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不卡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亚洲一本色道 AV,免费观看的AV在线播放

濱州職業學院錄取通知書發放時間及開學時間和新生入學指南

思而思學網

2015濱州職業學院錄取通知書發放時間及開學時間和新生入學指南軍訓須知

濱州職業學院是2001年7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的國有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坐落于渤海之濱的黃河三角洲中心城市?濱州市。學院占地面積3549.71畝,建筑面積80.35萬平方米,總資產17.8億元,教職工1089人,全日制高職在校生17000余人。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5億元,圖書館藏書184萬冊。2005年3月被省教育廳確定為山東省骨干示范性職業院校,2005年5月被評為山東省最受企業歡迎的職業院校,2010年11月被確定為首批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建設單位,2013年10月以優秀等級通過教育部、財政部驗收。獲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國家技能型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被評為山東省職業教育先進集體、省級文明單位、全國綠化模范單位、全國高職院校魅力校園、山東省衛生先進單位、山東省依法治校示范校,首家山東省職業教育公共實訓基地。

一、實施質量立校工程。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現有教授35人,副教授222人,博士11人、碩士271人、國家和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各1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8人、山東省教學名師4人、濱州市有突出貢獻的專業技術人員30人。設12個二級學院、2個教學部,招生專業41個,涵蓋理工、農、醫、財經、信息科學、建筑、藝術、航海等門類,涉及57個專業方向,形成了適應黃河三角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專業群。建設3門國家精品課程、3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教育部、財政部支持高等職業學校建設的重點專業2個,教育部立項建設專業7個、64門省級精品課程、8個省高校特色專業點、1個國家財政支持的實驗實訓基地、6個省級教學團隊。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3項,全國首屆實踐教學設計獎3項,獲省高校教學成果獎一等獎4項,二等獎9項,三等獎4項,省高校實驗教學與實驗技術成果獎3項,省級以上技能大賽獲獎155項。

二、實施特色育人工程。突出文化育人特色,以科學規劃引領發展,對校園水系、綠化、景點布局進行大規模改造,積極打造校園一小時文化游覽圈,形成“一軸二山三區四湖五園”的校園文化格局,學院新建黃河三角洲高技能人才實訓廣場功能完備,能承接近100個項目的實訓,被確定為山東省首家職業教育公共實訓基地。學院校園文化建設獲得全國校園文化優秀成果獎,被評為全國綠化模范單位、全國高職院校魅力校園(30所)。致力于打造專升本、技能大賽、公務員考試三張名片,根據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設計,實行“小班制”,開展分層教學。按照“國賽有名次、省賽爭第一、市賽奪全能、院賽常態化”的工作思路,堅持以賽促練、以賽促建、以賽促教、以賽促改,帶動學生技能水平的全面提高。按照市場需求和學生專業特點,實行訂單培養,學院設 “中國平安保險班”、“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班”、“堯王制藥班”等多個冠名班。近幾年,畢業生總體就業率98.32%,正式就業率80.37%,專業對口率95%,畢業生滿意度達96%,用人單位滿意度達100%。

三、實施校企合作工程。學院堅持走開門開放辦學之路,通過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政校合作等多種形式,開展聯合辦學,現已與黃河三角洲地區政府、大型企業、學校等形成穩定的合作關系。成立濱州市校企合作委員會,120多家企事業單位成為理事單位,區域支柱產業和特色產業的602家企業任成員單位。先后與700多家企事業單位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實習就業合作關系,上海浦東新區組織部(人事局)人才交流中心、中國平安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上?偛俊⒅袊馊A科技基金會護士基金、衛生部人才交流中心等用人單位在校內建立了人才培養基地,與濟南海爾工貿有限公司、山東綠潤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山東中海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山東富海集團等多家企業簽定了“訂單式”培養協議書;實現了校企“零距離”、理論與實踐“零間隙”、畢業生上崗“零過渡”。

四、實施科研強校工程。參研國家863項目1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主持省科技廳、教育廳項目45項,爭取外源經費近千萬元;成功選育棉花新品種“濱職棉”1號,國審大豆“濱職豆”1號通過國家農作物新品種審定;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市科技進步獎128項;獲得國家專利35項;發表學術論文160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比例在30%以上,其中38篇論文被EI等國際四大檢索收錄。實施成果轉化200余項,創經濟社會效益近10億元。

五、社會評價。學院先后獲得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全國綠化模范單位、全國高職院校魅力校園等30多項國家級榮譽稱號,獲得山東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等34項省級榮譽稱號。先后以優秀成績通過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等部門開展的人才培養工作水平、校園文化建設、德育、固定資產管理、成人辦學水平、普通話工作和測試機構、就業、思政課教育、餐廳管理等多項評估。《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新華社、《大眾日報》內參等多家媒體對學院的辦學特色進行了報道。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