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為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為先,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讓學生接觸自然,了解社會,拓寬視野,豐富知識,提高社會實踐潛力和綜合素質,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培養學生興趣愛好,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使廣大中小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提高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樹立學生社會職責感。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開展中小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主要資料及形式
中小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主要包括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學習活動、到綜合實踐基地校體驗活動、社會服務和調查、農村社會實踐活動、軍政訓練、走進大自然活動”等資料。各校園要因地制宜,創新活動手段和方式,充分發揮中小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主動性和用心性,構筑全員參與、全面系統的社會實踐平臺,實現社會實踐工作的常態化、機制化。
(一)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學習活動。我市是革命老區,市內擁有很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校園要充分發揮周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資源優勢,結合《讓歷史告訴未來》一書,以研究性學習或班團活動的形式,組織學生利用各種法定節日、傳統節日、歷史人物和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日等,走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理解革命傳統和民族精神教育,增進愛國情感,提高道德修養。(校園每學期至少組織一次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學習活動。)
(二)開展綜合實踐教育基地體驗活動。各校園要充分利用龍井市教育局綜合實踐教育基地校,有目的、有地組織中小學生到實踐教育基地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或進行素質教育拓展訓練,培養學生自立、自理、自救、自護的潛力。綜合實踐教育基地校將結合不同年級的學生設置合理的綜合實踐課程和拓展訓練項目,提高綜合實踐課程的實效性。(各校到東盛綜合實踐基地活動的具體時間另行安排)
(三)開展社會(社區)服務和調查活動。校園、家庭、社區三結合是提高德育工作實效的重要途徑,各校園要主動加強與社區和家庭的聯系,組織學生到社區開展禮貌建立、交通協勤、公益勞動等志愿者服務和調查活動。透過融入社會、接觸生活,增加對社會的認識與理解、體驗與感悟,不斷增強社會職責感。各校園要用心探索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新途徑和新方法。初中和高中要鼓勵學生多參加社會服務和調查活動。(校園每學期至少組織學生1―2次社會實踐活動。)
(四)開展農村社會實踐活動。農村社會實踐活動主要包括參加農業生產勞動實踐體驗和現代農業考察,學習掌握基本的農事操作技能;了解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科學知識,學習黨和國家關于農民、農業、農村的政策,考察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建設的新面貌。(高中階段的農村社會實踐原則上安排在高二年級,要列入教學計劃,其中二分之一以上時間應安排學生參加農業生產勞動。初中和小學4-6年級在校期間,都要到教育局實踐基地進行社會實踐或考察活動。(具體活動時間另行安排)
(五)開展中小學生軍訓活動,加強學生體質和體能訓練。各校園要保證學生每一天一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做好體育、藝術“2+1“活動,切實提高學生的體質和體能,掌握兩項體育技能和一項藝術技能。在軍事技能方面,高中學生軍訓要根據教育部、總參謀部、總政治部印發的《高級中學學生軍事訓練教學大綱》的要求,透過軍事訓練與教學使學生掌握基本軍事知識和技能,增強愛國主義信念、國防觀念和國家安全意識。高中一年級新生和中等職業校園新生原則上均應參加軍訓,高二、初中和小學學生務必把參加國防教育與訓練作為必修課。(各校園每學年至少開展一次國防、民防教育活動的實踐體驗活動。)
(六)開展走出校園、走進大自然體驗活動。各校園要遵循學生成長規律,依據學生年齡、生理、心理特點,有計劃地合理安排踏青、遠足活動,讓學生走出校園,走進大自然,感受家鄉的秀麗。進一步豐富學習生活、增長知識、陶冶情操、減輕學習壓力和課業負擔,使學生更加熱愛生活、熱愛人生。(各校園每個學年度務必組織一次體驗大自然的活動。)
二、中小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總量
小學生1-3年級學生的實踐活動以校內外有計劃的活動為主,以校園和家庭為主要活動場所,重在體驗,每學年要保證3天;小學4-6年級學生和中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包括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學習、綜合實踐基地校體驗、社會服務和調查、國防教育、走進大自然活動等,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小學生4-6年級每學年10天左右;初中和高中階段每學年不少于20天。
為確保中小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時間,各校園要充分利用寒暑假、節假日、雙休日合理安排實踐活動,要將實踐活動時間與教學時間統籌思考,確保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時間得到真正落實。
三、中小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組織與管理的要求
(一)各校園要進一步提高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重要性的認識,切實加強領導,要按照教育局年初制定的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制定本校,確定活動總量、資料及時間。要嚴格按照計劃日程組織中小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3月20日前將校園社會實踐活動方案上交教育局)
(二)各中小校園要認真做好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組織工作,要把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作為必修資料列入教育教學計劃,切實予以保障。校園要建立健全學生社會實踐領導機構和管理機制,并指定專人負責。要以教導處牽頭負責實施中小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政教處、少先隊、團委協助做好各項工作。校園要制定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評價細則,將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列入每個學期學業成績考核項目。
(三)切實加強中小學生社會實踐指導教師隊伍建設。校園要加強對全體教師的指導,牢固樹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識,用心參與學生社會實踐工作。要選派政治素質好、職責心強、業務水平高的教師從事學生社會實踐的組織指導工作。校園要把教師指導和參與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列入教師工作量,納入考核指標,記入教師檔案,在職稱評定、福利待遇等方面應享受與其他教師的同等待遇。市進修校園將對所有從事中小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工作的教師專業化指導和培訓工作,將舉辦指導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骨干教師培訓班,提高教師的業務潛力和專業水平。
(四)要構成校園、家庭、社會共同支持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良好育人環境。各校園要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的作用,利用好家長資源,讓家長關心、支持校園的實踐活動。校園要用心動員各行各業為學生社會實踐、勞動實習用心創造條件,帶給學生課余生活和假期社會實踐的資源。教育局將會同有關部門對校園開展中小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績效評估,規范社會實踐工作。對用心開展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并取得顯著成效的校園及其個人進行表彰獎勵。
(五)校園要切實保障學生社會實踐工作的經費投入。學生參加社會活動所需必要經費,如往返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等,本著自主、自愿的原則,由學生自行管理,政教處、少先隊等部門要指導好學生正常消費。各校園要加大對中小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經費的投入力度,確保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每學年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得到保障。
四、中小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安全保障
安全保障是開展中小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前提條件。各校園要強化措施,確保活動中的師生安全。
1.各校園要制定中小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突發事件處理應急預案,指定專業隊伍事先對中小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場所的條件、環境、安全隱患等進行踏測及評估,活動期間要隨時進行抽查監督,確保活動的安全。校園要牢固樹立科學的安全觀,要主動為學生活動創造良好的安全環境。校園要繼續為學生參保校方職責險,事故職責的認定與理賠工作要由校辦全權代辦。
2.各校園務必精心組織實施中小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確保中小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安全進行。校園要與活動場所、接送單位之間簽訂書面協議,明確各自的職責和義務,活動前要做好安全預案及安全隱患排查,做好各個環節之間的銜接與溝通工作。要做好活動組織前的師生安全教育和紀律教育,對帶隊人員進行必要的業務培訓,明確每名帶隊教師的職責分工。
3.實行安全員跟蹤制度。各校園在活動中要指定安全員,專門負責安全事務的監督與協調。安全員由校園負責安全工作人員中選用。安全員要跟蹤活動全程,及時糾正發現的安全問題,負責隨時向上級部門匯報安全狀況,可臨時負責事故現場的處理與保護工作。中小學生在參加社會實踐過程中一旦發生學生人身安全事故,校園務必及時迅速逐級上報,務必在事故發生第一時間上報教育局,啟動應急預案,進行緊急處理,力爭將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4.要加大安全教育的力度,增強師生自我安全防護意識。校園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堅持開展形式多樣的安全教育,把安全教育作為一項長期工作常抓不懈。在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前,要協調好校園與學生、學生家長、實踐基地等方面的關系,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安全教育,教會學生掌握必須的自防自救知識。要抽調專門力量組織安全演練,培養師生員工應對各種危險狀況,以切實有效地提高師生員工防范安全事故的潛力
五、社會實踐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金東國
副組長:玄東哲、孫革偉、
組員:方光日、丁明江、李志剛、各校校長
六、社會實踐活動月份安排
三月份:
3月5日學雷鋒活動(要求校園走進社區、光榮院等場所進行好人好事活動。)
四月份:
1、利用4月5號清明節,各校要組織學生開展祭掃烈士墓活動,并結合閱讀《歷史的選取》《讓歷史告訴未來》兩本書,開展征文活動。
2、4月末,各中學要組織一次“走進大自然”的遠足踏青或植樹活動。(活動時間、地點要上報教育局)
五月份:
1、組織學生參加綜合實踐基地校活動。
2、五月末各小學要組織小學生開展“走進大自然”野游活動。
3、各校要組織學生參觀“大成中學”舊址活動,讓校園了解龍井教育的歷史。
八月份:
結合“養成教育規范月”開展軍訓和國防知識教育活動。
九月份:
1、結合“弘揚民族精神月”活動,組織學生參觀市政府地下室“革命歷史博物館”。
2、組織全體中小學生參加“全市中小學生田徑會”。
十月份:
利用黃金周時間組織號召學生走進田間地頭,了解農作物的生長過程。
十二月份:
組織部分學生參加冰上運動。
【二】
一、社會實踐的目的:
1、透過社會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組織紀律性。
2、透過社會實踐活動,養成良好的勞動觀念,構成一般勞動技能。
3、透過社會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科技國防勞動法制環保歷史等多方面的教育,使學生關心社會和科技進步關心地球和生存環境。
4、透過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人際交往潛力協作潛力組織潛力和操作潛力以及適應環境的潛力。
5、透過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認識社會探究社會問題的基本潛力,構成綜合思考問題的潛力。
6、更重要的是,透過社會實踐,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創新意識和勤于實踐、勇于探索、精誠合作的精神,不斷提升學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識和潛力,完善學生人格。
二、組織管理形式:
社會實踐課程在校園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的指導下,統一負責實施。各年級負責社會實踐活動的具體實施,班主任對全班的社會實踐活動負責,指導老師對所管的社會實踐小組負責。
三、社會實踐的資料
1、參觀、訪問和調查活動:到德育教育基地參觀考察,理解思想教育(進敬老院幫忙孤寡老人);抓住焦點、熱點問題,進行環保、國情民情調查等活動;結合教學資料進行驗證性的調查;2、班級值周活動和校內勞動。
四、活動實施的過程:
1、資料選取與活動規劃。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已有的知識水平,從生活實際出發,從熟悉和關注的社會中選取活動主題和資料,并構成社會實踐小組,聘請指導老師,聯系好將要前去實踐的地點或單位,制定小組活動計劃,并在小組活動計劃的基礎上制訂個人活動計劃。
2、活動前教育。校園在活動前都安排必須時間進行安全、法制、禮儀教育。教育學生預防事故,注意自我保護;教育學生務必遵守法規,遵守實踐地和社區的規章制度;教育學生禮貌待人,體現中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
3、活動實施。新學期開學的第三周組成活動小組,確定活動主題,明確成員職責,制訂活動計劃。學生務必按計劃進行活動,服從實踐地負責人領導,班主任和指導老師要隨時關注活動的正常開展。在活動中組長要協調好小組成員及各方面的關系,各成員發揮團隊精神,相互協作,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
五、課程評價:
1、評價原則:
貫徹三結合評價原則: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自評和他評相結合,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
2、評價資料:
①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課時量和態度;
②活動過程中的體驗和收獲:認識社會、研究社會問題的基本潛力和人際交往、協作、適應環境等潛力的發展狀況;
③活動的選取與活動設計評價;
④活動的成果和社會效益評價;
⑤活動過程中的創新性和實踐性的體現狀況。
六、獎勵:
對于那些參與意識和創新意識強,有勤于實踐、勇于探索、精誠合作精神的學生個人或小組,他們付出了努力且有了豐碩的收獲,校園給與表彰。
【三】
一、社會實踐的目的
1、透過社會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科技、國防、勞動、法制、環保、歷史等多方面的教育,使學生關心社會和科技進步、關心地球和生存環境。
2、透過社會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組織紀律性。
3、透過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認識社會、探究社會問題的基本潛力,構成綜合思考問題的潛力。
4、透過社會實踐活動,養成良好的勞動觀念,構成一般勞動技能。
5、透過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人際交往潛力、協作潛力、組織潛力和操作潛力以及適應環境的潛力。
6、更重要的是,透過社會實踐,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創新意識和勤于實踐、勇于探索、精誠合作的精神,不斷提升學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識和潛力,完善學生人格。
二、社會實踐的資料
1、軍訓:這是一個必修項目,也是社會實踐課程的一項重要資料,主要進行軍事知識教育、軍事技能訓練和紀律的養成教育。
2、參觀、訪問和調查活動、社團活動:能夠郊游,參觀人文景觀等;能夠到德育教育基地參觀考察,理解思想教育(例如進敬老院幫忙孤寡老人)等;能夠抓住焦點、熱點問題,進行環保、國情民情調查等活動;能夠結合教學資料進行驗證性的調查;訪問則一般以國家或地方政府機構、政府官員、特殊人物、特殊群體等為訪問對象。
3、班級值周活動和校內勞動。
三、組織管理形式
社會實踐課程在校園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的指導下,由德育處統一負責實施。年級組負責社會實踐活動的具體實施,班主任對全班的社會實踐活動負責,指導老師對所管的社會實踐小組負責。社會實踐活動一般以由5-10個學生經自由組合構成的小組為單位開展,每小組推舉小組長一名,根據活動項目聘請指導老師1-2名,根據活動項目的需要可聘請校外人士充當指導老師。
四、學分配置、認定與時間安排
1、軍訓:安排在高一第一學期開學之初,時間不少于一周,①考勤記錄②個人總結③班任或教官簽名④相片和獎狀等證明材料。時間1周。
2、社會參觀、社團活動與社會調查活動:社會參觀活動由校園統一組織,社團活動和社會調查由學生自行安排,小組成員不能少于5人,時間安排在八年級階段,利用雙休日、節假日或假期時間自主安排活動。①參加活動證明(由校園或活動單位帶給)②調查計劃、報告③相片和獎狀等有效證明材料④教師簽名。
3、班級值周活動和校內勞動(2學分):①參加校園安排的學生值周活動,每學年第一學期安排高二級學生值周,第二學期安排七年級學生值周,人人參與。②當班主任助理,管理班群眾,填寫管理表。③參加包干區清潔,有小組長的證明。④參與宿舍輪值,有宿舍舍長的證明。⑤參加課室值日,有勞動委員的證明
五、活動實施的過程
1、活動前教育。校園在活動前都安排必須時間進行安全、法制、禮儀教育。教育學生預防事故,注意自我保護;教育學生務必遵守法規,遵守實踐地和社區的規章制度;教育學生禮貌待人,體現中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
2、資料選取與活動規劃。除軍訓項目外,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已有的知識水平,從生活實際出發,從熟悉和關注的社會中選取活動主題和資料,并構成社會實踐小組,聘請指導老師,聯系好將要前去實踐的地點或單位,制定小組活動計劃,并在小組活動計劃的基礎上制訂個人活動計劃。將小組活動計劃和個人活動計劃報告班主任和指導教師并征得他們的同意。
3、活動實施。新學期開學的第三周召開開題報告會,組成活動小組,確定活動主題,明確成員職責,制訂活動計劃。學生務必按計劃進行活動,服從實踐地負責人領導,班主任和指導老師要隨時關注活動的正常開展。在活動中組長要協調好小組成員及各方面的關系,各成員發揮團隊精神,相互協作,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要記錄活動過程和活動心得。
4、總結交流。活動結束后,小組完成社會實踐的報告。個人寫出活動小結及活動過程中的體會、感受等,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后組織小組間的交流。形式由班級自定,能夠是主題班會、班級網頁、墻報展覽等。每班推薦最好的一個活動小組參加級組的社會實踐活動成果匯報。
5、評價考核。小組和個人帶給相應的材料,由班主任和指導老師進行初步評,然后由校園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領導小組進行終評。
六、課程評價與學分認定
1、評價原則
貫徹三結合評價原則: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自評和他評相結合,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
2、評價資料
①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課時量和態度;
②活動的選取與活動設計評價;
③活動過程中的體驗和收獲:認識社會、研究社會問題的基本潛力和人際交往、協作、適應環境等潛力的發展狀況;
④活動的成果和社會效益評價;
⑤活動過程中的創新性和實踐性的體現狀況。
3、評價方法
實施檔案袋管理。學生建立個人社會實踐活動檔案袋,里面應裝有能反映小組和個人活動過程的種種記錄和其他證明材料,并帶給核實方法或途徑(如實踐單位的地址和電話,相關人員的姓名和聯系電話等),具體考評方法如下:
①軍訓評價:A、學生個人自評(撰寫軍訓小結);B、班主任和教官初評,進行等級認定;C、教務處、德育處審核。
②主題活動(社會調查)評價:
評價資料:主題活動評價要考察詳細的小組活動方案和個人活動計劃,小組社會實踐報告與個人活動小結,活動記錄與活動證明,主題活動的成果,相關單位的評價和學友的評價材料。
③班級值周活動和校內勞動評價。
評價資料:班級值周活動和校內勞動也要帶給相關的證明材料,如各項活動的過程記錄與小結等。
考核等級:從活動態度和活動收獲等方面進行考核。活動用時合計不少于7日;活動態度和活動收獲可進行定性評價,使用“優秀”、“良好”、“一般”、“較差”等描述性語言。
4、評價學分認定程序
學生個人或小組整理參評材料--小組交流及互評--班主任或導師初評、等級認定--校園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領導小組終評--校園學分認定委員會學分認定--教導處登記學分。
七、獎勵
對于那些參與意識和創新意識強,有勤于實踐、勇于探索、精誠合作精神的學生個人或小組,他們付出了努力且有了豐碩的收獲,等級認定為A者,校園給與表彰;對于三項活動評價均獲A等的學生,校園給予專項獎勵;如果社會實踐成果經專家認定為具有必須的社會效益、科學價值或實用價值,校園給予特殊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