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有4個區縣,分別為東港區、嵐山區、五蓮縣、莒縣。具體名單見下表。
一、日照所有的區縣名單有哪些
日照市目前下轄2區(東港區、嵐山區),2縣(莒縣、五蓮縣),16個街道,35個鎮,4個鄉,195個居委會,1563個村委會。
二、日照所有區縣介紹
市轄區
1.東港區
東港區,隸屬于山東省日照市。瀕臨黃海,位于中國大陸海岸線的中部,山東半島南翼,北依青島,南接連云港,隔海與日本、韓國相望。總面積1507平方千米。
東港區成立于1992年12月,是日照市的主城區。位于國家重點開發的沿海主軸線與新亞歐大陸橋沿橋經濟帶的交匯處、環黃渤海經濟圈與長三角經濟圈的結合部,是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規劃和山東省“兩區一圈一帶”戰略的重要節點城市。
2.嵐山區
嵐山區地處魯東南,東臨黃海,西鄰莒南縣、莒縣,北連日照市東港區,南接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區;海岸線總長25公里,總面積778平方公里。是日照市的城市副中心、臨港工業基地。
嵐山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就曾為紀國的都城紀鄣。嵐山區政府駐地安東衛設立于明洪武17年(公元1384年),時與天津衛、威海衛、靈山衛齊名,是當時全國“四大名衛”之一。
縣
3.五蓮縣
五蓮縣,是山東省日照市下轄縣。地處山東半島南部。1947年5月建縣,因境內秀麗的五蓮山而得名。
五蓮縣先后榮獲中國最美生態旅游示范市、“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山東省旅游強縣”、國家園林縣。
4.莒縣
莒縣,隸屬于山東省日照市,位于山東省東南部,日照市西部,面積1821平方千米。
莒縣歷史悠久,是千年古縣、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文化強省建設先進縣。縣城曾是春秋時期莒國都城所在地,是山東省面積最大的古城,“毋忘在莒”的典故就出在這里。
三、日照簡介
日照市位于我國沿海主軸線中段,山東半島南翼,環黃渤海經濟圈、環太平洋經濟圈和新亞歐大陸橋經濟帶結合部,東臨黃海,西接臨沂市,南與江蘇省連云港市毗鄰,北與青島市、濰坊市接壤,隔海與韓國、日本相望,是國家確立的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山東半島城市群的一員、魯南經濟帶對外開放前沿,被列為“一帶一路”倡議規劃中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
日照市現轄東港區、嵐山區、莒縣、五蓮縣和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山海天旅游度假區,總面積5374.90平方公里。截至2022年末,全市共16街道、35鎮、4鄉,162居、1497個村,戶籍人口307.91萬人。
歷史沿革
日照,周為莒地,秦屬瑯琊郡,西漢置海曲縣,三國魏時屬城陽郡并于莒,北魏置梁鄉縣。隋時歸莒縣,屬瑯琊郡,唐、宋屬密州。1087年(宋元佑二年)置日照鎮,屬莒縣,日照之名始于此,有“日出初光先照”之意。1184年(金大定二十四年)始設日照縣,屬益都府莒州,元明沿襲,清屬沂州府。
中華民國建立后,1913年撤府,屬膠東道。1928年撤道直屬省政府。1940年3月,日照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先后屬濱海行署、濱海專署和三專署。1950年歸屬沂水專署,1956年歸臨沂專署。
1985年3月,撤縣設市(縣級)。1989年6月,升格為地級市(筒子市)。1992年12月,設區帶縣,轄東港區、莒縣、五蓮縣。2004年9月,設立日照市嵐山區。1993年8月,成立日照開發區,2010年4月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1995年9月,設立山海天旅游度假區,2020年12月入選國家級旅游度假區。2000年5月,日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開始建設,2008年1月,升級為省級高新區。
地理人文
日照市屬魯東丘陵,背山面海,中高周低,略向東南傾斜,山地、丘陵、平原相間分布。最高點為五蓮縣境內馬耳山,海拔706米;最低點為東港區東海峪村,海拔1~1.5米。境內主要有沭河、傅疃河、潮白河、濰河和繡針河等較大河流18條,除濰河流入渤海外,其余流入黃海。日照無天然湖泊,有青峰嶺、日照、仕陽(大型水庫)和戶部嶺、嶠山、馬陵水庫(中型水庫)等大小水庫539座,庫容13.48億立方米。日照淺海水域廣闊,海岸線長度226.4公里,海洋資源開發利用潛力很大。主要有平島、達山島、車牛山島、桃花島、太公島等22個島嶼,面積0.42平方公里。
日照生態環境優美,依山傍海,山水共擁,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空氣清新,光照充足,被譽為“北方的南方、南方的北方”,是“聯合國人居獎”獲得城市。擁有國家級海濱森林公園,有3700年樹齡的浮來山“天下銀杏第一樹”、“奇秀不減雁蕩”的五蓮山、江北第一野生杜鵑花園九仙山、太極圣地大青山。近年來,相繼摘得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長安杯”等城市桂冠。
日照文化底蘊深厚,名人志士輩出。這里有距今18000年的上古神話傳說,是東方太陽文化發源地之一,龍山文化的重要發祥地。陵陽河遺址出土的原始陶文,早于甲骨文1500多年,蛋殼黑陶被考古界譽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作”。莒文化與齊文化、魯文化并稱山東三大歷史文化,“毋忘在莒”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日照是文化部首批命名的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日照農民畫享譽中外。日照人杰地靈,兵家鼻祖姜尚、《文心雕龍》作者劉勰、明代狀元焦竑、中共一大代表王盡美、*政治局原常委宋平、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等,原籍都是日照。
交通條件
日照是交通便捷的樞紐城市,擁有港口、機場、高鐵、高速、重載鐵路、長輸管線組成的現代化、立體式綜合交通體系。日照港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航;日照機場開通到北上廣深等21個國內重點城市的航班;日蘭高鐵日照至曲阜段建成運營,日照到濟最快2小時,到北京、上海僅需3個多小時。公路通車里程1.04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22.64公里,國道445.28公里。全市擁有石臼和嵐山兩大港區,生產性泊位達到89個、年吞吐能力3.26億噸,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78個。
經濟發展
日照市經濟門類齊全,特色產業突出,是“北方綠茶之鄉”,是世界三大海岸綠茶城市之一,依托港口優勢,培育形成以鋼鐵、汽車及零部件為骨干的現代臨港產業體系。日照是國家和山東省布局的沿海先進鋼鐵產業基地,擁有山鋼日照公司、日鋼集團兩大龍頭鋼鐵企業。日照還是山東省重點打造的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產業基地,擁有中興、長城、采埃孚、現代威亞、五征、興業汽配等骨干企業。
2022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2306.7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8%。三次產業比例為9:40.7:50.3。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5.54億元,扣除留抵退稅因素比上年增長6.6%,同口徑稅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76.2%。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89.10億元,增長6.8%。貨物進出口總值1397.7億元,增長20.4%。其中,出口545.3億元,增長35.4%;進口852.4億元,增長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