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一些老板向筆者抱怨:企業每年都要拿出大把的銀子來培訓自己的銷售人員,然而遺憾的是,銷售人員除了學了一些激情之外,營銷能力并沒有得到太多的提升。講師來講師去的最終結果是大家都知道了做什么卻忘記了該怎么做。
那么,營銷培訓怎么才能走出模具化的誤區呢?
筆者認為,首先就是要適時的為模具瘦身。
在你所熟悉的行業講這個行業的案例,大家接受起來相對容易,但換了個行業后,你沒有這個行業的案例來做闡述,聽眾對講師觀點的理解和運用就要花費更多的時間,而培訓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我們不可能在短短的一天或幾個小時里就把所有的知識都講透。
細節成就完美,一堂課要上得生動實用,關鍵就在于細節的把握。在確定主要內容以后,要讓聽眾聽了以后就能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就得再通過一系列該行業的細節性案例來把觀點講透徹、講到入木三分,而完善案例細節的過程就是為培訓模具增肥的過程,模具有血有肉了,培訓效果也就好了。
其次,專門培訓導購技巧而不培訓什么禮儀及不同類型的消費群特征之類的內容,所以針對性更強,然后再通過給授課模具增肥,把一個單一的模具變得有血有肉豐富多彩,這樣的課講出來想不得到認同都不行。而這次,卻沒有對太陽能的經銷商深入拜訪,終端方面的內容滿足不了參訓者即時操作運用的要求也就不足為怪了。
第三,企業中所有的事情,都是由于人的問題,而不是事情本身很難,人的問題是企業的根本問題。
所以培訓還是要從學員的需求出發,找到問題的點,側重在學員技能的訓練上,尤其側重在訓練對“人”的技能上,而不是站在講師的角度上,盲目地灌輸一些高妙的知識。
培訓師要按照培訓需要調整個人風格。比如,有些經驗豐富的培訓師能根據不同受訓人的需求,打破原有的課程順序,重新調整。有的培訓師則對培訓的三個流程---講解、響應和反饋拿捏自如,將其融為一體。培訓不再是刻板的講解,而就像在兩個人之間展開的社交性互動,既輕松又不失目的性。
第四,培訓師要善于利用有效的溝通技巧。
從培訓一開始,就要與受訓人保持眼神的交流,講解力求清晰,并利用肢體語言傳達積極的信息。培訓師應該在他們自己所接受的培訓和指導過程中學會了這些技巧。與受訓人探討如何改進自我也很重要,從中看出受訓人是否愿意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