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不卡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亚洲一本色道 AV,免费观看的AV在线播放

全國兩會延遲退休政策淺析,期待精細化人性化

思而思學網

 對未來即將出臺的延遲退休方案,專家希望能夠更加精細化,充分考慮不同工種的實際需求,讓這一關注度極高的民生政策更得民心。

焦慮的延退:

到時候就怕干不動

據透露,未來的延遲退休政策將采取小步慢走、漸進到位的方式,“每年推遲幾個月的時間,經過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再達到法定退休的目標年齡。”真正受影響的是2020年以后退休的人員,聽聞這一消息,一些70后、80后從業者明顯焦慮起來。

1日下午,記者采訪徐州卡特彼勒工程機械公司裝配車間的操作工陳凡。今年30歲的她坦言,自己一天工作8個小時,一直要盯著流水線上的機器,做七八項測試,拼的是體力。說到延遲退休,“超過50歲怕是干不動了。”

今年41歲的南京供電公司架線工張天力也表示,自己每天高空作業,吊著安全帶爬上爬下,過了50歲基本上也爬不動了,現在公司里超過50歲的老工人一般也就做做輔助工,如果延遲到60歲,企業無形中增加大量用人成本,希望國家的退休政策能多考慮這些特殊工種的實際情況。

對于技能人才來說,延遲退休是否為“利好”呢?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麻醉科的80后醫生楊穎表示“不太情愿”。楊穎每天早上7點半就要到崗,8點進手術室,每天盯七八臺手術是常事,最多時一天忙18臺手術,下班時間常常要到晚上七八點鐘。“我們這一行,年齡越大越有經驗,但是延遲退休后會更累。”楊穎告訴記者,醫院也有退休醫生被返聘回崗的,但退休返聘拿的是雙份工資,一些退休醫生還是民營醫院爭搶的“香餑餑”,“掙的不比原崗位少,還不受原單位約束”。

南京一家銀行的中層管理人員陳輝則擔心,延遲退休后,自己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會跟不上。

無奈的延退:

兩個在職的養一個退休的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快,養老保障的壓力,讓我們不得不面對延遲退休這一現實。來自省民政廳的數據顯示,我省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經占到戶籍總人口21.36%,老齡化比例居全國各省之首。有專家指出,到2035年中國將面臨兩名在職人員供養一名退休老人的局面。

老齡人口增加,帶來的是養老壓力的加大。近年來,我省每年領取養老金的企業退休人員以30萬人的速度遞增。雖然養老保險基金并沒有出現收不抵支,但壓力同樣存在。來自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的統計公報顯示,我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1742.04億元,比上年增長4%;基金總支出1406.7億元,比上年增長7.4%。支出增幅高出收入增幅3.4個百分點。照此趨勢,養老基金入不敷出在所難免。有人做過測算,延遲退休一年可以使中國養老統籌基金增加40億元、減支160億元,減緩基金缺口約200億元。

中國當前的法定退休年齡為男60歲,女55歲(干部)或50歲(工人)。而在歐美國家普遍的退休年齡都為65歲,美國為67歲,日本為男65歲,女60歲。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壽命不斷延長,延遲退休也是大勢所趨。

去年10月1日起,上海率先對三類人群試行柔性延遲退休。三類人群即高級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技能人員。該市規定,只要身體健康,工作需要,就可以由本人提出延遲退休。延遲年齡男性一般不超過65周歲,女性一般不超過60周歲。

民心的延退:

按勞動強度人性化安排

社會各界都希望即將出臺的延遲退休方案,能顧及自身利益。江蘇省社科院社會學所研究員徐琴建議,作為一個關注度極高的民生政策,頂層設計一定要精細化,“希望可以根據不同崗位的勞動強度細化工種,分別確定退休年齡,這樣才能更人性化、更得人心”。徐琴舉個例子,比如一些技術人員、行業專家,可以逐步過渡到65歲退休,一些勞動強度大的崗位,比如縫紉工、擋車工等一線工人可以在60歲以前退休。

陳凡也希望,國家在制訂延遲退休辦法的時候,能具體、細化,對他們工人能有一定傾斜,讓他們干得了、干得好、有保障。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專家劉慶龍也表示,目前的延遲退休政策更多地顧及了腦力勞動者的利益,對于體力勞動者的利益關注不夠,對于一線的體力勞動者,他們根本不是8小時工作制,在勞動力最旺盛的時候,體力全都透支,他們希望在退休時能養養身體,相關政策應該更多地考慮這些人的利益。

“當一個政策充分考慮不同群體的利益時,也就更容易被接受。”徐琴建議用具體工種代替目前按用人單位性質劃分退休年齡的政策, “一個企業,擋車工和質檢員、人力資源部經理的勞動強度是不同的,而現在的退休政策是一刀切。”徐琴說,如果按工種劃分退休年齡,就不會存在這個問題。也只有這樣,這一爭論多年的民生政策才更得人心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