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公開信息可知:同濟大學是雙一流大學,在全國基本上也是第一批次招生,所以我們通常認為同濟大學是一本大學。(注:自2016年開始,上海本科一批、二批合并為本科批)
一、同濟大學是幾本
大家需要明白的一點是:教育部門并沒有劃分同濟大學是一本還是二本,畢業證上只有本科和專科之分,是幾本大學只是民間的一種說法。(某大學在某省是第一批次招生的話,通常認為該大學是一本大學,在第二批次招生的話,通常認為該大學是二本大學)
根據公開信息可知:同濟大學是雙一流大學,在全國基本上也是第一批次招生,所以我們通常認為同濟大學是一本大學。(注:自2016年開始,上海本科一批、二批合并為本科批)
二、同濟大學在各個省份的錄取分數
以2022年為例
傳統高考地區
省份 | 批次 | 科類 | 最低分 | 最低分位次 |
---|---|---|---|---|
山西 | 本科一批A段 | 文科 | 591 | 280 |
山西 | 本科一批A段 | 理科 | 614 | 1520 |
內蒙古 | 本科一批 | 文科 | 586 | 210 |
內蒙古 | 本科一批 | 理科 | 618 | 700 |
吉林 | 本科一批A段 | 文科 | 578 | 331 |
吉林 | 本科一批A段 | 理科 | 612 | 1228 |
黑龍江 | 本科一批A段 | 理科 | 610 | 1037 |
安徽 | 本科一批 | 文科 | 607 | 403 |
安徽 | 本科一批 | 理科 | 636 | 2611 |
江西 | 本科提前批 | 文科 | 602 | 563 |
江西 | 本科一批 | 文科 | 603 | 502 |
江西 | 本科一批 | 理科 | 626 | 1424 |
河南 | 本科一批 | 理科 | 564 | 43252 |
河南 | 本科一批 | 文科 | 609 | 669 |
廣西 | 本科一批 | 理科 | 627 | 1578 |
四川 | 本科提前批 | 文科 | 613 | 816 |
四川 | 本科一批 | 文科 | 622 | 416 |
四川 | 本科一批 | 理科 | 659 | 1847 |
貴州 | 本科一批 | 理科 | 610 | 1556 |
貴州 | 本科一批 | 文科 | 639 | 370 |
云南 | 本科一批 | 文科 | 654 | 381 |
云南 | 本科一批 | 理科 | 654 | 1197 |
陜西 | 本科一批 | 文科 | 609 | 289 |
陜西 | 本科一批 | 理科 | 642 | 1027 |
甘肅 | 本科一批I段 | 理科 | 587 | 1266 |
甘肅 | 本科提前批B段 | 理科 | 592 | 1031 |
青海 | 本科一段 | 文科 | 557 | 115 |
青海 | 本科一段 | 理科 | 564 | 274 |
寧夏 | 本科一批 | 理科 | 557 | 670 |
新疆 | 本科一批 | 文科 | 554 | -- |
新疆 | 本科一批 | 理科 | 583 | -- |
新高考地區3+3模式省份
省份 | 批次 | 專業組 | 最低分 | 最低分位次 |
---|---|---|---|---|
北京 | 本科批 | -- | 662 | 1723 |
天津 | 本科批A段 | -- | 675 | 1758 |
上海 | 本科批 | -- | 573 | 3221 |
浙江 | 平行錄取一段 | -- | 656 | 5665 |
山東 | 普通類一段 | -- | 636 | 3151 |
海南 | 本科提前批 | -- | 727 | 767 |
海南 | 本科批 | -- | 743 | 506 |
新高考3+1+2模式省份
省份 | 批次 | 科類 | 專業組 | 最低分 | 最低分位次 |
---|---|---|---|---|---|
河北 | 本科批 | 物理類 | -- | 633 | 2156 |
遼寧 | 本科批 | 歷史類 | -- | 626 | 334 |
遼寧 | 本科批 | 物理類 | -- | 652 | 1079 |
江蘇 | 本科批 | 歷史類 | -- | 606 | 631 |
江蘇 | 本科批 | 物理類 | -- | 633 | 2651 |
福建 | 本科批 | 歷史類 | -- | 622 | 373 |
福建 | 本科批 | 物理類 | -- | 638 | 1950 |
湖北 | 本科提前批 | 歷史類 | -- | 609 | 792 |
湖北 | 本科批 | 歷史類 | -- | 614 | 591 |
湖北 | 本科批 | 物理類 | -- | 624 | 3231 |
湖南 | 本科批 | 歷史類 | -- | 609 | 574 |
湖南 | 本科批 | 物理類 | -- | 632 | 1973 |
廣東 | 本科批 | 歷史類 | -- | 619 | 485 |
廣東 | 本科批 | 物理類 | -- | 644 | 3004 |
重慶 | 本科批 | 歷史類 | -- | 616 | 432 |
重慶 | 本科批 | 物理類 | -- | 638 | 1251 |
三、同濟大學簡介
同濟大學(Tongji University)簡稱“同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教育部與國家海洋局、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高校,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高校;入選國家“珠峰計劃”、“強基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美“10+10”計劃,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全球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大學合作聯盟主席單位,國際設計藝術院校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卓越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歐工程教育平臺、中國綠色大學聯盟、國際綠色校園聯盟、同濟—伯克利工程聯盟成員。
同濟大學前身是1907年創辦的德文醫學堂;1908年改名同濟德文醫學堂;1912年與創辦不久的同濟德文工學堂合稱同濟德文醫工學堂;1923年正式定名同濟大學;1927年成為國立同濟大學,是中國最早的七所國立大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