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防科技大學
國防科技大學簡稱國防科技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直屬的一所涵蓋理學、工學、軍事學、管理學、經濟學、哲學、文學、教育學、法學、歷史學等十大學科門類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
國防科技大學是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院校之一,入選"20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由國防部、教育部雙重領導,副大軍區級編制。
學校前身是1953年創建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軍事工程學院,簡稱"哈軍工",從50年代初建校到現在,學校一直是國家和軍隊重點建設的院校。
學校是第一個五年計劃國家156項重點建設工程之一,是*1959年確定的全國20所重點大學之一,是國務院首批批準有權授予碩士、博士學位的院校,是全國首批試辦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是"七五"、"八五"期間國家重點投資建設的重點院校。
1970年學校主體南遷長沙,更名為長沙工學院,1978年改建為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在2007-2009年全國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系統科學、光學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等6個學科進入前5名。
2、武警后勤學院
武警后勤學院以原武警醫學院為主體,將武警工程學院后勤專業并入改建而成。
學院前身是1984年組建于北京的武警衛生學校,1993年經國家教委批準更名為武警醫學院,2011年9月3日,武警醫學院更名為武警后勤學院。
武警醫學院編制為副軍級。學院隸屬于武警部隊后勤部,地處天津市東麗區東麗湖旅游度假區內。
學院經歷了武警衛校、武警醫專和武警醫學院、武警后勤學院四個發展階段。
學院逐步形成獨立招收本科、碩士,聯合培養博士,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格局。
學院擁有軍事后勤學、應用經濟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四個碩士授權點;有34個培養碩士研究生學科專業、7個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學科專業,覆蓋一級學科達到18個。擁有1個軍隊級重點學科、5個武警部隊級重點學科。
3、武警工程大學: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工程大學坐落在古城西安秦阿房宮遺址上,是武警部隊最早組建、最早開辦本科和碩士教育、最早被確定為全軍"2110工程"重點建設的高等軍事院校。
武警工程大學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唯一全軍現代化教學工程試點,唯一指揮與技術并重、工程與管理結合、教學與科研一體的武警綜合大學,主要擔負武警部隊指揮類、工程技術類干部的學歷教育和任職培訓任務。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工程大學原名武警技術學院,1983年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準成立,1998年9月更名為武警工程學院,2011年7月改建為武警工程大學。
軍隊"2110工程"重點學科(2個):
軍事通信學、軍事裝備學
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
軍隊指揮學、軍事裝備學
4、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直屬的全國理工科高等軍事院校,是全軍重點建設的五所綜合大學之一,是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院校之一,正軍級編制。
學校位于中國的河南鄭州,創建于1999年4月,由原解放軍信息工程學院、解放軍測繪學院、解放軍電子技術學院合并組建而成。
學校共有四個校區(信息工程學院、測繪學院、電子技術學院、理學院)。
信息工程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是為國防現代化建設培養工程技術和科學研究人才的高等理工科學院,其前身為解放軍信息工程學院,是經國務院批準的全國重點高等院校之一。
學院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信息科學、信息研究、指揮管理、電子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等七個專業系及信息技術研究所、北京研究生專業訓練中心。擁有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7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5、解放軍理工大學:
中國人民解放軍理工大學,坐落在長江之濱、人文薈萃的六朝古都南京,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直屬的一所新型的綜合性全軍重點院校,是全軍重點建設的五所綜合大學之一和對外開放院校,是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院校之一,正軍級編制。
學校的源頭可追溯到1931年2月在江西瑞金創建中央軍委無線電學校;1999年,解放軍通信工程學院,解放軍工程兵工程學院,空軍氣象學院、總參第六十三研究所合并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理工大學。
原通信工程學院經歷了"紅軍通校"、"延安通校"、"軍委工校"、"西軍電"、"通信工程學院"更迭,是全軍通信事業的開創者、建設者、授業者和維新者。1959年列為全國20所重點高校之一。
原工程兵工程學院始于1953年9月成立的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工兵工程系。
空軍氣象學院建于1950年,原軍委氣象局氣象干部學校。
學校特色專業:信息與通信工程、土木工程、大氣科學、機械工程等。
6、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是全國重點高等院校之一,隸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正軍級,始建于1951年6月。是一所指揮與技術合一,以外語為基礎,多專業、多層次、多規格的綜合性軍事外交學院。
學院是軍隊培養國際關系、國防外事、軍事外交、國際戰略研究、外語師資、部隊偵察、技術偵察、航天偵察、特種作戰指揮等各類專業人才的重要基地,同時也為我軍高等院校培養外語師資,是中國軍事外交和外語專業人才的培訓基地,被稱為"中國軍事外交官的搖籃"。是軍隊培養各類外語人才的重要基地。
學院坐落在江蘇省南京市,1951年建校,前身是中央軍委外國語學校,學院具有輝煌的歷程和優良的傳統,受到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的高度重視。
1963年4月,經周恩來總理批準,學院被教育部列為全國重點高等院校。1986年定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
學院已經躋身全軍“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擁有1個國家級重點建設學科,1個全國非通用語種本科人才培養基地,3個軍隊“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2個博士學位授權點,8個碩士學位授權點,5個學士學位授權點。
7、解放軍外國語學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簡稱解放軍外國語學院,是一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語類國防性質的重點大學。位于河南省洛陽市,隸屬總參謀部,正軍級。
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是一所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服務,軍隊培養新型高素質專業人才的全國重點高等院校,以外語為基礎,多學科交叉、特色鮮明、高水平的綜合性國防語言學院,也是全軍外語人才培訓基地、外國軍事留學生漢語培訓基地。
學院在江蘇省蘇州市設有昆山校區,在大連市金州區設有分院。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現設23個外語專業。同時還設有中國語言、國際信息、國際關系與安全、外國軍事、信息研究與安全以及對外漢語等專業。
學院1981年開始研究生教育。目前,包括文學、法學、理學、軍事學、教育學5個學科門類的13個二級學科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英語語言文學,俄語語言文學、軍事學、亞非語語言文學等4個二級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并設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英語語言文學專業被教育部列為國家重點學科,亞非語言文學專業為國家外語非通用語種本科人才培養基地,軍事情報學是軍隊"2110工程"重點學科。
學院以朝鮮語、越南語為主體的亞非語專業被教育部批準為國家非通用語種本科人才培養基地。在2004年由國家教育部權威教育評估機構首次開展的全國高校一級學科評估中,學院在全國高校外國語言文學學科排名中列第三位。
8、陸軍軍官學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官學院簡稱陸軍軍官學院,是經中央軍委批準,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直屬,由原解放軍合肥炮兵學院組建的一所全國高等綜合性軍事院校。
學校坐落于"科技之城"--合肥,是以承擔培養陸軍初級指揮干部和專業技術軍官、軍事教官為主體任務的高水平軍事院校,主要面向步兵、炮兵、防空兵和裝甲兵培養初級指揮軍官,同時還承擔碩士、博士研究生等高層次人才培養任務。
學院現具有碩士研究生入學免試推薦權、研究生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高等學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授予權和軍事碩士、工程碩士和應用統計等專業學位授予權。
陸軍軍官學院前身是列為全國重點院校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技術學院,是全軍唯一一所以培養陸軍主戰兵種初級指揮軍官為主體任務的院校,將成為解放軍步兵、炮兵、防空兵、裝甲兵等陸軍主戰兵種初級指揮軍官的搖籃。
2006年5月,經中央軍委批準,成為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院校之一,正軍級編制。
9、南京政治學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是隸屬總政治部領導的中級任職教育院校,編制等級為正軍級,是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和全軍研究生培養單位重點建設院校。
學院面向全國全軍招生,主要承擔著為全軍培養政治指揮干部、政治機關干部、政治工作專門人才的任務,承擔著政工人才培養、政治理論創新、為部隊建設服務、為軍委總部決策咨詢服務的職能。
學院由南京院本部和上海分院兩部分組成,院本部座落在六朝古都南京市,位于市區主干道中山北路兩側;分院地處國際化大都市上海市,位于五角場地區。
學院具有良好的教學、科研和生活條件。學院現開設哲學、政治經濟學、軍事心理學、國際政治、政治學、中國革命史、軍事歷史、軍隊政治工作學、軍事新聞學、廣播電視新聞、圖書館學、檔案學等20多個本科專業及專業方向,
學院擁有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2個博士學位授權點和2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形成了以博士、碩士研究生教育為龍頭,本科教育為基礎、任職教育為主體,各層次比例適當、協調發展、相互促進的培訓格局。
10、解放軍電子工程學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電子工程學院是經中央軍委批準的全國重點高等軍事院校之一,也是全軍唯一一所專門研究信息戰、培養信息戰指揮和工程及技術軍官的綜合性院校。
學院位于中國"科技之城"安徽省合肥市。擔負著為全軍培養高素質新型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及指揮人才的任務。
2006年,學院成為22所軍隊"2110工程"二期整體條件重點建設院校之一。
學院現有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4個一級學科博士點,8個二級學科博士點,7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5個二級學科碩士點。
學院建有脈沖功率激光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電子對抗信息處理等2個軍隊重點實驗室,紅外與低溫等離子體技術和電子制約技術2個安徽省重點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