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不卡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亚洲一本色道 AV,免费观看的AV在线播放

宜昌所有的區縣名單有哪些

思而思學網

宜昌市轄夷陵區、西陵區、伍家崗區、點軍區、猇亭區5個市轄區,宜都市、枝江市、當陽市3個縣級市、遠安縣、興山縣、秭歸縣3個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和五峰土家族自治縣2 個自治縣, 共設24個街道、67個鎮、19個鄉。具體名單見下表。

一、宜昌所有的區縣名單有哪些

區劃名稱

政府駐地

下轄區域

西陵區西陵街道西陵街道、學院街道、云集街道、西壩街道、葛洲壩街道、夜明珠街道、東苑街道、南苑街道、北苑街道、窯灣街道
伍家崗區伍家崗街道大公橋街道、萬壽橋街道、寶塔河街道、伍家崗街道、伍家鄉
點軍區點軍街道點軍街道、艾家鎮、橋邊鎮、聯棚鄉、土城鄉
猇亭區古老背街道古老背街道、云池街道、虎牙街道
夷陵區小溪塔街道小溪塔街道、樟村坪鎮、霧渡河鎮、分鄉鎮、太平溪鎮、三斗坪鎮、樂天溪鎮、龍泉鎮、鴉鵲嶺鎮、黃花鎮、下堡坪鄉、鄧村鄉
宜都市陸城街道陸城街道、紅花套鎮、高壩洲鎮、聶家河鎮、松木坪鎮、枝城鎮、姚家店鎮、五眼泉鎮、王家畈鎮、潘家灣土家族鄉
當陽市玉陽街道玉陽街道、壩陵街道、玉泉街道、兩河鎮、河溶鎮、淯溪鎮、廟前鎮、王店鎮、半月鎮、草埠湖鎮
枝江市馬家店街道馬家店街道、安福寺鎮、白洋鎮、顧家店鎮、董市鎮、仙女鎮、問安鎮、七星臺鎮、百里洲鎮
遠安縣鳴鳳鎮鳴鳳鎮、花林寺鎮、舊縣鎮、洋坪鎮、茅坪場鎮、嫘祖鎮、河口鄉
興山縣古夫鎮古夫鎮、昭君鎮、峽口鎮、南陽鎮、黃糧鎮、水月寺鎮、高橋鄉、榛子鄉
秭歸縣茅坪鎮茅坪鎮、歸州鎮、屈原鎮、沙鎮溪鎮、兩河口鎮、郭家壩鎮、楊林橋鎮、九畹溪鎮、水田壩鄉、泄灘鄉、梅家河鄉、磨坪鄉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龍舟坪鎮龍舟坪鎮、高家堰鎮、磨市鎮、都鎮灣鎮、資丘鎮、漁峽口鎮、榔坪鎮、賀家坪鎮、大堰鄉、鴨子口鄉、火燒坪鄉
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漁洋關鎮漁洋關鎮、仁和坪鎮、長樂坪鎮、五峰鎮、灣潭鎮、付家堰鄉、牛莊鄉、采花鄉

二、宜昌所有區縣介紹

市轄區

1.夷陵區

夷陵區,隸屬于湖北省宜昌市,位于鄂西山區向江漢平原過渡地帶、長江西陵峽兩岸,夷陵區總面積3438.99 平方千米。

“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故名”夷陵”。夷陵區內有三峽人家、三峽大壩等旅游景點。

2.西陵區

西陵區,隸屬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區位于湖北省西部,宜昌市中部,長江左岸,總面積58.97平方千米。

宜昌市西陵區境內數十處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現,證明了七、八千年前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宜昌遠古屬西陵部落。

3.伍家崗區

伍家崗區是湖北省宜昌市下轄區,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面積84.03平方公里。伍家崗區是宜昌市的老工業區,擁有量大質優的工業存量。

4.點軍區

點軍區,隸屬于湖北省宜昌市,位于宜昌城區長江南岸,面積546平方千米。點軍區地處宜昌市中心城區長江以南,北接夷陵區的三斗坪鎮,南連宜都市的紅花套鎮。境內著名景點有車溪、紫陽龍洞、磨基山等。

5.猇亭區

猇亭區是宜昌市城區的東南門戶、工業區、渝東鄂西對外交通的樞紐,處于承東啟西的位置,亦是宜昌市新興工業的重要拓展地,面積118.52平方公里。

猇亭,得名于西漢,虎嘯為“猇”;十里為一亭,故稱“猇亭”,三國時期著名戰役“夷陵之戰”即發生于此。

縣級市

6.宜都市

宜都,湖北省直轄、宜昌市代管縣級市,位于鄂西南長江中游南岸,總面積1357平方千米。

宜都于公元前196年設縣制,名為夷道。公元210年,劉備設宜都郡,取“宜于建都”之意。宜都素有“楚蜀咽喉”、“三峽門城”、“鄂西門戶”之稱。

7.枝江市

枝江市屬湖北省宜昌市代管縣級市,地處長江中游北岸,總面積1310平方公里。

枝江歷史悠久,周稱丹陽,屬楚,秦因“蜀江至此如喬木分枝”而得名,西漢元年始設縣治,1996年經國務院批準撤縣設市,是一座擁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城。

8.當陽市

當陽,湖北省直轄、宜昌市代管縣級市,位于湖北省中部,西鄰三峽宜昌,東連荊州古城,北通襄陽隆中。

戰國時,秦始建當陽縣,屬南郡,距今2200多年歷史,是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境內有聞名天下的長坂坡以及太子橋、當陽橋、錦屏山等三國古跡。

9.遠安縣

遠安縣,隸屬于湖北省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部、宜昌市東北,東、東南與荊門市、當陽市毗鄰,西南、西與夷陵區為鄰,北與保康縣、南漳縣接壤,總面積1752平方千米。

遠安位于鄂西山地向江漢平原的過渡地帶,歷史文化悠久,森林覆蓋率74.5%,是湖北省綠化達標第一縣、湖北省生態縣。

10.興山縣

興山縣,隸屬于湖北省宜昌市。因“環邑皆山,縣治興起于群山之中”而得名。

興山縣面積2327平方公里,滬蓉北宜巴高速公路、十宜鐵路均從該縣穿境而過,鄭萬高鐵在此設興山站。興山通用機場正在規劃和建設中。

11.秭歸縣

秭歸縣,隸屬于湖北省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部,面積2427平方公里。

秭歸縣名來源《水經注》“屈原有賢姊,聞原放逐,亦來歸,因名曰姊歸”,“秭”由“姊”演變而來;獲“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最美外景地”、“中國龍舟之鄉”、“中國詩歌之鄉”等稱號。

自治縣

12.長陽土家族自治縣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是湖北省宜昌市所轄的一個自治縣,位于鄂西南山區、長江和清江中下游,總面積3430平方公里。境內著名景點有清江畫廊、赤穴、黑穴、向王廟、德濟亭、石神臺、盔頭巖等。

13.五峰土家族自治縣

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隸屬湖北省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以喀斯特地貌為主,平均海拔1100米,是一個少數民族山區縣,五峰縣面積2372平方公里。2016年11月,五峰土家族自治縣被國家旅游局評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

三、宜昌簡介

【地理位置】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處長江上游與中游的結合部、鄂西武陵山脈和秦巴山脈向江漢平原的過渡地帶,“上控巴蜀,下引荊襄”。地跨東經110°15'~112°04'、北緯29°56'~31°34'之間,東西最大橫距174.08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80.6公里。東鄰荊州市和荊門市,南抵湖南省石門縣,西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靠神農架林區和襄陽市。

【水資源】河流:宜昌市河流均屬長江流域的長江上游干流水系、長江中游干流水系、清江水系、洞庭湖區的四口水系及澧水水系等五大水系。以長江干流為主脈,河流多、密度大、水量豐富。據全國水利普查調查,宜昌市集水面積在50平方公里以上135條,在境內的集水面積占全市總面積的91.5%,河網密度0.24公里/平方公里。河流集水面積大于1000平方公里,長度大于100公里以上河流主要有長江、清江、沮漳河、黃柏河、漁洋河等。

湖泊:宜昌市被納入全省第一批和第二批湖泊保護名錄的共有11個湖泊,集中分布在東部平原地區,其中水面面積1平方公里以上湖泊4個,即位于枝江市問安鎮、七星臺鎮的陶家湖,位于枝江市馬家店街道、問安鎮、仙女鎮的東湖,位于枝江市問安鎮的太平湖,位于枝江市馬家店街道、問安鎮的劉家湖;水面面積1平方公里以下湖泊7個,即位于枝江市馬家店街道的楊家垱湖和五柳湖,位于枝江問安鎮的黨家湖、清明湖,位于當陽市草埠湖鎮的季家湖,位于宜都市高壩洲鎮的南樁橋湖、貴子湖。

水資源量:2016年,全市水資源總量166.29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61.3%,比常年偏多20.3%。其中:地表水資源量165.39億立方米,折合徑流深775.1毫米,比上年增長61.7%,比常年偏多20.4%;地下水資源量46.84億立方米,地表與地下水資源重復計算量45.95億立方米。全市入境水量4377.1億立方米,比上年偏多8.6%,比常年偏少4.3%;全市出境水量4535億立方米,比上年偏多9.9%,比常年偏少3.5%。全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4026立方米,居全省第四位;畝均水資源占有量4093立方米,居全省第六位。

【礦產】全市共發現礦產地1000多處,其中探明儲量的礦產地230處。發現礦種88種,占全國已發現礦種的51.2%、全省的62%。已探明工業儲量的礦產48種,有13種礦產列全省第一。發現礦床397處,其中大型礦床17個,中型礦床58個,小型及以下礦床322個。宜昌市磷礦列全國八大磷礦區第一位,是省內富磷礦石主要產區,累計查明磷儲量42.4億噸,保有儲量39.3億噸。全市磷礦年產量1300萬噸左右。石墨礦是中南地區唯一的鱗片石墨大礦,在全國五大鱗片石墨礦中品位居第一位,儲量居第三位。玻璃用砂巖礦為全國四大優質硅砂礦之一。水泥用灰巖在全省占有重要位置。以宜昌市石材為原料生產的三峽紅、西陵紅、三峽浪等飾面石材是全國知名的品牌。礦產資源分布面廣,優勢礦種產地相對集中,區域特色明顯。全市各縣市均有礦產分布,但地域差異明顯。主要礦產相對集中,形成12個礦產集中區。全市有礦山506家,其中煤礦140家,磷礦49家,石墨、錳、金、銅、鉛鋅、采石場等317家,年產固體礦石3100萬噸,從業人員3萬余人,實現礦業總產值43億元,礦產采選業及深加工產值約800億元。全市年檢探礦權66個,其中磷礦33個,煤礦7個,黑金屬礦產6個,有色金屬礦產6個,貴金屬礦11個,非金屬礦3個。勘查登記面積536.23平方公里。礦業及礦產品加工業在宜昌市國民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建有湖北宜化集團、宜昌興發集團、湖北東圣化工集團、湖北三峽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長陽宏信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等一批具有較強實力的礦產品開發和加工企業,基本形成以磷、石墨、石英砂、石材、水泥原料為主體的生產加工基地,使宜昌成為省內乃至全國具有較大影響的磷化工和建材生產基地。

【歷史沿革】宜昌歷史悠久,距今一二十萬年前,清江流域就有“長陽人”的活動。境內數十處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現,證明七八千年前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宜昌遠古屬西陵部落,夏商時為古荊州之域,春秋戰國時為楚國的西塞要地,建有城邑,以后為歷代郡、縣、州、府治所。楚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楚、拔郢、燒夷陵”,夷陵之名始見于史籍。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郡縣,宜昌市大部分地域屬南郡。兩漢時,分屬荊州南郡和武陵郡,置有夷陵、夷道、枝江、當陽、臨沮、秭歸、佷山等縣。三國時,大部地域始屬魏,又屬蜀,旋屬吳。晉置宜都郡,統夷陵、夷道、佷山、宜昌(分夷陵西境而置)4縣,宜昌之名始見于史籍。南北朝時宋、齊皆與晉同。梁改宜都郡為宜州,西魏改為拓州,后周改為陜州。隋大業三年(607年)改陜州為夷陵郡,轄夷陵、夷道、遠安3縣,夷陵縣為郡治,隸屬荊州都督府。唐初,改夷陵郡為陜(硤)州,領4縣,屬山南道。天寶初又改為夷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復改陜州,轄原4縣,仍屬山南道。五代時,陜州與荊州、歸州為南平國。北宋復稱陜州,屬荊湖北路,仍領原夷陵4縣。元豐年間(1078—1085年)改“陜”為“峽”。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升峽州為峽州路,領原4縣,屬河南行省荊湖北道。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取峽州路,改為峽州府,旋降府為州。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峽州為夷陵州,領宜都、長陽、遠安3縣,治所夷陵,隸屬湖廣布政使司荊州府上荊南道。清順治四年(1647年),夷陵州隸屬荊州府。順治五年,改“夷陵”為“彝陵”。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彝陵州為宜昌府,改彝陵縣為東湖縣并為宜昌府治所,領東湖、興山、巴東、長陽、長樂5縣及歸州、鶴峰2州,隸屬荊宜施道。宜都、枝江、當陽、遠安4縣屬荊州府。清光緒二年(1876年)中英《煙臺條約》簽訂,宜昌被辟為通商口岸。次年,宜昌設立海關,正式對外開放。

民國初年廢府、州建制,實行省、道、縣三級制。1912年改東湖縣為宜昌縣,與興山、秭歸、巴東、長陽、五峰、鶴峰縣屬荊南道。當陽、遠安屬襄南道。1922年,宜昌屬荊宜道。1932年、1936年,宜昌、宜都、當陽、遠安、興山、秭歸、長陽、五峰8縣先后屬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設于宜昌縣城。枝江縣先后隸屬于湖北省第七行政督察區、第四行政督察區。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1928年至1932年,宜昌地區湘鄂邊根據地、巴(東)興(山)歸(秭歸)根據地、荊(門)當(陽)遠(安)根據地是湘鄂西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武裝斗爭,在許多地方建立過革命政權。解放戰爭時期,1948年7月,中共江漢區委決定正式成立第四專員公署(亦稱襄西專署),1949年1月改為當陽專署。1949年5月20日在當陽成立宜昌專員公署,并在當陽組建宜昌市黨政領導班子。6月11日,在當陽蘆家灣正式成立中共宜昌市委員會、宜昌市人民政府。1949年7月16日,宜昌城區解放。宜昌專署機關和宜昌市黨政機關隨即從當陽遷駐宜昌城。1949年11月15日,今宜昌市全境解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湖北省分設8個行政區,宜昌行政區專員公署轄宜昌、宜都、枝江、當陽、遠安、興山、秭歸、長陽、五峰9個縣。同時劃出原宜昌縣城區和近郊農村置宜昌市,直屬湖北省人民政府管轄。1951年,改湖北宜昌行政區專員公署為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區專員公署,1955年改為湖北省宜昌專員公署。1954年11月,宜昌市改屬宜昌專員公署領導。此時,宜昌專員公署轄9縣1市。1955年7月撤枝江縣,將其轄區并入宜都縣,此時宜昌專員公署轄8縣1市。1958年12月,撤銷宜昌專員公署,建立宜都工業區行政公署。

1961年5月,撤銷宜都工業區行政公署,重設宜昌專員公署。1962年10月,復置枝江縣,仍為宜昌專員公署所轄。至此,宜昌專員公署轄9縣1市。1968年1月成立宜昌地區革命委員會。1971年1月,神農架林區劃歸宜昌地區領導,1972年3月復為省屬。1978年10月,撤銷宜昌地區革命委員會,設立宜昌地區行政公署。1979年6月,宜昌市恢復為省轄市。1984年7月13日,國務院批準撤銷長陽縣和五峰縣,分別成立長陽和五峰兩個土家族自治縣,實行民族區域自治。1986年12月13日,國務院批準宜昌市設置西陵、伍家崗、點軍3個縣級行政區。1987年11月30日,國務院批準撤銷宜都縣,建立枝城市(1998年6月11日更名為宜都市)。1988年10月22日,國務院批準當陽縣撤縣設市。

1992年3月,為適應改革和發展的需要,經中央批準,宜昌地市合并,實行市領導縣的體制。此時,宜昌市轄7縣(宜昌縣、枝江縣、遠安縣、興山縣、秭歸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五峰土家族自治縣)、2市(枝城市、當陽市)和3區(西陵區、伍家崗區、點軍區)。1995年3月21日,國務院批準成立宜昌市猇亭區。1996年7月30日,國務院批準枝江縣撤縣設市。2001年3月22日,國務院批準撤銷宜昌縣,設立夷陵區。至此,宜昌市轄夷陵、西陵、伍家崗、點軍、猇亭5個區,遠安、興山、秭歸、長陽、五峰5個縣和宜都、枝江、當陽3個縣級市。

【行政區劃】2016年,宜昌市轄13個縣市區,即遠安縣、興山縣、秭歸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宜都市、枝江市、當陽市、夷陵區、西陵區、伍家崗區、點軍區、猇亭區,共設20個鄉、67個鎮、23個街道。2016年,全市行政區劃及其名稱未作調整。

【人口】2016年,宜昌市總人口3943129人,比2015年3981773人減少38644人,城鎮人口1798173,鄉村人口2144956人,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5.6%。其中,男性2013248人,女性1929881人。17歲以下503073人,18~34歲863119人,35~59歲1711052人,60歲以上865885人。總人口減少38644人,原因是2016年常住人口統計口徑改變,按照公安部要求,統計口徑以人口信息系統中實際錄入的數據為本地人口總數,人口總數中不再加入未落常住人口數。三峽大學、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和三峽電力職業學院在校學生55311人中,39783名學生沒有將戶口遷入宜昌,這部分人2016年不再作為未落常住人口統計在2016年的常住人口總數中,造成2016年人口總數比2015年總數減少38644人。2016年,全市總戶數為1529078戶,比2015年總戶數1523781戶增加5297戶。

全年全市出生人口31299人,比2015年36524人減少5225人;死亡人口24768人,比2015年31540人減少6772人,自然增加人口6531人。人口出生率為7.94‰,人口死亡率為6.2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66‰。

2016年,全市遷入9888人,比2015年遷入11595人減少1707人。2016年遷出14794人,比2015年遷出16161人減少1367人,2016年人口機械減少4906人。

【民族】宜昌市轄長陽、五峰兩個土家族自治縣,1個民族鄉(宜都市潘家灣土家族鄉),3個民族村(點軍區土城鄉車溪土家族村、興山縣高橋鄉賀家坪土家族村、秭歸縣九畹溪鎮石柱土家族村)。根據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宜昌市少數民族總人口47.2萬人,共有45個少數民族,其中土家族46.4萬人,苗族2420人,回族2175人,滿族908人,壯族664人。100~500人的民族有6個,10~100人的民族有16個,10人以下的民族有18個。

【宗教】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等5種宗教在宜昌都有活動場所和信教群眾。宜昌市有市級愛國宗教團體4個,分別是市佛教協會、市道教協會、市天主教愛國會、市基督教“兩會”(市基督教協會、市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另有城區清真寺暨回族民管會代行伊斯蘭教協會職能。批準登記的宗教活動場所59處。有宗教教職人員138人,其中天主教16人、基督教15人、佛教65人、道教40人、伊斯蘭教2人。信教群眾4萬余人,其中佛教1.3萬人、道教0.54萬人、天主教0.64萬人,基督教1.4萬人、伊斯蘭教0.37萬人。

宜昌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概況】2016年,宜昌市實現生產總值3709.4億元,比上年增長8.8%;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2%;固定資產投資3191.2億元,增長18.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40.3億元,增長13.8%;外貿出口23.3億美元,下降13.4%;實際利用外資3.9億美元,增長10.2%;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35元,增長9%;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57元,增長8.2%。縣域經濟爭先進位,宜都市在全國百強縣中的排名前進8位,位居第85位;夷陵區、枝江市、秭歸縣在全省縣域經濟考核排名中各前進1位,分別位居第3位、第6位、第12位;宜都市、夷陵區、枝江市、當陽市繼續位居全省縣域經濟20強。

項目建設2016年,全市實現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3191.2億元,比上年增長18.8%,投資總額和增速均居全省第2位。第一產業完成投資86.6億元,比上年下降18.1%;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分別完成投資1545.9億元、1558.6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30.5%、11.7%。工業完成投資1493.7億元,比上年增長26.1%。文體用品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投資增速超過100%。全市100個重點項目全部開工,完成投資460.8億元,投資完成率123.5%,79個項目完成或超額完成全年投資計劃。其中,省級36個重點項目全部開工,完成投資211.2億元,投資計劃完成率113.8%,27個項目完成或超額完成全年投資計劃。至喜長江大橋、蘭臺科技園、南玻平板顯示器、百里荒風電等一批項目相繼建成。鄭萬鐵路宜昌段建設啟動;當遠鐵路計劃2017年7月底開工;宜昌至常德高鐵規劃通過專家論證;三峽翻壩物流園疏港專用鐵路獲批在宜萬線宜昌南站接軌;襄荊宜高鐵、三峽水鐵聯運、江北翻壩高速公路、三峽機場二期改擴建等一批項目前期工作正在進行。全市1887個項目被納入國家重大建設項目“三年滾動計劃”,總投資5839億元,居全省第2位。

【工業經濟】2016年,全市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221.8億元,比上年增長12.2%;工業用電量170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3%。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37家,年內新增規模工業企業127家,比2015年底凈增46家。新增產值過億元企業393家,達到885家,湖北宜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湖北稻花香集團、湖北興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上榜2016中國企業500強榜單。工業四大千億產業完成產值4881.96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8.5%,其中精細化工產業完成產值1906.29億元,比上年增長9.4%;食品生物醫藥產業完成產值2120.98億元,比上年增長16.2%;先進裝備制造產業(不含軍工企業)完成產值906.19億元,比上年增長15.9%;新材料產業完成產值794.55億元,比上年增長18.8%。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666.2億元,占GDP比重18%,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新增1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8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6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公共實驗服務平臺)。

【農村經濟】2016年,全市實現農業總產值687.02億元,比上年增長11.2%。全年糧食產量152.93萬噸,比上年減產10.5%。油料產量23.99萬噸,比上年減產0.8%。茶葉產量7萬噸,比上年增產2.49%。園林水果產量330.57萬噸,比上年增產7.3%,其中柑橘產量323.15萬噸,比上年增產7.5%。蔬菜(含食用菌)產量433.75萬噸,比上年增產0.4%。肉類總產量58.51萬噸,比上年減產3.4%。水產品產量20.25萬噸,比上年減產2.3%。全市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494家,比上年增加6家。全市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累計達到81家。全年實現農產品加工產值2251億元,比上年增長15.2%。農村土地確權登記工作全面完成,建立農村產權交易中心5個。全市流轉土地面積達6.67萬公頃,土地股份合作社共35家。全年新增涉農中國馳名商標7個,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5個。休閑農業經營企業和合作社達到3600家,綜合收入40億元。

【服務業】2016年,全市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1187.7億元,比上年增長10.4%,占生產總值比重32%,同比提高1.6個百分點。全市實現旅游總收入602.05億元,比上年增長33.7%。全年接待國內外游客5655.5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9.5%。現代物流業實現產值1200億元,比上年增長20%,“互聯網+”信息經濟快速發展,宜昌市在“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評估中居全國第六位。阿里巴巴、唯品會電商平臺落戶宜昌,枝江市實施“村淘”項目全覆蓋。臨空經濟蓄勢待發,凌云飛機維修基地正式投產。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3130億元,比年初凈增307.5億元,同比增長10.9%;各項貸款余額2353.4億元,比年初凈增220.2億元,同比增長10.3%。全市企業發行企業債、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超短期融資券、非公開股票等共計338.6億元,城市建設發展基金、三峽產業引導股權投資基金、綠色發展投資基金、PPP民生事業發展基金等各類基金總規模達到400多億元。

【改革開放】2016年,宜昌市“三去一降一補”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提前兩年完成省下達的煤炭產能化解任務;商品房庫存面積和去化周期進一步減少;依法妥善處置和化解一批企業風險,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降至2.02%;降低企業成本103億元。啟動三峽生態經濟合作區生態治理“宜昌試驗”,實施長江生態修復宜昌行動和三峽區域合作宜昌先行。行政審批進一步提速,企業注冊登記實現全程電子化,投資項目全面推行網上審批和聯審平臺辦理。不動產統一登記、農村綜合產權、農村金融創新等改革順利推進。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全面完成。農電管理體制全面理順。“營改增”、事業單位分類、縣級公立醫院等改革成效明顯。創新型城市、質量強市等25項國家試點示范加快推進。湖北自貿區宜昌片區獲批,三峽保稅物流中心封關運營,宜昌綜合保稅區申報工作正在推進中。口岸通關水平逐步提升,多條國際直航包機獲批。外貿出口額達到23.3億美元,利用外資3.9億美元。實施“走出去”戰略,安琪集團等48家企業到境外發展。

【城鄉建設】2016年,城區峽州大道上段、江南大道建成通車,西陵二路首段高架橋貫通,點軍大道上段投入使用,江城大道上段基本完工,伍家崗長江大橋、BRT夜明珠段加快建設,快速環網體系基本實現內環閉合。宜昌規劃展覽館、磨基山公園建成開放,宜昌奧體中心主體工程完工,市委黨校、老年大學、青少年實踐教育基地等項目進展順利。鄭萬鐵路宜昌段、江北翻壩高速公路、白洋長江大橋開工建設;宜昌港主城港區白洋作業區一期工程開港營運,宜昌港秭歸港區茅坪作業區二期工程基本建成;三峽機場改擴建、白洋物流園、紅花套綜合碼頭等項目加快建設,軌道交通、三峽水鐵聯運、宜昌港主城港區云池作業區三期工程、宜昌港秭歸港區茅坪作業區三期工程等項目前期工作穩步推進。

【社會民生】全年新增就業12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6萬人,困難人員再就業1.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1.8%,低于4%的控制目標。開工建設保障房、棚改住房3.7萬套,開工率100%;基本建成4.1萬套、分配入住2.7萬套。棚改貨幣化安置1.9萬戶。實施學前教育項目22個,新增省級示范園3所、市級示范園20所。宜昌市通過國家衛生城市復審,獲國家衛生城市“三連冠”。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建立城市級視頻監控云,城區主要公共場所基本實現免費WiFi全覆蓋。“互聯網+分級診療”惠民醫療服務全面啟動,結核病綜合防治扎實推進。全年91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出列,4.96萬戶12.79萬人脫貧。易地扶貧搬遷入住8015戶19416人。災后重建任務全面完成,累計補改種各類作物1.76萬公頃,修復水毀農田近2000公頃,倒房重建2365戶,房屋修繕3266戶。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