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菏澤學院招生網和陜西招生考試院公布的錄取數據,陜西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績在405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84695名左右,才可以考上菏澤學院,不過每年菏澤學院在陜西招生人數不同、試卷難度也不同,所以錄取的分數也不會相同。
一、陜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菏澤學院
1、陜西高考2022年考生上菏澤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1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4262名;
2、陜西高考2021年考生上菏澤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0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4695名;
3、陜西高考2020年考生上菏澤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2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2091名;
4、陜西高考2022年考生上菏澤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6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2335名;
5、陜西高考2021年考生上菏澤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7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2239名;
6、陜西高考2020年考生上菏澤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8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3616名;
二、菏澤學院在陜西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菏澤學院在陜西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陜西 | 理科 | 本二 | 416 | 84262 | 省政府 |
2022 | 陜西 | 文科 | 本二 | 463 | 22335 | 省政府 |
2、2021年菏澤學院在陜西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陜西 | 理科 | 本二 | 405 | 84695 | 省政府 |
2021 | 陜西 | 文科 | 本二 | 471 | 22239 | 省政府 |
3、2020年菏澤學院在陜西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陜西 | 理科 | 本二 | 423 | 82091 | 省政府 |
2020 | 陜西 | 文科 | 本二 | 485 | 23616 | 省政府 |
被學校錄取不想去怎么辦
1、如果錄取已經結束,或省里面、錄取學校不允許學生主動要求退檔,那么考生即使不去學校報到,也需要將錄取通知書保存好,復讀高考報名時可用來證明你不是高校在校生。
2、如果已經報到,想去復讀,就要讓學校注銷大學學籍,然后才能再次參加高考報名,因為,目前國家的政策是不允許高校在校生參加高考報名的。
并且,如果已填報了某所大學,而且高考錄取通知書已經來了,又不想去就讀,基本上是可以的,對來年復讀報考基本沒有影響。
但是,部分省份明確規定,如果高考生被大學錄取后,又不去報道,造成高考招生名額的浪費,會將其計入誠信檔案,會影響來年某些大學的錄取。打個比方:如果復讀后,明年填報高考志愿“A大學某專業”,假設該專業只招收1名同學。而你和另外一名同學的高考分數恰好相同,而他是應屆生,那么該院校則會優先錄取他,因為你上一年高考被錄取沒有去就讀,有記錄在案。
二本三本合并是取消三本了嗎
在本科批次的合并過程當中,不同省份進行了不同的嘗試。有的省份將本科一批二批合并為本科普通批。有的省份卻是選擇了將二批和三批合并。還有的省份合并了專科批次。
其實還要回到最初的起點,官方本沒有一本和二本的說法,一本和二本是來自于民間。批次只是為了方便招生。其實不論一批與二批合,還是二批與三批合,還是合并專科批次,不過是舊瓶裝新酒,換湯不換藥罷了。
優先一個批次的,仍然對有生源有優先的選拔權。提前一個批次報考的,仍然有優先選擇學校的權利。
取消三本,合并一本二本,指的是錄取批次,而不是取消了一二三本院校。很多省份是完全沒有三本批次的說法了,其實取消三本對于學生來說也是公平的。因為三本生的分數相比一本來說很低,但也是國家承認的本科學歷,畢業之后也沒人會仔細詢問是幾本,這樣也加大了本科生的競爭壓力。
三、菏澤學院學校介紹
菏澤學院坐落在美麗的“中國牡丹之都”——山東省菏澤市。菏澤古稱曹州,是伏羲之桑梓,堯舜之故里,曾數度成為中原地區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享有“天下之中”的美譽,是全國聞名的“書畫之鄉”“戲曲之鄉”“武術之鄉”“民間藝術之鄉”。 菏澤學院是山東省人民政府舉辦的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學校前身是始建于1949年初的冀魯豫區第二師范學校,1958年8月改建為菏澤師范專科學校;2004年5月,教育部批準菏澤學院為普通本科高校;2012年學校順利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歷經7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學校現已成為一所多學科門類協調發展的高校,是山東省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首批立項單位、教育部“AI+智慧學習”共建人工智能學院項目試點學校,先后獲得省級文明單位、省級花園式單位、全省高校教學管理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建校以來,已向社會培養輸送了17萬余名高素質人才。 學校教育教學設施逐步完善。現有4個校區,總占地面積1436畝,建筑面積59萬余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69億元。學校建有現代化的教學樓、學生公寓、圖書館、實驗大樓、工程實訓中心、藝術演播中心、各類報告廳、體育場館等。圖書館館藏豐富,紙質圖書216萬冊、期刊800余種,電子圖書248萬冊、數據庫44個。校園環境優美,春華園、秋實園、芳華園、牡丹園、銀杏林等景觀園分布錯落有致、各具特色,亭臺水榭、鮮花綠樹交相輝映、賞心悅目,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 學校學科專業建設趨于優化。設有21個教學單位,擁有63個本科專業,涉及文學、歷史學、經濟學、法學、理學、工學、農學、教育學、管理學、藝術學十大學科門類。擁有山東琴書傳承研究省文化藝術重點學科,動物生理生化及應用、能源化工與污染控制等4個省重點(工程)實驗室,腦心精準醫療與應用技術、牡丹基因工程育種及應用等4個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魯西南特色高效循環生態農業省高校對接產業類協同創新中心,水滸文化研究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琴箏清曲、山東梆子2個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1個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形成十大應用型專業群和十大跨學科平臺,擁有化學工程與工藝、小學教育、財務管理等5個省高水平應用型專業群,生物工程、音樂學、體育教育等7個省一流本科專業,機械電子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2個省級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專業項目,擁有省一流本科課程10門,省精品課程、雙語教學示范課程23門。面向29個省、自治區招生,全日制本專科在校生2.3萬余人。 學校師資隊伍力量日益壯大。堅持“人才興校”戰略,大力實施高層次人才引育工程。目前在職教職工1625人,其中專任教師1140人,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教師896人,高級職稱教師446人。擁有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培計劃專家5人,省本科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山東省教學名師等8人,獲批省“青創人才引育計劃”建設團隊1個。聘用“泰山學者”特聘專家等高水平專家15人、“海智專家”43人。常年聘用高水平大學教師和地方高水平人才150人左右擔任兼職教師,“雙師型”教師超過500人。 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推進“質量立校”戰略,大力實施*立德樹人工程,堅定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創新構建“一體兩翼三經五緯”育人模式,聚焦“立德樹人”任務,達成“又紅又專”目標,形成“三全育人”格局、“四維協同”機制、“五育并舉”體系的“一二三四五”育人方略。積極開展就業創業教育,加強創新創業頂層設計,支持學生參與各類競賽,每年學生獲省級以上學科競賽獎勵400多項;狠抓教風學風建設,積極促進畢業生就業,學生就業和升學質量穩步提升,近幾年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穩定在90%以上。 學校科技服務能力不斷提高。實施“科研強校”戰略,堅持校城融合發展,圍繞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高科研創新應用效能。校地校企共建了菏澤鄉村振興學院、牡丹研究院、非遺文化研究院、黃河研究院、生命科學研究院、藥物研究院、高端化工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等科研平臺。著力實施校城融合發展十大工程,推進學校學科專業與地方行業產業緊密對接。“十三五”期間,教師發表論文被SCI、EI、SSCI收錄388篇,出版著作83部;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等國家級項目15項,省部級項目90項,獲批專利513項(發明專利60項);獲得省部級科研獎勵、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獎19項;學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能力明顯增強,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升級作出了積極貢獻。 學校開放合作辦學取得突破。實施“開放活校”戰略,以開放促新局,以合作謀共贏。加強與國外高水平大學、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開辟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高校合作新領域,國際友好學校達到72所。加入了泰中教育聯盟和“中俄(山東)教育國際合作聯盟”,加強“海智工作站”建設。建立中外合作辦學新機制,實施研究生聯合培養。積極開展國(境)外訪學、學術交流和對外漢語教學等工作。促進校地校企合作發展,推動產教融合項目建設,積極與合作企業共建新型產業學院。推進理事會、基金會、校友會建設,加強與社會各界的聯系與合作,在擴大開放中不斷拓展發展空間。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學校將以****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秉承“修德、篤學、求是、創新”的校訓精神,按照學校“十四五”事業發展規劃,大力實施四大戰略,積極推進十大工程,堅持走內涵式、高質量發展道路,加快推動學校向應用型轉型發展,向著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奮斗目標不斷邁進。(截至2021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