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學一做個人剖析材料一
中央決定,今年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黨委(黨組)要將開展“兩學一做”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盡好責、抓到位、見實效。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是黨中央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部署,其目的就是不斷強化廣大黨員的黨性意識,使廣大黨員時刻牢記自己曾在黨旗下的誓言,時刻不忘自己的黨員身份,以黨為先,對黨忠誠,模范踐行“三嚴三實”,按照“忠誠、干凈、擔當”要求,牢記黨員姓黨。
黨員既然姓黨,首先要學習黨章黨規,黨章是黨的根本大法,是全黨必須遵循的總規矩;黨章黨規是全面從嚴治黨的依據,是全體黨員的行為規范!爸,則行之愈篤,F在有的黨員干部對黨的“家規”淺嘗輒止,不清楚,不了解,不明白,談何踐行?談何“姓黨”?作為黨員,只有熟讀黨章黨規,弄清楚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才能把握共產黨員為人做事的基準和底線。
黨員姓黨,就要認真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加強自己的理論武裝,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新常態下,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對于全黨全國進一步統一思想、統一行動,不斷開創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v觀*同志系列重要講話,無不貫穿著一位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的理想追求,一位真正的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一位大國*的人格魅力,使全黨全國人民精神為之一振,面貌為之一新,信心為之大增。
黨員姓黨就要信黨護黨,做合格黨員。黨員信黨,天經地義。黨員干部要“背靠馬列”“頂天立地”,要有堅定的信念、清醒的認知和思想的自覺,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相信黨依靠黨,聽黨的話、跟黨走、做合格黨員。“姓黨”還要愛黨護黨,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這個黨,當黨的利益遭受侵害時,黨的事業遭到破壞時,英勇頑強地與之較量,敢于“亮劍”,做黨的“守衛者”,這才是合格黨員。
兩學一做個人剖析材料二
為深入學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鞏固拓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成果,進一步解決黨員隊伍在思想、組織、作風、紀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保持發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黨中央決定,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以下簡稱“兩學一做”學習教育)。
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以下簡稱“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是面向全體黨員深化黨內教育的重要實踐,是推動黨內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拓展、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舉措。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黨委(黨組)要充分認識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對于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保持發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大意義,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盡好責、抓到位、見實效。要把思想建設放在首位,教育引導黨員尊崇黨章、遵守黨規,以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著力解決黨員隊伍在思想、組織、作風、紀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努力使廣大黨員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理想信念、保持對黨忠誠、樹立清風正氣、勇于擔當作為,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是一次活動,要突出正常教育,區分層次,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依托“三會一課”等黨的組織生活制度,發揮黨支部自我凈化、自我提高的主動性,真正把黨的思想政治建設抓在日常、嚴在經常。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要結合實際確定學習方式,為基層留出空間。要緊緊圍繞黨的中心工作和全黨工作大局開展學習教育,堅持兩手抓,防止“兩張皮”。要進一步嚴密黨的組織體系、嚴肅黨的組織生活、嚴格黨員教育管理、嚴明黨建工作責任制,激勵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事創業、開拓進取,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一、“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總體要求:1.“兩學一做”教育學習是推動黨內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拓展、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舉措。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是一次活動,要突出正常教育,區分層次,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用心用力,抓細抓實,真正把黨的思想政治建設抓在日常、嚴在經常。 2.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基礎在學,關鍵在做。3.“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要增強針對性,“學”要帶著問題學,“做”要針對問題改。著力解決黨員理想信念模糊動搖的問題、黨的意識淡化的問題、宗旨觀念淡薄的問題、精神不振的問題、道德行為不端的問題等等。
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內容:1.學黨章黨規;2.學系列講話;3.做合格黨員。
三、“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主要措施 :1.圍繞專題學習討論。2.創新方式講黨課。3.召開黨支部專題組織生活會。4.開展民主評議黨員。5.立足崗位作貢獻。6.領導機關領導干部作表率。
四、“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組織領導:“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領導下進行,由中央組織部牽頭組織實施,中央紀委機關、中央宣傳部、中央黨校配合做好相關工作。1.層層落實責任。2.強化組織保障。3.注重分類指導。4.發揮媒體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