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呼倫貝爾學院招生網和遼寧招生考試院公布的錄取數據,遼寧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績在488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17370名左右,才可以考上呼倫貝爾學院,不過每年呼倫貝爾學院在遼寧招生人數不同、試卷難度也不同,所以錄取的分數也不會相同。
一、遼寧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呼倫貝爾學院
1、遼寧高考2022年考生上呼倫貝爾學院的歷史最低分需要48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646名;
2、遼寧高考2021年考生上呼倫貝爾學院的歷史最低分需要52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6092名;
3、遼寧高考2020年考生上呼倫貝爾學院(八省區對等協作計劃,蒙語授課其它)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1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370名;
4、遼寧高考2020年考生上呼倫貝爾學院(八省區對等協作計劃,加試蒙古語其它)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1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6135名;
5、遼寧高考2020年考生上呼倫貝爾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3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433名;
二、呼倫貝爾學院在遼寧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呼倫貝爾學院在遼寧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遼寧 | 歷史 | - | 本科 | 488 | 15646 | 省政府 |
2、2021年呼倫貝爾學院在遼寧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遼寧 | 歷史 | - | 本科 | 520 | 16092 | 省政府 |
3、2020年呼倫貝爾學院在遼寧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遼寧 | 文科 | - | 本科 | 511 | 17370 | 省政府 |
2020 | 遼寧 | 文科 | - | 本科 | 517 | 16135 | 省政府 |
2020 | 遼寧 | 文科 | - | 本科 | 530 | 13433 | 省政府 |
高考成績怎么查詢位次
1、高考成績查詢一般可以直接查詢學校網站,或者直接打電話查詢,查找一下當地的教育網是否有相關網站;
2、登錄本省的教育考試網查詢高考成績,位次和各項科目成績一起列出,名次號就是全省位次
3、省級教育信息網查。使用考號和身份證號在教育網上查高考成績時會顯示名次。
4、查詢高考全省位次,等高考成績出來后,招生考試網上會公布全省的分數段人數,可以查到。
查詢自己的高考成績,部分省份會直接顯示位次。如果沒有直接顯示位次,則需要對照前一年的一分一段表查出自己的位次。以自己的高考位次為準,如果位次處于目標大學和專業近3年位次區間靠前的位置,就代表這些專業和大學是相對比較穩妥的選擇。如果是靠后,那么錄取的把握一般不會很大。
征集志愿分數線會不會降低
第一種情況,人數滿額,屬于考生填報志愿的問題,線上考生較多,不降分。比如陜西二本征集志愿,公布院校計劃缺額,要求達到本科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且尚未被錄取的考生均可填報。線上,未被錄取,兩個條件缺一不可。河南省也規定高考文化成績達到省本科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且當前未被錄取的考生,可補報征集志愿的本科二批院校。
第二種情況,降分只是一種可能。凡高考成績達到本科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未被錄取的考生可填報本次征集志愿。已經被錄取、自愿放棄志愿錄取的考生不得再填報征集志愿。未降分,但還有一條凡高考成績達到我區本科二批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以下20分以上且未被錄取的考生,可作為備檔考生填報本次征集志愿。從這個規定上看,減少一次環節,是否降分,邊錄邊看。
第三種情況,線上人數較少。降分,這個一般都在將三本和二本合并錄取的省份。因為,部分院校收費較高,更能體現考生的意愿。這個相對應該更加尊重考生意愿。湖南規定,外省農林、航海、地礦等本科院校和在湘高校若線上生源不足,按考生本次填報的征集志愿從高分到低分降分投檔,降分幅度控制在本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下20分之內。但這些高校含有獨立院校。
三、呼倫貝爾學院學校介紹
呼倫貝爾學院位于中國最美草原、中國最佳民族風情魅力城市—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其前身是始建于 1958年的呼倫貝爾大學,1977年恢復本專科招生。1992年,呼倫貝爾盟教育學院、內蒙古廣播電視大學呼倫貝爾盟分校、呼倫貝爾管理干部學院、海拉爾師范專科學校合并,重新組建成立呼倫貝爾大學。1997年,經原國家教委批準成立呼倫貝爾學院。2000年后,海拉爾蒙古族師范學校、呼倫貝爾盟商業學校、呼倫貝爾盟城建職工中專學校、內蒙古工程技術學校相繼并入。2003年,經教育部批準晉升為本科高校。2011年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學校植根呼倫貝爾,緊扣區域和行業需求,推進應用型轉型發展,2016年被確定為自治區首批整體轉型發展試點高校,同年入選國家“十三五”應用型本科產教融合發展工程百所高校。2018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2020年,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學位委員會向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推薦學校為新增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學校現有三個校區,占地76.15 萬平方米,建筑面積 34.39 萬平方米,教學行政用房 18.75 萬平方米,固定資產 11億多元,館藏紙質圖書 95.2 萬冊、電子圖書 40.81 萬冊、數據庫 22個,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 17036.33萬元。 學校設有 23 個學院、20個黨政管理機構、3 個教輔部門和民族歷史文化研究院。現有本科專業 57 個,涵蓋文學、藝術學、理學、教育學、法學、工學、歷史學、管理學、經濟學和農學十大學科門類。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個、自治區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10個、自治區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3 個,自治區高校創新培育團隊 1 個、重點研究基地 2 個、自治區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學校基本形成了以優勢學科專業為主體,特色學科與關聯專業良性互動、協同發展的良好態勢,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現有全日制在校生 13647 人,其中本科生 12944 人、少數民族預科生 116 人、專科生 703 人、留學生 6 人、成人教育學生 1957 人。 學校現有教職工1159 人,其中專任教師692人。專任教師中,“雙師雙能”型教師 180 人,具有高級職稱的386人,具有博士和碩士學位的579人。教師中有全國師德標兵 1人,自治區教學名師7人、教壇新秀 7人、教學團隊 8個,獲自治區教學成果一等獎 2 項、二等獎 10 項,32名教師先后獲內蒙古自治區教學技能大賽一、二、三等獎。 學校近幾年獲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21 項、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7 項,發表科研論文 4090 篇(其中 SCI、EI 等檢索 101 篇),獲發明專利 2 項、實用新型專利 156 項,獲內蒙古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6 項、三等獎 10 項,有自治區“草原英才”3 人、“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創新人才3人,突出貢獻專家3人、優秀科技工作者 1 人,“新世紀 321 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1人、第二層次人選2人。 學校與呼倫貝爾市所屬旗市區開展校地合作,在基礎教育、教師培訓、科技服務、文化建設、決策咨詢等方面,積極參與和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學校與國家重大社科基金委托項目“蒙古族源與元朝帝陵綜合考察研究”合作,圍繞北方民族歷史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為服務社會和推進區域文化的傳承創新發揮積極作用。 學校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與俄羅斯、蒙古國等多所高校建立緊密合作關系,連續 8 年被內蒙古自治區評為“涉外院校信譽等級一級院校”。 學校秉承“明德致和、篤學尚行”的校訓,遵循“以人為本、依法治校、改革創新、服務地方”的辦學理念,發揚“艱苦奮斗、求是創新”的辦學精神,不斷深化改革,開展內涵建設,推進轉型發展,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自治區有優勢、國內有影響、國際有一定聲譽,地區和民族特色鮮明的應用型大學。(數據截止2021年1月)