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成都醫學院招生網和青海招生考試院公布的錄取數據,青海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績在337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16313名左右,才可以考上成都醫學院,不過每年成都醫學院在青海招生人數不同、試卷難度也不同,所以錄取的分數也不會相同。
一、青海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成都醫學院
1、青海高考2022年考生上成都醫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3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6313名;
2、青海高考2021年考生上成都醫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0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617名;
3、青海高考2020年考生上成都醫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1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538名;
4、青海高考2021年考生上成都醫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3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875名;
5、青海高考2020年考生上成都醫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4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226名;
二、成都醫學院在青海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成都醫學院在青海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337 | 16313 | 省政府 |
2、2021年成都醫學院在青海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408 | 7617 | 省政府 |
2021 | 青海 | 文科 | 本一 | 438 | 2875 | 省政府 |
3、2020年成都醫學院在青海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414 | 7538 | 省政府 |
2020 | 青海 | 文科 | 本一 | 449 | 3226 | 省政府 |
高考可以通過以下方法查詢志愿
登錄所在省份招生信息官網,輸入自己的考生信息進行查詢;
登錄報考學校官網查看錄取名單;
撥打報考學校的招生電話查詢;
撥打當地教育廳招生辦的電話查詢;
錄取結束后,以前的學校一般會有記錄,可以詢問;
省考試院會有錄取分數和位次,對照自己的志愿就可以判斷自己志愿的錄取情況。
高考志愿填報時要注意根據自己的排名省內名次來填報,這樣準確性較大;其次優先選擇較好的學校;再次優先選擇較好的專業;“大學”優先于“學院”;省會北上廣優先于偏遠地區。
實力強的二本排行榜
序號 | 學校名稱 | 全國排名 | 批次 |
1 | 重慶師范大學 | 224 | 二本 |
2 | 北華大學 | 254 | 二本 |
3 | 重慶工商大學 | 265 | 二本 |
4 | 泰山醫學院 | 273 | 二本 |
5 | 魯東大學 | 278 | 二本 |
6 | 湖南商學院 | 294 | 二本 |
7 | 聊城大學 | 304 | 二本 |
8 | 山東建筑大學 | 306 | 二本 |
9 | 齊齊哈爾大學 | 306 | 二本 |
10 | 北京聯合大學 | 309 | 二本 |
11 | 山東中醫藥大學 | 309 | 二本 |
12 | 北方工業大學 | 313 | 二本 |
13 | 鄭州輕工業學院 | 315 | 二本 |
14 | 重慶理工大學 | 317 | 二本 |
15 | 青海師范大學 | 323 | 二本 |
16 | 天津商業大學 | 324 | 二本 |
17 | 青海民族大學 | 329 | 二本 |
18 | 貴州民族大學 | 330 | 二本 |
19 | 贛南師范大學 | 332 | 二本 |
20 |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 332 | 二本 |
21 | 吉林財經大學 | 332 | 二本 |
22 |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 | 335 | 二本 |
23 | 長春中醫藥大學 | 335 | 二本 |
24 | 北京服裝學院 | 340 | 二本 |
25 |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 340 | 二本 |
26 | 大連海洋大學 | 345 | 二本 |
27 | 青島農業大學 | 345 | 二本 |
28 |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 | 348 | 二本 |
29 | 長春大學 | 348 | 二本 |
30 | 吉首大學 | 348 | 二本 |
31 | 湖南工業大學 | 353 | 二本 |
32 | 中原工學院 | 353 | 二本 |
33 | 廣西師范學院 | 355 | 二本 |
34 | 佳木斯大學 | 357 | 二本 |
35 | 信陽師范學院 | 357 | 二本 |
36 | 西藏民族大學 | 357 | 二本 |
37 | 合肥學院 | 363 | 二本 |
38 | 北方民族大學 | 363 | 二本 |
39 | 遼寧工業大學 | 365 | 二本 |
40 | 貴州醫科大學 | 367 | 二本 |
41 | 貴州財經大學 | 367 | 二本 |
42 | 沈陽化工大學 | 371 | 二本 |
43 | 沈陽理工大學 | 371 | 二本 |
44 | 臨沂大學 | 374 | 二本 |
45 | 大連民族大學 | 375 | 二本 |
46 | 山東工商學院 | 375 | 二本 |
47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 375 | 二本 |
48 |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 375 | 二本 |
49 | 塔里木大學 | 375 | 二本 |
50 | 北京農學院 | 383 | 二本 |
三、成都醫學院學校介紹
成都醫學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醫學院校,建校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947年豫皖蘇軍區開辦的衛生干部訓練班。2004年8月,根據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學校整體移交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由“第三軍醫大學成都軍醫學院”更名為“成都醫學院”。 學校始終繼承和發揚“特別講政治、特別顧大局、特別守紀律、特別講奉獻、特別能戰斗”的優良傳統,秉承“博學博愛、精益求精”的校訓,堅持“以醫學學科專業為主,醫理、醫工、醫管結合,學科專業協調發展”的辦學定位,形成了涵蓋碩士研究生、本科、專科和繼續教育的辦學格局。 學校2000年開辦本科教育;2006年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2011年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12年成為國家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2013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合格評估,牽頭成立的“四川養老與老年健康協同創新中心”獲批四川省首批“2011計劃”項目;2016年以優良成績成為省內首家通過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的高校;2017年獲批四川省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成為教育部數據中國“百校工程”建設院校、“四川省遠程繼續醫學教育試運行機構”;2019年成為四川省博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順利通過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2020年1門課程獲首批國家線下一流課程認定;2021年臨床醫學、醫學檢驗技術2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連續3年被省委省政府評為“先進定點扶貧省直部門(單位)”,連續2年被省委教育工委評為“全省高校定點扶貧先進單位”。 學校現有新都、天回兩個校區,占地面積1200余畝,全日制在校生1.35萬人。有碩士研究生學位授權點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5個:臨床醫學、藥學、公共衛生、應用心理、護理,碩士科學學位授權點3個:基礎醫學、醫學技術、馬克思主義理論),新批審碩士研究生學位授權點4個,本科專業23個,專科專業5個。有國家級實驗教學平臺2個,教育部醫學人文素質教育基地1個,四川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5個。有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9個,四川省本科特色專業3個,四川省應用示范專業4個,省級一流本科課程6門。有直屬二級教學單位14個,直屬附屬醫院1所、共建附屬醫院8所、非直屬附屬醫院17所,校外實踐教學基地128個。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教師比例占51.89%,碩士、博士學位教師比例占75.17%。其中有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天府“*”等高層次優秀人才及后備人選110余人次。榮獲全國醫德標兵,四川省勞動模范、“五一”勞動獎章、教學名師、優秀教師以及國家、省級行業系統先進個人30余人。 學校已建成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四川省工程實驗室、四川省哲社重點研究基地等省廳級重點科研平臺15個,組建省廳級高水平研究團隊10個。2006年以來,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立項135項。教師的學術論文在Cell等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發表,千余篇論文被SCI、EI、CPCI-S等收錄。出版學術著作116部,獲授權專利108項。《成都醫學院學報》榮獲“2020年度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入選2020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醫學綜合類候選期刊。 學校形成了“根于軍魂、本于醫道、突出應用、追求精淳”的育人特色。在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床技能大賽中,獲全國總決賽一等獎1次、二等獎2次、三等獎1次,獲西南西北賽區一等獎4次、二等獎1次。在全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和“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屢獲佳績。面向全國招生,生源優質,調檔線均高于屬地省控線,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麻醉學、預防醫學、兒科學、中醫學專業在本科一批次招生。學校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5%以上。 學校高度重視與地方政府、國內外高校、科研機構和企事業單位深入開展醫教研合作,與荷蘭南方應用科技大學等10多所海內外高校、與成都市等20多個地方政府、與四川科倫藥業等數百個企業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學校將以****思想為指導,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大力實施學校第二次黨代會部署,全面加強內涵建設,努力使學校整體辦學水平達到醫科大學的內涵標準,為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全面建設*現代化四川貢獻成醫力量。 (202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