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考生和家長交流的過程中,思兒思學教育網發現大家普遍存在一個誤區:“高校錄取是先劃定投檔分數線才進行投檔。”那么真的是這樣嗎?為大家解析一下。其實,高考各批次的最低投檔分數線,都是在投檔之后才會有。具體來說,在每一批次投檔時,省教育考試院是根據院校公布招生計劃數和確定的投檔比例,再根據考生成績排序及志愿填報情況進行檢索投檔,排在最后一名的考生成績即為該院校最低投檔分數線。投檔線并不是事先公布的,而是在對院校投檔完成后自然形成的。本文小編整理了關于2018年沈陽工程學院的最低錄取投檔線,以及沈陽工程學院最低錄取位次排名。
一、沈陽工程學院歷年投檔錄取分數線【理科】
年份 | 平均分 | 最低分 | 省控線 | 最低分排名 | 錄取人數 | 錄取批次 |
---|---|---|---|---|---|---|
2018 | - | 480 | 368 | 54053名 | - | 本科第一批 |
2018 | - | 348 | 180 | 101277名 | - | 專科第一批 |
2017 | 541 | 523 | 480 | 24551名 | 273 | 本科第一批 |
2017 | 455 | 439 | 350 | 56345名 | 617 | 本科第二批 |
2017 | 366 | 342 | 180 | 95766名 | 228 | 專科第一批 |
2016 | 546 | 531 | 498 | 26299名 | 272 | 本科第一批 |
2016 | 476 | 460 | 373 | 55221名 | 791 | 本科第二批 |
2016 | 391 | 368 | 180 | 95075名 | 218 | 專科第一批 |
2015 | 537 | 517 | 500 | 25922名 | 203 | 本科第一批 |
2015 | 470 | 448 | 419 | 54361名 | 859 | 本科第二批 |
2015 | 396 | 369 | 180 | 93667名 | 209 | 專科第一批 |
2014 | 559 | 545 | 526 | 26651名 | 227 | 本科第一批 |
2014 | 497 | 467 | 450 | 65240名 | 955 | 本科第二批 |
2014 | 413 | 385 | 200 | 105348名 | 216 | 專科第一批 |
2013 | 561 | 548 | 538 | 28143名 | 225 | 本科第一批 |
2013 | 505 | 480 | 470 | 65572名 | 938 | 本科第二批 |
2013 | 421 | 371 | 260 | 119245名 | 216 | 專科第一批 |
二、沈陽工程學院歷年投檔錄取分數線【文科】
年份 | 平均分 | 最低分 | 省控線 | 最低分排名 | 錄取人數 | 錄取批次 |
---|---|---|---|---|---|---|
2018 | - | 518 | 461 | 13383名 | - | 本科第一批 |
2018 | - | 421 | 180 | 34496名 | - | 專科第一批 |
2017 | 492 | 487 | 428 | 14372名 | 127 | 本科第二批 |
2017 | 376 | 354 | 180 | 42918名 | 20 | 專科第一批 |
2016 | 486 | 481 | 417 | 14606名 | 128 | 本科第二批 |
2016 | 321 | 249 | 180 | 58017名 | 20 | 專科第一批 |
2015 | 484 | 481 | 460 | 14627名 | 124 | 本科第二批 |
2015 | 328 | 223 | 180 | 61749名 | 18 | 專科第一批 |
2014 | 508 | 502 | 490 | 17406名 | 156 | 本科第二批 |
2014 | 391 | 345 | 220 | 58830名 | 22 | 專科第一批 |
2013 | 510 | 499 | 499 | 19365名 | 245 | 本科第二批 |
2013 | 404 | 329 | 310 | 66920名 | 18 | 專科第一批 |
三、沈陽工程學院簡介及圖片
沈陽工程學院是2003年教育部批準的新升本科院校,隸屬于遼寧省人民政府。學校位于沈陽市沈北新區,現有主校區、科技園區和產業園區,占地面積近8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近32萬平方米。學校面向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1237人,其中全日制碩士研究生155人,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0127人,專科生955人。
建校60余年來,學校秉承服務地方、服務電力行業的辦學理念,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積極探索應用型人才培養規律,堅定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發展之路,為社會輸送了7萬余名應用型人才。學校近幾年畢業生年終就業率始終穩定在95%以上,獲2017年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