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
——2015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國務院總理 李克強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國務院,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全國政協各位委員提出意見。
一、工作回顧
過去一年,我國發展面臨的國際國內環境復雜嚴峻。全球經濟復蘇艱難曲折,主要經濟體走勢分化。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多重困難和挑戰相互交織。在以*同志為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萬眾一心,克難攻堅,完成了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出堅實步伐,全面深化改革實現良好開局,全面依法治國開啟新征程,全面從嚴治黨取得新進展。
一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的主要標志是,經濟運行處于合理區間。增速穩,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3.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7.4%,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就業穩,城鎮新增就業1322萬人,高于上年。價格穩,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進”的總體特征是,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增強。經濟結構有新的優化,糧食產量達到 6.07億噸,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上升3個百分點,達到51.2%,服務業增加值比重由46.9%提高到48.2%,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不斷涌現。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速快于東部地區。發展質量有新的提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6%,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超過2%,能耗強度下降4.8%,是近年來最大降幅。人民生活有新的改善,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8%,快于經濟增長;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9.2%,快于城鎮居民收入增長;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232萬人;6600多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得到解決;出境旅游超過1億人次。改革開放有新的突破,全面深化改革系列重點任務啟動實施,本屆政府減少1/3行政審批事項的目標提前實現。這份成績單的確來之不易,它凝聚著全國各族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堅定了我們奮勇前行的決心和信心。
過去一年,困難和挑戰比預想的大。我們迎難而上,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在區間調控基礎上實施定向調控,保持經濟穩定增長。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態勢,我們保持戰略定力,穩定宏觀經濟政策,沒有采取短期強刺激措施,而是繼續創新宏觀調控思路和方式,實行定向調控,激活力、補短板、強實體。把握經濟運行合理區間的上下限,抓住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結構性問題,定向施策,聚焦靶心,精準發力。向促改革要動力,向調結構要助力,向惠民生要潛力,既擴大市場需求,又增加有效供給,努力做到結構調優而不失速。
有效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實行定向減稅和普遍性降費,拓寬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范圍,擴大“營改增”試點。加快財政支出進度,積極盤活存量資金。靈活運用貨幣政策工具,采取定向降準、定向再貸款、非對稱降息等措施,加大對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小微企業、“三農”貸款增速比各項貸款平均增速分別高4.2和0.7個百分點。同時,完善金融監管,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二是深化改革開放,激發經濟社會發展活力。針對束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我們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以釋放市場活力對沖經濟下行壓力,啃了不少硬骨頭,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體制改革全面推進。
扎實推動重點改革。制定并實施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預算管理制度和稅制改革取得重要進展,專項轉移支付項目比上年減少1/3以上,一般性轉移支付比重增加,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得到加強。存款利率和匯率浮動區間擴大,民營銀行試點邁出新步伐,“滬港通”試點啟動,外匯儲備、保險資金運用范圍拓展。能源、交通、環保、通信等領域價格改革加快。啟動科技資金管理、考試招生、戶籍、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等改革。
繼續把簡政放權、放管結合作為改革的重頭戲。國務院各部門全年取消和下放246項行政審批事項,取消評比達標表彰項目29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149項,再次修訂投資項目核準目錄,大幅縮減核準范圍。著力改革商事制度,新登記注冊市場主體達到1293萬戶,其中新登記注冊企業增長45.9%,形成新的創業熱潮。經濟增速放緩,新增就業不降反增,顯示了改革的巨大威力和市場的無限潛力。
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擴展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范圍,新設廣東、天津、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穩定出口,增加進口,出口占國際市場份額繼續提升。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1196億美元,居世界首位。對外直接投資1029億美元,與利用外資并駕齊驅。中國與冰島、瑞士自貿區啟動實施,中韓、中澳自貿區完成實質性談判。鐵路、電力、油氣、通信等領域對外合作取得重要成果,中國裝備正大步走向世界。
三是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增強發展后勁。在結構性矛盾突出的情況下,我們積極作為,有扶有控,多辦當前急需又利長遠的事,夯實經濟社會發展根基。
不斷鞏固農業基礎。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實現糧食產量“十一連增”、農民收入“五連快”。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農業科技和機械化水平持續提升,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進度加快,新增節水灌溉面積223萬公頃,新建改建農村公路23萬公里。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啟動實施。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有序進行,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加快成長。
大力調整產業結構。著力培育新的增長點,促進服務業加快發展,支持發展移動互聯網、集成電路、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互聯網金融異軍突起,電子商務、物流快遞等新業態快速成長,眾多“創客”脫穎而出,文化創意產業蓬勃發展。同時,繼續化解過剩產能,鋼鐵、水泥等15個重點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年度任務如期完成。加強霧霾治理,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指標超額完成。
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和區域協調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取得重要進展。新建鐵路投產里程8427公里,高速鐵路運營里程達1.6萬公里,占世界的60%以上。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11.2萬公里,水路、民航、管道建設進一步加強。農網改造穩步進行。寬帶用戶超過7.8億戶。經過多年努力,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惠及沿線億萬群眾。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打通科技成果轉化通道,擴大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試點政策實施范圍,推進科技資源開放共享,科技人員創新活力不斷釋放。超級計算、探月工程、衛星應用等重大科研項目取得新突破,我國自主研制的支線客機飛上藍天。
四是織密織牢民生保障網,增進人民福祉。我們堅持以人為本,持續增加民生投入,保基本、兜底線、建機制,盡管財政收入增速放緩、支出壓力加大,但財政用于民生的比例達到70%以上。
加強就業和社會保障。完善就業促進政策,推出創業引領計劃,高校畢業生就業穩中有升。統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又提高10%。新開工保障性安居工程740萬套,基本建成511萬套。全面建立臨時救助制度,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9.97%和14.1%,殘疾軍人、烈屬和老復員軍人等優撫對象撫恤和生活補助標準提高 20%以上。
繼續促進教育公平。加強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建設,提高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水平,國家助學貸款資助標準大幅上調。中等職業學校免學費補助政策擴大到三年。實行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政策,28個省份實現了農民工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參加高考。貧困地區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人數連續兩年增長10%以上。經過努力,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超過4%。
深入推進醫藥衛生改革發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試點擴大到所有省份,疾病應急救助制度基本建立,全民醫保覆蓋面超過95%。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深化,縣鄉村服務網絡逐步完善。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縣市達到1300多個。
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推動重大文化惠民項目建設,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向“戶戶通”升級。實施文藝精品戰略,完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群眾健身活動蓬勃開展,成功舉辦南京青奧會。
五是創新社會治理,促進和諧穩定。我們妥善應對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有序化解社會矛盾,建立健全機制,強化源頭防范,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
去年云南魯甸、景谷等地發生較強地震,我們及時高效展開抗震救災,災后恢復重建順利推進。積極援非抗擊埃博拉疫情,有效防控疫情輸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事故總量、重特大事故、重點行業事故持續下降。著力治理餐桌污染,食品藥品安全形勢總體穩定。
我們大力推進依法行政,國務院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修訂食品安全法等法律15件,制定修訂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等行政法規38件。政務公開深入推進,政府重大決策和政策以多種形式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完成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改革信訪工作制度。法律援助范圍從低保群體擴大到低收入群體。加強城鄉社區建設,行業協會商會等四類社會組織實現直接登記。嚴厲打擊各類犯罪活動,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維護了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
我們嚴格落實黨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之以恒糾正“四風”。嚴格執行國務院“約法三章”,政府性樓堂館所、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編制、“三公”經費得到有效控制。加大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力度,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嚴肅查處違紀違法案件,一批腐敗分子得到應有懲處。
我們狠抓重大政策措施的落實,認真開展督查,引入第三方評估和社會評價,建立長效機制,有力促進了各項工作。
一年來,外交工作成果豐碩。*主席等國家*出訪多國,出席二十國集團*峰會、金磚國家*會晤、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東亞合作*系列會議、亞歐首腦會議、達沃斯論壇等重大活動。成功舉辦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二次*非正式會議、亞信會議第四次峰會、博鰲亞洲論壇。積極參與多邊機制建立和國際規則制定。大國外交穩中有進,周邊外交呈現新局面,同發展中國家合作取得新進展,經濟外交成果顯著。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設立絲路基金。我們與各國的交往合作越來越緊密,中國在國際舞臺上負責任大國形象日益彰顯。
各位代表!
一年來取得的成績,是以*同志為黨中央統攬全局、科學決策的結果,是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不懈奮斗的結果。我代表國務院,向全國各族人民,向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表示誠摯感謝!向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臺灣同胞和海外僑胞,表示誠摯感謝!向關心和支持中國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和各國朋友,表示誠摯感謝!
我們既要看到成績,更要看到前進中的困難和挑戰。投資增長乏力,新的消費熱點不多,國際市場沒有大的起色,穩增長難度加大,一些領域仍存在風險隱患。工業產品價格持續下降,生產要素成本上升,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突出,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增多。經濟發展方式比較粗放,創新能力不足,產能過剩問題突出,農業基礎薄弱。群眾對醫療、養老、住房、交通、教育、收入分配、食品安全、社會治安等還有不少不滿意的地方。有些地方環境污染嚴重,重大安全事故時有發生。政府工作還存在不足,有些政策措施落實不到位。少數政府機關工作人員亂作為,一些腐敗問題觸目驚心,有的為官不為,在其位不謀其政,該辦的事不辦。我們要直面問題,安不忘危,治不忘亂,勇于擔當,不辱歷史使命,不負人民重托。
二、2015年工作總體部署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化解各種矛盾和風險,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實現現代化,根本要靠發展,發展必須有合理的增長速度。同時,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正處在爬坡過坎的關口,體制機制弊端和結構性矛盾是“攔路虎”,不深化改革和調整經濟結構,就難以實現平穩健康發展。我們必須毫不動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切實抓好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第一要務。必須堅持不懈依靠改革推動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
當前,世界經濟正處于深度調整之中,復蘇動力不足,地緣政治影響加重,不確定因素增多,推動增長、增加就業、調整結構成為國際社會共識。我國經濟下行壓力還在加大,發展中深層次矛盾凸顯,今年面臨的困難可能比去年還要大。同時,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有巨大的潛力、韌性和回旋余地。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持續推進,發展基礎日益雄厚,改革紅利正在釋放,宏觀調控積累了豐富經驗。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定必勝信念,牢牢把握發展的主動權。
新的一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也是穩增長調結構的緊要之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著力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堅,突出創新驅動,強化風險防控,加強民生保障,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關系,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我們要把握好總體要求,著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雙目標”,堅持穩政策穩預期和促改革調結構“雙結合”,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增加公共產品、公共服務“雙引擎”,推動發展調速不減勢、量增質更優,實現中國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進出口增長6%左右,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能耗強度下降3.1%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繼續減少。
經濟增長預期7%左右,考慮了需要和可能,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銜接,與經濟總量擴大和結構升級的要求相適應,符合發展規律,符合客觀實際。以這樣的速度保持較長時期發展,實現現代化的物質基礎就會更加雄厚。穩增長也是為了保就業,隨著服務業比重上升、小微企業增多和經濟體量增大,7%左右的速度可以實現比較充分的就業。各地要從實際出發,積極進取、挖掘潛力,努力爭取更好結果。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把握好以下三點。
第一,穩定和完善宏觀經濟政策。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注重預調微調,更加注重定向調控,用好增量,盤活存量,重點支持薄弱環節。以微觀活力支撐宏觀穩定,以供給創新帶動需求擴大,以結構調整促進總量平衡,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增效。今年擬安排財政赤字1.62萬億元,比去年增加2700億元,赤字率從去年的2.1%提高到2.3%。其中,中央財政赤字1.12萬億元,增加1700億元;地方財政赤字 5000億元,增加1000億元。處理好債務管理與穩增長的關系,創新和完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適當發行專項債券。保障符合條件的在建項目后續融資,防范和化解風險隱患。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大力盤活存量資金,提高使用效率。繼續實行結構性減稅和普遍性降費,進一步減輕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負擔。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廣義貨幣M2預期增長12%左右,在實際執行中,根據經濟發展需要,也可以略高些。加強和改善宏觀審慎管理,靈活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存款準備金率、再貸款等貨幣政策工具,保持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平穩增長。加快資金周轉,優化信貸結構,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降低社會融資成本,讓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向實體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