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山東現代學院招生網和山西招生考試院公布的錄取數據,山西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績在130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97430名左右,才可以考上山東現代學院,不過每年山東現代學院在山西招生人數不同、試卷難度也不同,所以錄取的分數也不會相同。
一、山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山東現代學院
1、山西高考2022年考生上山東現代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13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9470名;
2、山西高考2021年考生上山東現代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6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7048名;
3、山西高考2021年考生上山東現代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13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8315名;
4、山西高考2020年考生上山東現代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0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3503名;
5、山西高考2022年考生上山東現代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2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010名;
6、山西高考2021年考生上山東現代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2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989名;
7、山西高考2020年考生上山東現代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3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431名;
8、山西高考2020年考生上山東現代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13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8696名;
二、山東現代學院在山西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山東現代學院在山西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山西 | 理科 | 本二C | 390 | 24295 | 省教育廳 |
2022 | 山西 | 理科 | 專科 | 130 | 89470 | 省教育廳 |
2022 | 山西 | 文科 | 本二C | 426 | 9010 | 省教育廳 |
2022 | 山西 | 文科 | 專科 | 130 | 71305 | 省教育廳 |
2、2021年山東現代學院在山西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山西 | 理科 | 本二C | 369 | 27048 | 省教育廳 |
2021 | 山西 | 理科 | 專科 | 130 | 78315 | 省教育廳 |
2021 | 山西 | 文科 | 本二C | 420 | 10989 | 省教育廳 |
2021 | 山西 | 文科 | 專科 | 130 | 65406 | 省教育廳 |
3、2020年山東現代學院在山西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山西 | 理科 | 本二C | 405 | 33503 | 省教育廳 |
2020 | 山西 | 理科 | 專科 | 130 | 97430 | 省教育廳 |
2020 | 山西 | 文科 | 本二C | 432 | 13431 | 省教育廳 |
2020 | 山西 | 文科 | 專科 | 130 | 78696 | 省教育廳 |
高考的省排名有什么用
排名能夠說明個人分數在全省學生中的位置,可以根據排名去更好的填報志愿。
高考招生按比例分配錄取,把全省排名與各個高校的招生人數與往年錄取情況作參照,可以知道自身能報考哪些層次的學校。根據分數按百分比劃檔,一、二本線不是說考多少分過線就可,其實排名更重要。
排名決定了個人分數段及排名附近分數段人數、密集程度。兩者幫助估計志愿報考形勢,具體可以進行各種估計揣測,以求報考志愿穩妥。排名和分數段密集程度都是初步劃定志愿范圍后的參考和輔助。
高考多少分能上公辦二本院校
一般二本線大約在460分到500分左右,而經濟水平越發達的地區,二本線的分數會更高。一般來說,想要考上公辦二本,考生至少需要考500分左右,而這個分數只能選擇一些普通的公辦二本院校。如果想要保證自己能夠考上公辦二本院校,那考生至少要高出二本線40-50分左右,否則即便上了二本線,還是有錄取失敗的可能。
考生需要在高考中取得520分左右考上公辦二本院校的概率更大,如果只有500分左右,那考生需要注重志愿填報技巧,確保自己能被公辦二本院校錄取。實際上,想要考上公辦二本院校并不難,高考大部分是簡單題和中等題,考生只要保證在基礎知識的考察在不丟分,一般是可以考到500分左右的。
三、山東現代學院學校介紹
學院概況 山東現代學院創建于1993年,2003年在山東民進中西醫進修學院和山東現代計算機專修學院的基礎上,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成為具有獨立頒發學歷文憑資格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山東現代職業學院。2015年4月,國家教育部批準在山東現代職業學院的基礎上建立應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山東現代學院。 學院占地面積1266畝,現有在校生萬余人,下設電子信息學院、汽車技術學院、建筑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護理學院、醫學院和人文學院等7個二級學院,開設護理學、康復治療學、藥學、學前教育、交通運輸、汽車服務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網絡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價、土木工程、市場營銷、物流管理、漢語國際教育、中藥制藥、數字媒體技術、體育經濟與管理、視覺傳達設計、財務管理、中藥學、繪畫、舞蹈表演、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醫學檢驗技術等26個本科專業和21個專科專業,形成了以工學和醫護為主體,工、醫、管、教育、文、藝術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建設格局。 校內建有醫學、護理、電子信息、計算機、汽車技術、經濟管理、建筑工程、學前教育等9個實驗實訓中心和2個校企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校外與285家企事業單位合作,建立了實習實訓就業基地。在董事長劉春靜教授的正確領導下,學院秉承“天道酬勤”的校訓和“立德樹人,知行合一”的辦學理念,以教學為中心,不斷加大辦學投入,優化辦學條件,提升內涵建設,經過全院教職工的共同努力,發展成為桃李滿天下的萬人大學。 育人為本 德育為先 學院重視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把德育放在育人首位,全方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致力于創建“幸福現代”,培養德才兼備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確定了“關愛學生,精心育人,啟迪智慧,滋養心田,成就現代學子幸福人生”的理念,弘揚傳統文化,通過推廣誦讀國學經典活動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和道德情操,培養有文化涵養的師生,創建文化底蘊深厚的百年現代。2016年4月,共青團山東省委批準我院開辦“孔子學堂”,并舉行了隆重的授牌儀式,助力學院進一步打造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平臺。學院設立了“國學經典德慧獎學金”,對誦讀和踐行國學經典的優秀學生予以獎勵,目前,學院已有五千余人能包本背誦《論語》《大學》《中庸》等名篇。在山東省高校大學生“2016論語大會”中,我院從數百所高校中脫穎而出,獲得組委會表彰和省教育廳的高度評價。學院鼓勵學生開展琴、棋、書、畫、傳統舞蹈、體育項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動,組建了大學生藝術團、志愿者協會、國學社等社團,舉辦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現代名師講壇、國學經典誦讀大賽、宿舍文化節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健康成長。 學院注重對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誠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開展“愛心公益工程”,倡導學生參與愛心公益活動,以自身行動感恩國家、服務社會,近年來,學生積極投身志愿服務,在各級各類公益活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學院實施“雙證書”教育,學院重視學生職業技能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和各級各類技能大賽,不斷提高學生實踐操作技能,強化學生核心競爭力。 同時,學校重視創新創業教育,倡導學生立志創新、創業,在校內成立創業孵化基地,培養學生成為“雙創人才”,提高學生的職業核心競爭力。在先進辦學理念的指導下,學院培養了一大批受企業、行業歡迎的現代職業人,畢業生總體就業率達97.3%以上。 內涵建設不斷加強 近年來,學院不斷加強專業建設,改善實驗實訓條件,致力于提高教科研水平,建成4個省級特色專業,2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3門省級精品課程,2個省級教學團隊,1個民辦本科優勢特色專業,1個中央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項目;主持山東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立項項目,山東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十三五”規劃,山東省高等學校科研計劃項目,山東省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十二五”科研規劃課題、山東省社科聯人文社科課題等84項,主持院級教科研項目72項。我院教師在全國各類刊物發表論文643篇,主編教材等57部,獲各級教學研究和科學研究成果獎勵113項,教師編寫教材57部,師生獲得專利51項,軟件著作權10項。 學院重視學生職業技能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和各級各類技能大賽,不斷提高學生實踐操作技能,強化學生核心競爭力。近五年,我校有710名在校生先后獲得國家、省、市級技能大賽獎勵。 全面深化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 助推就業創業:學院與濟南市高新區簽訂全面合作協議,與海爾集團、浪潮集團、山東開創集團、山東千佛山醫院、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濟南市中心醫院、山東建工集團、潤華集團、佳怡供應鏈企業集團、山東齊魯制藥廠、山東福瑞達集團、葛洲壩集團、北京京東世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單位合作,與285家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校企合作關系,擁有臨邑縣人民醫院、濟南永固口腔醫院2所附屬醫院。建立了校內創業孵化基地,為學生搭建良好的就業創業平臺。 校企融合 協同育人:學院實施校企共建工程,已與浪潮集團、北京新天億教育集團等共建校內實訓基地,開設“浪潮班”、“海爾班”、“潤華班”、“佳怡物流班”、“百味堂班”、“齊魯安替制藥班”、“宏濟堂班”等20多個校企合作訂單班,校企共同招生、培養和管理,共同確定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等,實現了學校與企業的深度融合,學生畢業后優先進入訂單企業就業,部分畢業生短期內成長為企業中層及以上管理人員。 2013年10月,學院成功舉辦“全國第五屆民辦職業教育高峰論壇暨亞太地區民辦職業院校合作論壇”,來自新加坡、韓國、臺灣、香港等國家、地區的60余所海內外知名高校的300余名代表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