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招生網和山東招生考試院公布的錄取數據,山東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績在153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594674名左右,才可以考上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不過每年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在山東招生人數不同、試卷難度也不同,所以錄取的分數也不會相同。
一、山東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
1、山東高考2022年考生上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的綜合最低分需要45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69861名;
2、山東高考2021年考生上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的綜合最低分需要45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43398名;
3、山東高考2021年考生上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的綜合最低分需要15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44299名;
4、山東高考2021年考生上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的綜合最低分需要18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43113名;
5、山東高考2020年考生上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校企合作與服務外包計劃其它)的綜合最低分需要45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57641名;
6、山東高考2020年考生上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的綜合最低分需要45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54922名;
7、山東高考2020年考生上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的綜合最低分需要16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24366名;
8、山東高考2020年考生上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校企合作與服務外包計劃其它)的綜合最低分需要16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24387名;
二、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在山東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在山東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山東 | 綜合 | - | 1段 | 448 | 274407 | 省教育廳 |
2022 | 山東 | 綜合 | - | 1段 | 450 | 269861 | 省教育廳 |
2022 | 山東 | 綜合 | - | 2段 | 153 | 594674 | 省教育廳 |
2、2021年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在山東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山東 | 綜合 | - | 1段 | 458 | 244709 | 省教育廳 |
2021 | 山東 | 綜合 | - | 1段 | 459 | 243398 | 省教育廳 |
2021 | 山東 | 綜合 | - | 2段 | 154 | 544299 | 省教育廳 |
2021 | 山東 | 綜合 | - | 2段 | 182 | 543113 | 省教育廳 |
3、2020年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在山東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山東 | 綜合 | - | 1段 | 456 | 257641 | 省教育廳 |
2020 | 山東 | 綜合 | - | 1段 | 458 | 254922 | 省教育廳 |
2020 | 山東 | 綜合 | - | 2段 | 163 | 524366 | 省教育廳 |
2020 | 山東 | 綜合 | - | 2段 | 163 | 524387 | 省教育廳 |
學院和大學有什么不同
第一,大學和學院的建校規模是不一樣的,這也是二者之間最大的差別。大學是帶有綜合性質的,所以一般學校師生人數會比較多,占地面積也大,至少要包含三個學院以上。而學院就不一樣了,更加側重于專業性質,會培養出很多專業的人才。
現在也有不少學院為了改名為大學,而費盡了心思,畢竟改為大學之后,就相當于變相地告訴接以后的考生們,我們學校的實力變得更強了,所可容納的師生類型也更加的廣泛,不再像原來一樣僅僅是部分專業師生的“天地”了。
第二,大學和學院的師資力量也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大學教師20%以上要有博士學歷,50%以上要有碩士學歷,教授人數也要100人以上,但是學院就不一樣了,只需碩士學歷以上的教師占30%以上,教授人數超過十人即可。
第三,二者培養人才的方向不同。大學的學習更像是帶有研究性質的,所以科研成就和成果也要比學院多,而學院更多的是培養學生們的專業技能,以便學生們能夠更好地就業。
不過大學也分好壞,學院更是如此,學生們將來是否能夠成長為社會需要的人才,還是要看學生們的個人能力,個人能力出眾,就會比其他人得到更多機會。
高考提前批志愿報考注意事項
高考提前批志愿的存在,確實給了我們考生多一次的錄取機會。但是它并不是沒有風險的,它的風險在于部分院校投放的專業偏向冷門,此外提前批的公費師范生還有就業的協議。如果我們對這些沒有興趣,而又選擇了提前批志愿報考。剛好分數又合適,被錄取了,那么就很有可能帶來遺憾。
選擇提前批志愿報考,一定要對專業有所興趣,而不是單一的看學校。只要考生的分數達到了相應批次線,就能報考相應批次的提前批。不過從提前批的錄取來看,提前批能夠出現的撿漏機會并不多。所以在報考提前批時,更要合理地認識自己高考分數,而不是盲目報考。
三、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學校介紹
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是由教育部批準,具有獨立頒發學歷文憑資格的本科層次職業技術大學。學校坐落于具有歷史文化名城和全國文明城之稱的山東省省會濟南市,占地面積1300余畝,校舍面積48萬平方米。學校設有機械工程學院、建筑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現代藝術學院、交通工程學院、財金學院、商學院、鼎利學院、國防教育學院、五年制高職學院和基礎教學部、馬克思主義學院。 在30年的發展中,學校始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以教育質量,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堅持“工程性,融合型,職業化”的特色辦學思路,走出了一條以工科為主,工、管、經、藝多學科專業協調發展,注重內涵建設的發展道路。 學校根據山東省及濟南市支柱產業、戰略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對人才的需求,及時調整優化專業結構,實現了專業鏈與區域經濟產業鏈的緊密對接。目前,開設本科專業14個,專科專業45個,形成了智能制造、新基建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建筑類、財經商貿類五大優勢專業群。五大專業群依工而建、優勢明顯、互為依托、各具特色。已建成省級品牌專業群(建筑類專業群、智能制造技術應用專業群)2個、省級高水平專業群1個(新基建信息技術專業群)、數控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建筑工程技術省級特色專業4個;省級企校共建工科項目2個(機電一體化技術(3D打印技術應用方向)、智能制造--機器人應用技術);市級產教融合示范專業(群)點培育項目2個(新基建信息技術專業群、智能制造工程技術專業);市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培育項目2個(汽車智能技術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軟件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市級職業體驗試點培育項目3個(3D 打印體驗館、汽車體驗中心、建筑-城市-人居體驗館項目)。省級精品課程11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2門,省級市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 學校根據職業教育的特點,以建設高水平“雙師型”教師隊伍為目標,建立了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學校現有專任教師891人,其中具有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及以上的教師360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教師481人,“雙師型”教師367人,兼職教師413人,學校擁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全國商業服務業技術能手1人,山東省教學名師5人,山東省首席技師1人,山東省從事高等教育研究有重要貢獻學者1人,山東省中青年學術骨干1人,省級青年技能名師2人,濟南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2人,省級名師工作室1個,省級教學團隊5支,柔性引進博士36人,領軍人才、高級人才26人,其中省級及以上專業指導委員會領軍人物4人,引進首席技術、技術能手等4人,引進省級以上榮譽稱號的專業帶頭人8人,省級教學名師10人。 學校堅持“能力為本、學以致用”的辦學理念,投入巨資加強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已在校內建成集教學、科研、實訓為一體科研基地8個,建立公共基礎實驗室和專業實驗室99個,與校外300余家大中型企業建立實習基地300余個。這些實訓、實習、科研基地的建立為開展實踐教學和科研工作創造了良好條件。 學校以服務發展為宗旨,針對行業企業的技術難題和教學中的問題,積極開展教科研活動,并取得豐碩成果。近五年,已獲得省、市教學與科研立項課題118項,其中縱向課題107項,橫向課題11項,其中科技類44項、人文社科類63項,主持省社科規劃課題4項;省旅游重點課題1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4項;教育廳高校科技課題12項;其他課題86項;在中外學術期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621篇,其中三大檢索(SCI、EI、ISTP)收錄44篇,主編參編教材136部;獲得各級各類科研成果獎項77項,獲國家授權專利84項,軟件著作權55項。 學校以促進就業為導向,注重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的培養,建立了“全員參與就業,全程指導就業,全力實現就業”的就業工作體系。一是實施了一把手抓就業創業工程;二是通過就業指導課、創新創業計劃大賽等形式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三是建立了大學生創業孵化中心和創客空間,為學生提供了實戰平臺;四是初步構建了1+X“多證”獲取體系,學生可獲得畢業證+多個職業資格證書;五是建立了“小賢才”校園招聘管理系統,為學生就業提供了良好服務。學校榮獲首批“山東省中華職教社創新創業學院”稱號。近三年,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 學校黨委始終把立德樹人作為高校的根本任務,堅持改革創新黨建思想政治工作,構建了思政課教學、日常教育與管理、校園文化建設、社會實踐活動、網絡教育“五位一體”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形成了“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在培養*核心價值觀,幫助學生選擇主流文化,崇尚主流價值,培養大學精神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教育引導作用。 學校的發展獲得上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具有良好的社會聲譽。先后榮獲“全國百強職校”“全國創新創業成果孵化獎”“山東省先進社會組織“山東省高校后勤、校園綠化與管理、校園治安防范先進單位”等稱號;學校黨組織三次榮獲“山東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等稱號;校長吳夢軍教授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第四屆“黃炎培杰出校長獎”、教育部“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個人”等稱號。近5年,學生參加省級以上各類競賽獲獎436項,其中全國一等獎11項、二等獎12項、三等獎27項,省級一等獎79項、二等獎125項、三等獎182項。 站上新起點,奔向新目標。作為全國首批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院校,學校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水平建設、高質量發展,確立了培養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目標和建設在全省、全國特色鮮明高水平職業技術大學的發展目標。目前,全校師生在學校黨政班子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思想為指導,銳意改革,開拓創新,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斗志,頑強拼搏的精神,為實現學校新的發展目標而努力奮斗。(數據截止日期為2021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