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五十來歲,穿著一件灰不灰藍不藍的大棉襖,低著頭,縮著脖子坐在一個小凳子上,他面前擺著一個雜貨攤。我帶著一股自己也弄不明白的情緒走過去,開始看小攤上的物品。
我粗略地看了看攤子上七零八碎的東西,最后把目光停留在一個別針上。這只別針外圍是銀色的中間有一顆紅色的心,十分精致。我拿在手中欣賞著。老人抬起頭,看著我說:“哦,小朋友,買一個吧!多漂亮啊!很便宜的,兩元錢一個。”我把目光轉移到他的臉上,又一個意外,這是怎樣的一張臉啊!似橘子皮一般打著皺,分明是一張經歷過燒傷的臉。我有點驚慌失措地放下手中的別針,謊稱自己沒有錢。老人坦蕩的眼底閃過一抹失望,他用那雙同樣經過火災的怪手,攏攏大棉襖,又如剛才一樣沉默了。
我走過一家私人小店,流行歌曲從錄音機里傳出。店里坐著一個很漂亮的女郎,手里還抱著一個熱水袋。我走進小店,真暖和!我的目光又被柜臺里一只同樣的別針吸引住了。我指著別針問:“阿姨,這別針多少錢?”“5元”,她用冰冷的眼光看著我,毫無表情地拋出兩個字,又一次使我感到意外。這時,老人那孤獨的身影,真誠的眼神……都一股腦兒從我的腦海中閃過。我突然走出小店,向那寒風中的老人奔去。
遠遠地,我又看見了他。我快步走上前,遞上兩張1元的鈔票,說:“爺爺,買一個別針。”他抬起頭,雖然有些驚奇,轉眼他臉上又綻開一片笑容,迅速拿出一個給我。我笑著接過別針,看著他說:“爺爺,你應該賣5元,別人都這么賣。”他又有點驚奇地看著我,繼而笑道:“它,不值!”含著笑意的眼光閃過一片真誠的目光……
從那以后,我沒有再光顧這個雜貨攤,但我常常記起這位賣別針的老人。
這是一篇寫人文章,作者講述了路上一位賣小物品的老人。作者通過描寫老人的貨品價格合理,展現了這位老人真誠的內心。作者在描寫時,能夠細致描寫老人的外貌和老人的動作,“他用那雙同樣經過火災的怪手,攏攏大棉襖,又如剛才一樣沉默了”,生動展現了老人的滄桑。文章采用總分總形式,結構緊湊,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老人的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