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是江西省下轄的地級市,古稱廬陵、吉州,元初取“吉泰民安”之意改稱吉安,位于江西省中部,羅霄山脈中段,贛江中游。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美麗的吉安手抄報,歡迎閱讀。
自然地理
吉安市位于江西省中西部,贛江中游。位于北緯25°58′32?~27°57′50?,東經113°48′~115°56′之間。南北長218千米,東西寬208千米,國土總面積25283平方千米。東接撫州市樂安縣和贛州市寧都、興國縣;南鄰贛州市贛縣、上猶縣、南康市;西連湖南省桂東、炎陵、茶陵縣和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北靠萍鄉市蘆溪縣和宜春市袁州區、樟樹市、豐城市及新余市渝水區、分宜縣。距省會南昌公路里程為219公里,首都北京鐵路里程為1805.6公里。
地形
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東、南、西三面環山。境內溪流河川、水系網絡酷似葉脈,贛江自南而北貫穿其間,將吉安切割為東西兩大部分。地勢由邊緣山地到贛江河谷,徐徐傾斜,逐級降低,往北東方向逐漸平坦。北為贛撫平原,中間為吉泰盆地。
地貌
屬山地丘陵盆地地貌,分中山、低山、高丘、低丘、崗阜臺地、河谷平原、谷盆地七類,中山為海拔1000~2000米山地,面積約1920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7.59%。低山為海拔500~1000米山地,面積約為5352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21.17%。廣泛沿吉泰盆地的四周分布,形成“盆緣”。高丘海拔為200~500米,面積約為4515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17.86%,廣泛分布在境內中部地帶,多與低山相接或鑲嵌。低丘為100~200米山地,面積約為7052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27.89%,是境內面積最大的一種地貌類型。崗阜臺地海拔為50~100米山地,崗阜臺地包括低丘向河谷延伸部分的崗地和由河流流水沖積物堆積而成的洪積、沖積臺地(河谷階地)兩大部分,面積約1905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7.53%,均沿贛江及主要支流兩岸呈帶狀分布。河谷平原分為干流谷地和溪流谷地兩大類,面積約為4388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17.37%。盆谷地系指印支運動以來的繼承復合性斷陷盆谷地,四周為低山、高丘所包圍,盆地呈園形,周圍小溪匯入盆地,形成輻射狀水系,面積約為150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0.59%。[1]
山系
境內山體主要由兩大山脈構成:贛江西部為羅霄山脈,東部為雩山山脈。羅霄山脈為武功山、萬洋山、諸廣山的統稱,聳峙于贛湘邊境,是南嶺中部大庾嶺的北支,整個山脈走向大致呈北北東-南南西走向;其西北部和西南部盤踞著武功山和萬洋山,為贛、湘兩省的天然屏障;諸廣山余脈則橫亙于南,是吉安與贛州的界嶺;這三段山脈相互近于平行,皆成北北東-南南西走向,并與其集合體羅霄山脈的總走向呈微角度相交,構成邊幕式疊瓦狀排列。在羅霄山脈北段武功山南側還存在羅霄山脈的一大支脈陳山。而雩山山脈的玉華山、高龍山、東固山等山體連成不規則的月牙形綿延于區境東部和東南部,從而構成境內山脈整體輪廓:東、西、南三面環山,南高北低的地勢。境內最高點是羅霄山脈南段萬洋山主峰南風面,海拔2120.4米,為全省第二高峰;境內最低點在溧江匯入贛江入口處南岸的新干縣劉坊一帶,海拔25米。
水系
境內水系以贛江為主流,贛江在萬安縣澗田鄉良口入境,縱貫市境中部,流經萬安、泰和、吉安、青原、吉州、吉水、峽江、新干等縣(區),在新干縣三湖鎮蔣家出境,境內河段長264千米,天然落差54米,干流吉安段流域面積為26251.7平方公里,占贛江流域總面積的32.8%。
區位優勢
吉安是人杰地靈的風水寶地。吉安古稱廬陵、吉州,元初取“吉泰民安”之意改稱吉安。這里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有千年古城??吉安市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千年古窯??吉州窯、千年古銅??新干商代青銅器、千年古書院??白鷺洲書院、千年古剎??青原山凈居寺、千年古村???陂和釣源、千年古墓??吉水東吳大墓等一批歷史文化遺址。這里人才輩出、名士薈萃,從唐宋至明清,吉安科舉進士近3000名,狀元20位,榜眼、探花32位,曾出現過“隔河兩宰相,五里三狀元”的歷史盛事;“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民族英雄文天祥、《永樂大典》主纂解縉、宋代大文豪楊萬里等一批歷史文化名人先后誕生在這里。
吉安是星火燎原的革命圣地。吉安是舉世聞名的中國革命搖籃井岡山所在地。1927年,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這里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點燃了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鍛造了“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的井岡山精神。在血與火的斗爭歲月里,吉安人民前仆后繼、不屈不撓,為中國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僅記錄在冊的革命烈士就有5萬余人,從吉安走出去的共和國將軍達147名。
吉安是“三色輝映”的旅游勝地。吉安旅游資源十分豐富,“紅、綠、古”交相輝映。井岡山被譽為“天下第一山”,屬首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以井岡山、三灣、東固為代表的革命遺址遍布全市,擁有保存完好的革命舊址、遺址425處近千個點,其中國家級紅色文保單位2處28個點,省級17處;全市森林覆蓋率達66%,山青水秀,生態優美,現有武功山、青原山、玉笥山、白水仙等4個省級自然風景名勝區;廬陵文化久負盛名,文天祥紀念館、歐陽修紀念館、西陽宮等一批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名勝古跡,吸引許多國內外歷史文化人士前來觀光考察。
吉安是環境優良的投資福地。吉安有良好的區位優勢。這里位處香港、廣東經江西到中原的核心地帶,既是沿海腹地,又是內地前沿,北與長江三角洲對接,南與華南經濟圈呼應,是中原通往東南沿海的“黃金走廊”。贛江水道及京九鐵路、贛粵高速、井岡山機場,構成了水、陸、空“三路并進”的立體交通網絡,區位優勢日益凸現。吉安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地下礦藏50多種,探明礦石儲量12億噸;山林總面積2593萬畝,是國內杉木、濕地松、毛竹、油茶等經濟林的重要生產基地;水資源達215億立方米,可開發水能資源157萬千瓦,全省最大的水力發電廠??萬安水電廠就在吉安;全省最大的火力發電廠??井岡山華能電廠也在這里。吉安有充裕的熟練勞力。全市現有普通中學308所,每年為全國各大中專院校輸送優秀人才2.3萬余人,有普通高等院校1所、中專和職校54所,每年可向社會提供10余萬具有中等以上文化的勞動力。吉安有完備的涉外服務體系。已形成了由海關、檢驗檢疫、市長直通電話、投資洽談中心、外商投訴中心、辦證服務中心、招投標中心構成的“七位一體”投資服務體系。一個“創業環境最優、商務成本最低、投資回報最快、服務效率最高”的新吉安,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海內外投資者紛至沓來。
吉安是加速崛起的發展高地。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年來,吉安人民弘揚偉大的井岡山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發展為主題,以大開放為主戰略,積極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產業化進程,全市經濟社會呈現出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工業經濟增勢強勁,舉全市之力建成市高新區和11個縣區工業園,成功引進新加坡食品醫藥科技園、香港森泰集團、華禹通訊、航盛電子等一批重點企業,初步形成了電子、食品、醫藥、電力、建材、冶金等六大支柱產業,實現了由農業主導向工業主導的歷史轉型。農業結構不斷優化,培育形成了無公害蔬菜、草食畜禽、特種水產、花卉苗木和特色果業等主導產業,是全國商品糧、商品豬和全省肉牛生產基地。以旅游為龍頭的第三產業蓬勃發展,井岡山成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武功山列入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陂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初步形成了紅、綠、古交相輝映的大井岡旅游圈。2007年,全市生產總值406.01億元,增長13.6%;財政總收入40.83億元,地方收入25.32億元,分別增長26.9%、23.4%;全市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83.13億元,增長41.6%;實際利用外資2.89億美元,增長3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1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029元,分別增長17%、12.8%。吉安這座有著悠久歷史、璀燦文明的古城正煥發出勃勃生機。當前,470萬吉安人民正立足新起點、謀求新跨越,著力擴大經濟總量,提升綜合實力,加快富民強市,構建和諧社會,努力推進由農業大市向經濟強市、工業化初期向工業化中期、總體小康向全面小康的新跨越,一個文明、富裕、和諧的新吉安必將在江西中部加速崛起!
民俗風情
吉安民俗風情,既蘊含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基因,又融入了當地百姓的智慧、技藝與品德。除了延續中秋燒瓦塔、端午插“艾旗蒲劍”等傳統元素,除了“下元霄”的奇特習俗,還有不勝枚舉的亮點。歸納起來,主要是“一戲一歌一舞一燈一節”這“五個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品牌。
一戲,指的是吉安采茶戲。它的雛形是三角班,即由小生、小旦、小丑三個角色組成的班底。其內容豐富、曲調樸實、旋律婉轉、唱腔通俗,表演載歌載舞,極具特色的矮子步、拐子步、裙子功、扇子功等花樣疊出,扣人心弦。吉安采茶戲有豐富的吹奏曲牌,大多來自吉安戲及民間器樂曲。這些年創作演出的《遠山》、《鄉里法官》先后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
一歌,指的是客家山歌。吉安客家人分布廣泛,客家山歌即用客家方言演唱的一種民歌,大體分六種:號子山歌、正板山歌、四句八節山歌、五句板山歌、快板山歌、疊板山歌。作為紅軍后代的井岡山客家山歌“百靈鳥”江滿鳳,還演唱了電視連續劇《井岡山》主題曲《紅軍阿哥你慢慢走》,并亮相央視“星光大道”,轟動一時。
一舞,說的是永新盾牌舞。它是集音樂、舞蹈、武術、雜耍及造型于一體的傳統舞蹈藝術,分為四角陣、長蛇陣、八字陣、黃蜂陣、搭牌、龍門陣、荷包陣、打花牌等八個陣式,主要表現兩軍對壘破陣、相互攻守、拼戰廝殺的激烈場面,先后參加了上海世博會、西安世園會等大型活動,好評如潮。
一燈,便是吉安鯉魚燈。其舞蹈花節精美靈動,變幻繁復;其燈形美觀,奇特的魚鱗壓花工藝美侖美奐,堪稱燈彩之鄉的典范。它由一只威武雄壯的鰲魚燈作頭,一只調皮活潑的青蝦燈為尾,五只金絲鯉燈,八只(或十只)紅鯉燈居中。魚的眼、腹、尾部皆裝置燈珠,夜間表演,尤為壯觀。它曾參加澳門“內地春節習俗展”,頗受歡迎。
一節,可不是平常的節,而特指流傳于安福南鄉片的傳統節日??吃新節。其吃新的日期一般在“小暑”與“大暑”之間,視禾熟情況,擇日吃新。吃新時伴有祭祀、耍龍燈、打火把、游垅、唱山歌等民俗表演,引人入勝。吃新,不僅僅能表明農民勞作之后,對即將收獲時的無比喜悅之情,更重要的是一種增進親朋好友、左鄰右舍間和睦團結的傳統習俗,可謂吃出了一種熱鬧、一種情調、一種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