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師說》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傳道授業解惑的外在形式是編導演。正所謂:功夫在詩外。那么,職業培訓師的詩外功夫是什么呢?筆者以為應是“觀念”和“學習”。
第一項修煉:觀念
渡人先鍍己
培訓師是一項渡人的工作。要想把別人渡到彼岸,先要鍍自己“游泳”的功夫。自己一知半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以其昏昏安能使人昭昭?控制場面、回答學員提問、對學員進行點評、將課程內容進行提煉并上升到哲理高度,是需要真功夫的,“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
成就他人而成就自己
如果你沒有姚明的身高和天賦,就請你做姚明的教練;如果你沒有劉翔的爆發力和韌勁,就請你做孫海平教練。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更容易成功。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之前,請你先塑造一個巨人、培養一個巨人、成就一個巨人。
沒有任何事是不可能解決的
“仁者如山,智者如水”,水沖不走山時,它會繞道而行;沒有道可繞時,它會沉淀,蓄積力量。培訓師若沒有水的智慧,是沒有資格做“春蠶”和“蠟炬”的。除了要有水的智能,還要有“沒有任何事是不可能解決的”信心和理念。唯有如此,才會專注、才會不畏艱難、才會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第二項修煉:學習力
培訓師要比常人學習的快,學習的全,學習的深。世上沒有先知先覺的人,只有先學習的人。
聚焦
一個人的畢生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不聚精會神、不背水一戰、不全力以赴,是不能做好某一件事情的,就像凹透鏡不聚焦是不能點燃火柴的。聚焦之前是定位,行業的定位、課程的定位、學員對象的定位。
量
陳安之曾說:要成功就要付出別人十倍的努力。質變是量變的累積。別人看一本書,你看三本書;別人參加一次培訓,你參加十次培訓;別人演練一次,你演練五十次。想不成功都難。
方法和技巧
學習是有方法和技巧的。如果走路從深圳到北京需要幾個月,為什么不坐飛機呢?將看似毫無關聯的知識點模型化,將看似雜亂無章的知識點圖形化,這不就是記憶、理解知識的技巧嗎?磨刀不誤砍柴工。學習如何學習遠比學習更重要。
第三項修煉:編
未雨綢繆,謀定而后動。沒有上臺前的謀-編,臺上就會“忙、盲、茫、莽”。編的主要工作即:做好框架、設好節拍、定好教學方法、準備好素材等。
第四項修煉:導
課程能不能按照預先編的進度和方法進行,那就是導的功夫了。導的功夫在于控場技巧,如:時間的把握、主題的把握、失控場面的處理等。我更愿將“導”理解為“引導”。強行糾偏,不如水到渠成。
第五項修煉:演
演就像課程的調味劑,要想課程引人入勝,豐富多彩,調味劑是不可或缺的。職業的服飾、標準的手勢、飽滿的情感、錯落有致的語言等構成了培訓師演的功夫。
趙薇演好《還珠格格》而一舉成名是有幸遇上了孫樹培導演、瓊瑤編劇(其中之一),否則成名還真難。職業培訓師可就沒那么幸運了,既要會演,還要會導,更要會編,除非有課程研發的后臺或平臺。
認真做好以上五項修煉,全力以赴,爭做金牌職業培訓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