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①。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②。可以調素琴,閱金經③。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④。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⑤。孔子云:“何陋之有?”
◇注釋
①銘:古代文體的一種。陸機《文賦》:“銘博約而溫潤。”陋室:簡陋的房子。德馨:品德美好。馨,能散布至遠處的香氣。
②鴻儒:大儒,博學者。白丁:白衣,即平民。這里指缺少文化的人。
③素琴:樸實無華的琴。素,無飾曰“素”。金經:古時用泥金書寫佛經,后泛指佛經。
④絲竹:泛指音樂。絲,弦樂器。竹,管樂器。案牘:指官場文書。
⑤西蜀子云亭:揚雄字子云,成都人,故稱“西蜀子云”。揚雄長于辭賦,在成都少城西南筑有揚雄宅,亦稱草玄堂,即其著《太玄》之處。
◇鑒賞
這是一篇歷來傳誦的名作,構思新穎,表達精靈,巧妙運用托物言志的藝術手法,以反向立意的方式凸顯陋室“不陋”。
文章以山水引起陋室,以仙龍引出主人,主人的馨德是全篇主題。“苔痕”二句描室中景,“談笑”二句寫室中人,調、閱、絲竹、案牘敘室中事。扯出諸葛廬、子云亭,為的是熔古鑄今;引孔夫子“何陋”之言,還有潛藏未出的“君子居之”的一層意思包含其中,與開頭“惟吾德馨”前后呼應。小小篇幅,無法不備,完美地表現了陋室主人志行高潔、安貧樂道的志趣,也反映了主人自命清高、孤芳自賞的思想。全文僅81字,短小精練,清新別致,極有特點。
◇妙評
陋室之可銘,在德之馨,不在室之陋也。惟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之中,觸目皆成佳趣。末以“何陋”結之,饒有逸韻。
??清?吳楚材、吳調侯《古文觀止》卷七
小小短章無法不備。凡銘多自警,此卻自得自夸,體格稍變。起以山水喻引,則來不突;末引古結,則去不盡;中間室中景、室中人、室中事、布置層次。末引“何陋”之言,隱藏“君子居之”四字在內,若全引便著跡,尤見其巧處。
??清?李扶九原編、黃仁黼重訂《古文筆法百篇》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