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學院是一所山東省和德州市共建、以省管理為主的全日制綜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建校40多年來,學校植根齊魯文化與燕趙文化之沃土,汲取黃河文化與運河文化之靈韻,秉承艱苦創業與勵志育人之精神,不斷譜寫教書育人、創新發展的新篇章。
區位優勢
學校座落在素有“神京門戶”、“九達天衢”之稱和納入國家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德州市。德州歷史源遠流長,是龍山文化的發祥地之一,留有大禹治水、董子讀書臺、劉備署理平原縣、明清運河故道、蘇祿國王墓等歷史文化古跡,涌現出董仲舒、東方朔、禰衡、竇建德、顏真卿、邢侗、任繼愈等一大批歷史文化名人。德州是國家交通運輸主樞紐城市,京滬高鐵等線路的開通,更是將德州全面融入首都一小時生活圈和省會半小時生活圈,南水北調工程將使古老運河重新發揮重要作用。*、國務院正式印發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支持山東德州建設京津冀產業承接、科技成果轉化、優質農產品供應、勞動力輸送基地和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態功能區”。德州作為山東省唯一全域納入規劃的城市,“一區四基地”戰略地位正式確立。德州擁有“中國太陽城”、“中國功能糖城”、“中國中央空調城”、“中國糧油食品城”、“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等城市名片,被命名為“生物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國家*新能源產業基地”和“國家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城市”,“一圈一帶一區”全部或部分覆蓋德州市,承擔著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現代農業示范區等52項國家和省級改革試點任務,豐厚的地域資源為高等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歷史沿革
學校始建于1971年,歷經德州師范專科學校、德州高等專科學校、德州學院三個時期。1971年5月,德州師范專科學校在“文革”中誕生,經歷了啟程的步履維艱,在規范和超越之中不斷發展壯大。1997年3月,德州師范專科學校、德州教育學院、德州市直業余大學三校合并辦學,組建德州高等專科學校,開啟了綜合性辦學之路。1999年以來,又先后并入了5所職業院校,應用型的辦學特色更加凸顯。2000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成立本科層次的德州學院,標志著學校從普通專科學校向綜合性普通本科大學的歷史性跨越,成為德州高等教育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2006年11月,在全國同類院校中首批、全省同類院校中率先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09年9月,被山東省教育廳和省人民政府學位委員會批準為第一批山東省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
定位與特色
學校堅持,堅持遵循辦學規律、服務區域發展與立足實際相結合,立足地方性、應用型、重特色的辦學定位,積極創建服務區域、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地方性應用型高水平大學。注重突出學科專業特色,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堅持“校地互動、產教融合、整體優化、協同發展、特色鮮明”的原則,大力發展應用型學科專業和傳統文理學科的應用型方向,逐步形成以文理學科為基礎、工管學科為主體,以信息技術、能源機械、食品生物、紡織服裝、材料化工、經濟管理、人文教育為引領的優勢專業群。注重人才培養特色,根據國家戰略、區域發展、學生需求和學生實際,堅持立德樹人,努力培養“實基礎、強實踐、求創新、寬視野、高素養、重責任”的創新性應用型人才。注重突出地域特色,確立了“扎根德州,面向山東,輻射周邊,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圈一帶等國家和山東省發展戰略,努力成為德州及周邊區域具有顯著影響力的先進技術轉移中心、科技服務中心和技術創新基地”服務定位,把學科專業與地方產業相對接,把人才培養與地方需要相對接,加大企業行業共同參與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的力度,在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凸顯學校特色。注重突出文化特色,秉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民族文化精神,浸潤淳樸厚重的區域文化特質,不斷發揚艱苦創業、自強不息、勵志育人的辦學精神,最大限度地發揮師生員工的主觀能動性,著力促進學校的改革發展。
學科專業
學校現有67個本科專業,專業設置涵蓋了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11大學科門類,形成了以文、理、工、管為主,多學科相互滲透、協調發展的專業結構和以本科教育為主兼辦專科教育、部分重點專業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的辦學格局。2009年被確定為山東省碩士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與山東師范大學、青島科技大學等聯合招收中國現當代文學、原子和分子物理、微生物學、化學工程等專業的研究生。設有山東省重點實驗室1個,省工程實驗室1個,省高校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人文社科研究基地5個,省文化藝術科學重點學科2個。現有全日制本專科在校22801人,成人教育在校生13347人,與山東師范大學、青島科技大學等高校聯合培養在校生研究生23人。
教育教學
學校牢固樹立教學中心地位,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任務,積極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教育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現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各1個,獲批為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實施高校。有山東省特色專業6個、省普通本科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專業發展支持計劃試點專業1個、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省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項目3項、省優秀教學團隊5個、省級精品課程36門。“十二五”期間承擔國家級教育教學改革課題3項,省部級教育教學改革課題12項,獲得省教學成果獎5項。獲批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139項,學生出版專著2部,發表論文1546篇,其中被SCI收錄20篇,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43篇,獲實用新型專利授權250項。獲大學生科技文化國際賽事獎勵41項,全國賽事獎勵2154項,山東省賽事獎勵2712項。獲批為山東省大學生創業教育示范院校,畢業生初次和年底綜合就業率均在90%以上。
科學研究
學校著力提高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水平,基礎研究在許多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應用研究具有較強的綜合研究開發能力,其中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地域文化研究、生物物理、有機化學、紡織服裝、生物科學技術、可再生能源等領域有較大學術影響。“十二五”期間主持縱向項目658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6項,國家星火計劃6項,國家社科基金4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15項,其它省部級項目87項。科研到賬經費2098萬元。發表論文2905篇,其中在CSSCI來源期刊上發表152篇,被國際三大檢索系統收錄445篇。出版學術專著163部。獲得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省部級科研成果獎25項。《德州學院學報》被評為全國地方高校優秀期刊。
服務社會
學校以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導向,已成為區域知識創新和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成立了“服務地方、融入德州工作推進領導小組”,實施了《全面服務德州行動計劃》,與德州市縣(市、區)簽訂了全面合作協議,不斷提高服務地方發展的貢獻度。“十二五”期間,出版了第二、三輯《德州地域文化叢書》,啟動地方文獻研究中心工作。積極對接區域產業集群,獲批橫向課題89項,與企業合作共建了“清潔能源研究與技術推廣中心”等12個科研創新平臺,建立了“CAD/CAM研發中心”等24個科研創新服務團隊。開展各類社會培訓1.2萬人次。獲專利授權688項,其中發明專利46項。完成科研成果轉化、技術服務等80余項。
對外交流
學校十分重視對外交流與合作,面向世界,開放辦學。已與美國、英國、德國、瑞士、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俄羅斯、法國、韓國、泰國等50余所國(境)外高校建立了友好校際關系,并開展了合作辦學、互派教師與留學生、合作科研等實質性合作。學校可面向各國招收留學生到本校學習漢語和其它專業課程,每年有十幾位外籍教師來我校任教,每年派出教師到英國、美國、加拿大進修、訪問或合作研究。經教育部和省級主管部門批準,我校與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國立經濟與服務大學開展藝術設計、國際經濟與貿易兩個專業的合作辦學;與俄羅斯別爾哥羅德大學開展生物技術及應用專業合作辦學;與美國底特律大學開展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合作辦學;與澳大利亞埃迪斯•科文大學開展計算機應用技術、護理兩個專業的合作辦學;獲批“國際本科學術互認課程”項目,首批開設會計學、環境設計兩個本科專業;成立了“波蘭國際班”,開設經貿商科類(工商管理專業)、紡織服裝類、化學生物醫學類、機械電子計算機類等專業。舉辦了中俄國際學術研討會、教育部“俄羅斯藝術大師班”、國際文化節、“波蘭文化周”、“中韓創新創業文化周”等高水平國際教育項目,進一步拓展了師生國際化視野。近三年招收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學生485名,選拔了160名在校生赴俄羅斯、韓國、馬來西亞、中國臺灣等國(境)外高校交換學習。
師資力量
現有教職工1653人,其中專任教師1108人,博士201人,碩士544人,教授105人,副教授397人,兼職碩士生導師43人。教師隊伍的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合理,有較強的教學、科研能力和良好的學術風氣。教師愛崗敬業,治學嚴謹,教學和科研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現有享受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人員、教育部高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等國家級高層次人才4人;“泰山學者”海外特聘專家、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等省級高層次人才22人,德州市首席專家、德州市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德州市高層次人才38人。成立了教師發展中心,出臺了《關于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的意見》,教師的職業素養和業務能力不斷增強。學校還聘有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國內著名學術機構和高等院校兼職教授128人,其中院士5人。聘請相關企業和產業領域的130位高級技術人員作為我校的特聘教師。
辦學條件
學校占地2021畝,建筑面積134.75萬平方米,科研教學設備總值17148.5萬元,館藏圖書209萬冊,電子圖書96.8萬種,電子期刊20375種,中外文數據庫共計28個。建有各類實驗室142個、語音室14個、多媒體教室120個。注重信息化建設,網絡信息點達到9000多個,無線接入點30個,校園網出口總帶寬增加到2000Mbps,數字精品課上網門數達480多門,數字資源225013GB。建有系統集成的學校數字化平臺,實現了圖書借閱、財務綜合收費、手機教務、學生管理、用電管理、校園網收費等方面的“一卡通”管理。占地1200畝的校區東擴工程和老校區改造正在分期進行,經過2??3年左右的建設,一所布局科學、功能齊全、設施先進、環境優美的現代化大學校園與德州“三河六岸”連為一體,成為魯西北大地的一道靚麗風景線,為學生提供充分展現才智、歷練成才的良好平臺。
社會聲譽
近年來,學校先后榮獲“全國語言文字工作先進集體”、“全國高等教育學籍學歷管理工作先進集體” 、“全國高校畢業生預征工作先進集體”、“全省企校合作培養人才先進單位”、“全省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大學生創業教育示范院校”、“山東省教師教育先進單位”、“全省高校人事工作先進單位”、“全省高校教務管理先進單位”、“全省高校科研管理先進單位”、“全省高校實驗室建設與管理先進單位”、“山東省招生工作先進集體”、“山東省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教育部《高教領導參考》8次刊登了學校的特色辦學經驗,《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等國家媒體宣傳報道學校典型經驗和做法40余條。在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中國校友會網等社會機構開展的大學評價中,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學科水平、師資水平、綜合實力和社會聲譽一直位列全省同類院校前列。站在“十三五”發展的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國家創新驅動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面對國家高等教育結構調整的戰略決策,學校將繼續深化以學生為本、以應用為本的辦學理念,全面推動內涵發展,全面深化綜合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校,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努力建設應用型人才培養成效顯著、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實現較大突破、服務地方作用突出、大學文化引領輻射功能日益彰顯的地方性應用型重特色的高水平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