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是指參保人繳納養老保險的基數,是計算應繳納養老保險金額的基數,也是參保人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重要依據。我國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一般是根據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計算,特殊情況下,有上限與下限之分。如本人月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月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繳費;超過當地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繳費,超過部分不記入繳費工資基數,也不記入計發養老金的基數。具體繳存基數規定依據本地實際情況確定。那么2019年長春社保繳費基數和比例是多少?長春社保繳費基數最新調整政策如何規定的?以下為你介紹關于長春社保繳費的相關知識,希望對你有幫助。
努力做長春人最喜歡的公眾號
看看是不是受益了~
*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
近日印發《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
“明確從2019年1月1日起,將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各項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
看到改革的消息,
小編立馬跑去做功課
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
對老百姓來說有什么直接影響?
小編接下來就細致地給您講講??
“為什么社保費將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后,
變化將會是巨大的?”
改革前的社保征收政策
以前各地社保費的征收機構全國并不一致,
有的地方是由稅務部門來征收,
有的是由社保部門來征收。
“統一由稅務部門征收后有什么好處呢?”
最大的好處:
避免了漏繳、少繳等社保問題
“稅務部門統一征收社保費,提高了征繳力度,有利于將社會保險費基向個人所得稅的稅基靠攏,解決長期存在的費基不實的問題。”
通俗來說就是,
目前有的企業不給員工上社保,
更為常見的是不給員工全額上社保。
而社保費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后,
這種情況有望得到改變。
改革后的社保征收政策
稅務部門統一征收社保費后,權責更加統一,社保費征收將更加規范化,社保基金的及時入庫能有效保護參保人的權益,同時也會減少甚至杜絕少繳社保的問題。
舉個例子:
比如:
您一直賺1萬元,收入穩定
之前有可能按照
長春最低社保繳費下限給您繳??
2017年長春市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為72136元,
月平均工資為6011.33元。
養老保險、失業保險
2018年最低標準(下限)=
2017年在崗月平110%60%=
6011.33110%60%=3967元
醫療保險
2018年最低標準(下限)=
2017年在崗月平60%=
6011.3360%=3606.80元
生育和工傷保險
個人月繳為0
之前按繳費下限基數繳
個人要繳納的五險金額為:
3967×8%+3606.80×2%+3967×0.5%=397.43元
而未來要按你實際工資
也就是1萬元繳五險
個人要繳納的五險金額為:
10000×8%+10000×2%+10000×0.5%=1050元
個人每月多繳費
(比最低社保繳費下限)
1030元-389.5元=652.57元
單位承擔的比例:
比如養老保險
之前單位按3967元繳納的話
單位承擔比例為20%
則是793.4元
而以后若按實際工資繳納
如1萬元繳納的話
單位承擔比例仍為20%
則是2000元...
單位光在這一項上,
便多繳了多少呢?
1206.6元
注:以上數據根據各官方網站公布資料整理估算,具體政策以最終文件執行情況為準。
那么,到手的工資少了,
是壞事嗎?
絕對不是!
雖然您到手的工資變少
實則您所在單位繳費更多!
而更為關鍵的是??
“社保繳得多,社會權益增加了”
按照上述的例子,雖然你和企業當期繳納的社保費會變多,拿到手的工資會變少,但長遠來看是劃算的,這將大大增加你的社保權益。
繳費基數高低會直接影響基礎養老金高低。
此外,個人賬戶養老金是完全由個人繳費形成,繳費基數越低,個人賬戶累積儲存額越低,最后領取的個人賬戶養老金越少。
如果繳費基數低,劃入職工醫保個人賬戶的金額就少,就會影響職工待遇。失業保險金標準與個人繳費基數相掛鉤。社保繳費基數也直接影響到工傷職工的傷殘補助待遇和生育保險待遇等。
養老金待遇與哪些因素有關
繳費年限長短:繳費滿15年只是享受養老金的最低年限要求。繳費15年還是30年,會直接影響退休后的養老金待遇。繳費水平高低:繳費水平的高低也會直接影響到退休以后的養老金待遇。退休時的社會平均工資:社會平均工資指的是企業、事業、機關單位的職工在一定時期內平均每人所得的貨幣工資額。受退休年齡影響:你是55歲退休還是60歲退休,在計算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時候,所除的計發月數是不同的。退休年齡越后,計發月數越小,個人賬戶養老金可能算起來會略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