;1998年,由輕工業部劃歸江蘇省管理;1999年,升格為高等職業院校,更名為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2019年,升格為職業本科學校,暫定名為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本科);2020年6月,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百年傳承、薪火相繼,學校培養了張聞天、華羅庚、江竹筠、徐伯昕、朱森林、秦怡、顧心懌、王世績、鄒世昌等一批杰出校友及大批實用型技術人才。 學校有仙林、中山、天堂三個校區,占地面積1360余畝,建筑面積46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值約2.5億元;圖書118萬冊;設有14個本科專業、47個專科專業。全日制在校生13338人,其中,首屆本科生1916人。外國留學生154人。教職員工1000余人,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博學位的教師占90%以上,高級職稱教師占42%,雙師素質教師占90%以上。 學校高度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加大引才用才力度。擁有以全國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為代表的國家級教師團隊3個,省級教學和科技創新團隊14個,全國技術能手7人,國務院特貼、省名師、省級“333工程”培養對象、青藍工程培養對象、六大人才高峰培養對象、雙創博士、紫金文化創意人才、社科優青、南京市勞模、南京市“五一勞動獎章”、南京市“十佳職教教師”等150余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人、全國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人、委員11人。 學校健全和完善“分層分類、做學合一、雙創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持續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建有國家級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項目4個、中央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3個、國家精品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和在線開放課程12門、國家規劃教材46部;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3項,其中一等獎1項;全國職業院校教學能力比賽、信息化教學大賽一等獎3項;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29項、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10項、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一等獎9項。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3項,銀獎2項、銅獎9項。 學校堅持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持續提升科研和社會服務能力。主持在研的國家自然基金項目7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省部級項目17項;獲批國家“十三五”產教融合發展工程規劃項目1個、省發改委工程研究中心1個、省高校協同創新中心(職業院校工程技術中心)1個、省產教深度融合實訓平臺2個、省級大學科技園1個;與31家世界500強企業建立深度合作關系,與華為、西門子、ABB、現代重工、羅克韋爾等領軍企業建立合作平臺15個。 學校與世界職教院校聯盟(WFCP)等40多個國家(地區)的90余家境外組織和院校保持穩固的聯系,獲得全球職教界的最高榮譽——世界職教院校聯盟卓越獎“應用研究與創新”金獎。2017年至2019年連續三年蟬聯全國高職院校國際影響力50強。有來自40多個國家的400余名外國留學生在我校學習。 學校整合多方資源,積極搭建平臺,以特色優勢服務職教、以優質資源貢獻職教。牽頭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研究院、全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職教分會、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高職研究會、全國機械行業現代機電技術職教集團等全國性平臺5個,以及牽頭江蘇省輕工協會、江蘇機電職教集團等全省性平臺9個。 學校是全國首家公辦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學校;全國職業院校唯一的國務院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全國首批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試點學校;全國首批職業教育“走出去”辦學的試點院校。 面向新百年、開啟新征程,學校將深入貫徹****思想,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第三次黨代會提出的“兩新一高”戰略部署,全面推進本科職業教育改革試點,力爭在職業本科教育試點探路的基礎上,繼續發揮引領示范作用,致力成為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示范、職業教育“三全育人”的示范、職業院校“三教改革”的示范、“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示范和產教融合的示范,為實現“辦世界一流的職業院校,成為大國工匠的搖籃”的愿景努力奮斗。 (數據更新至2021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